NO1:洛水女神——宓妃
中國上古的時候,有許多關於女神的傳說,其中以美著稱的,當推洛神。洛神是中國文學裡形象最美的女子,無數大文豪都為她寫下最美的辭章,以寄寓他們傾慕的情思: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楊雄的《甘泉賦》,徐凝的《賞牡丹》。 傳說:洛神就是宓妃,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那時,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當中,並教會有洛氏百姓結網捕魚,還把從父親那兒學來的狩獵、養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 另外 可能很多讀者曾經看過由主蔡少芬主演的TVB經典的電視劇《洛神》,可能很多朋友都在心中有一個定向:洛神指的就是三國時期曹丕的妻子甄洛,甄洛就是洛神。 《洛神賦》是三國時期曹操的兒子曹植用心血凝成的一篇千古傳誦的佳作,他描述了一個絕無古今的美貌絕倫的女人,她結天地之靈氣、吸人間之精華,無論從外貌、形體、皮膚、髮型到氣質、風度,都是人間一切女子都不能比擬的;好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流風回雪,具有超凡脫俗之驚豔之美、芳澤無加之素雅之美,再植謂之洛神。 曹植傾盡心血描寫的這個美女洛神到底是不是四大女神之一的那個洛神呢?其實不是,他指的那位洛神是自己的嫂嫂、哥哥曹丕的妃子甄洛甄夫人。曹植與甄洛他們曾經是有一段真摯的愛情的,後來因甄洛在苦悶中突然死去,曹植聞之,悲痛欲絕,於是奮筆寫下了千古傳頌的《洛神賦》.NO2:巫山神女——瑤姬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巫山女神,也稱巫山之女,傳說為天帝之女。一說為王母娘娘之女,本名瑤姬,在消滅十二惡龍之後又幫助大大禹治水,而又更憐惜百姓而化作神女峰守護大地。二說為炎帝(赤帝)之女,本名瑤姬(也寫作姚姬),未嫁而死,葬於巫山(在今重慶市、湖北省邊境,東北一西南走向,高1000餘米)之陽,因而為神。
NO3、太陽神羲和
羲和,人類共祖帝嚳的正妻,生了十個太陽,人稱太陽神。堯命神箭手后羿射下其中九個太陽,只留一個在天上,平陽襄陵一帶人們稱太陽為鴉窩,以懷念堯王爺的功德。
NO4.、月亮神常羲
常羲,又名常儀。人類共祖帝嚳的第二位妻子,生了十二個月亮,人稱月亮神,太陰神。常儀善於佔月之晦、朔、弦、望而著名。常儀的故事,後來被人們衍生出嫦娥奔月的故事。
NO5、九天玄女
亦稱玄女,九天娘娘。道教中的上古女神,人頭鳥身,聖母元君(西王母)的弟子,黃帝的老師,曾幫助黃帝戰勝蚩尤。
NO6:湘水女神——娥皇與女英
中國歷史上最可歌可泣的性神是娥皇和女英。她們是堯帝的兩個女兒,又是舜帝的愛妃,她們曾經幫助大舜機智地擺脫弟弟「象」的百般迫害,成功地登上王位,事後卻鼓勵舜以德報怨,寬容和善待那些死敵。她們的美德因此被記錄在冊,受到民眾的廣泛稱頌。 《山海經》扼要地描述了湘夫人們在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水系裡興風作浪的過程。她們死於湘水,此後突然性情大變,行為方式充滿了哀怨,出入總是風雨大作,雷電交加,仿佛要把冤死的怒氣灑向人間。她們四周還時常會出現古怪的神仙,長相很像人類,腳下手上卻纏握著毒蛇,儼然是娥皇與女英的護法。這使她們的氣勢變得更加囂張。這種氛圍長期纏繞著湘楚人民,令他們的生活散發出詭異動蕩的氣息。NO7:漢水女神——延娟、延娛
漢水女神是中國最早、影響最為深遠的江河女神。漢水女神不僅出現在《詩經》、《楚辭》文化系統之中,也存在於春秋、戰國以來的祭祀文化系統之中。 在劉向的《列仙傳》裡面,漢水女神是兩位飄忽不定、行蹤隱秘,既溫柔、寬容,又機智理性、剛柔相濟的神女;而在前秦人王嘉的《拾遺記》中,漢水女神是兩位美麗而多情的女子延娟、延娛,她們出現於西周中期前後,與周昭王南徵有關。據晉王嘉《拾遺記.周》載:周昭王二十四年,東甌獻二女,一名延娟,一名延娛。此二人辯口利辭,巧善歌笑,步塵上無跡,行日中無影。後二女與昭王乘舟,同溺於漢水。死後二女化為神女。之所以為神,是因為二女無辜而思,深得荊楚人民的同情。對於漢水女神不同版本的記載,我們很難確認哪一個是漢水女神的化身,不過第二個版本在人間流傳的更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