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網衝浪的小夥伴們心情都很煩躁,被黃曉明氣的。一切憤怒的源頭,是黃曉明參與錄製的《中餐廳》第三季,說好的慢綜藝下飯節目,但看了第二、三期,不僅讓你氣得嘔出隔夜飯,還會在午夜夢回之際大叫一句:真是個憨批!
作為店長,他的職責是帶領大家經營一家中餐廳,統籌好採買、推銷、後廚、大堂、收銀等各項事宜,這是節目組安排好的工作流程,而且還配備了專門的廚師、財務(秦海璐)和青年打工人口(王俊凱、楊紫等人)。看上去沒啥大問題,但黃曉明憑藉霸氣四射的領導風格,邪魅狂狷的溝通方式,還是翻了車。他非常熱衷於開各種大小會,
「在幹嘛呢,好了別弄了,手上東西放了我們來開會」;討論做不做單人餐時要
「聽我的」;楊紫手受傷了不想去醫院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林廚師說備菜太多來不及時表示
「這是你的問題,你必須要解決」;在所有人都反對時,直接下死命令
「這件事情不需要討論,我說了算」。目睹綠大暗發瘋全程的網友們氣到胸悶,甚至定好鬧鐘守著節目罵人,但還是夠不到本人,於是整理了明言明語,協助他將「明學」發揚光大。「明學」是黃曉明管理和溝通的精髓,在短短的幾行字裡面,你可以看到他不懂裝懂的外行,可以看到他獨斷專行的霸道,還可以看到他對建議充耳不聞的偏執,堅持將自己的錯誤邏輯貫徹到底,一不小心就讓我們想起被那些可怕領導支配的恐懼。所以,這些「黃曉明們」到底是怎麼回事,專斷性格也能做領導嗎?以「明學」為顯著標識的黃曉明們不是個例,而是一種常見的領導風格。「社會心理學之父」庫爾特·勒溫曾經以權力作為基本變量,
提出了三種不同類型的領導風格,分別為專斷式、民主式和放任式,其中黃曉明是典型的專斷式領導風格。 這是一種領導者唯我獨尊,高度強調集中同意的領導方式。
表現在做決策時,領導者將決策權高度集中,獨自做出決策,譬如賣套餐還是個人餐,完全由曉明說了算,其他人只能無條件執行和服從。
而在執行過程中,領導者往往實行嚴格的過程管理,要麼親自,要麼派人監督執行的全部過程和結果,不給下屬任何參與管理的機會。有的專斷型領導還要事無巨細地過問每個細節,確保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專斷式領導聽起來有點「獨裁」,但它並不一定是壞事。
只是這種領導模式非常依賴領導者個人的智力、經驗和判斷,其有效性完全取決於領導者的個人能力,如果領導者經驗豐富,「專斷」可以減少決策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把握轉瞬即逝的機會;
但如果領導者專業能力不過硬,這種「專斷」就會成為「偏執」,不僅坑了自己,還會帶領整個團隊「戰略性自殺」。隨便抓幾個細節就能知道他有多「憨」,別說做領導,普通員工也難以匹敵的「鐵憨憨」。大家剛到餐廳第一天,曉明抓大家開會,嚴肅討論明天怎麼營業,做煎餅還是粽子。三字弟弟在會議邊緣遊走了半天,才慢慢挪進激烈討論區,發出弱弱的聲音:「那個,我們明天……不營業啊!」當天日期是6月5日,餐廳營業時間是6月7日。聽到這個消息的曉明愣了足足兩秒鐘,一雙揮斥方遒的手也僵硬在半空中,林廚忍不住發出了嗤笑,因為真的過於好笑。於是大家商量明天的行程,曉明提議去買海鮮,還是三字弟弟提醒海鮮八九點就會賣完,意思是大家最好提前出發,於是曉明決定:
以防萬一,我們還是九點出發吧!看節目的我們不禁發出王俊凱同款疑惑:咦,他剛剛說了什麼?縱觀王俊凱和黃曉明的對話模式,完全就是雞同鴨講式的隔空對話,三字弟弟邏輯清晰,每次都能點出問題的重點,奈何曉明全程鬼才發言,兩人根本不在一個世界。而在跟林廚溝通的時候,曉明則霸道總裁附身,不懂裝懂,拒絕對方所有的專業反饋,以不容置疑的絕對權威,下達一個個花樣作死的錯誤指令。店裡人手緊張,林廚一個人要做三四十人份菜,大家都建議就著菜單點,黃曉明卻執意要弄套餐,主廚從專業角度出發,認為一個套餐菜品多且重複,這樣做菜難度非常大非常繁瑣,建議取消套餐,而且盤子不夠、食材不夠、冰箱空間不夠,黃曉明卻依舊獨斷專行的表示:盤子不夠,買!冰箱也可以買!當真的做不過來時,林廚詢問具體要做什麼套餐種類以提高效率,
「全部做完」才能彰顯霸氣;大家開會(又是開會)復盤經營狀況,林廚表示做套餐時間來不及,需要保證出餐質量時,
「這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凸顯無知;最後還有一句「要不你別幹了」邪魅收尾。我們早說了,
霸道和專斷都不是問題,最要命的是沒有經驗和能力還要硬拗「霸道總裁」。在這個節目中,黃曉明
一直忽略實際情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並用自己的偏見「霸道」指揮他人。以上種種細節表明,黃曉明是一個能力低下的管理者,他的專斷式管理只會讓整個局面失去控制,從長遠來看,這家中餐廳也面臨破產倒閉的風險,建議餐廳裡的高級專業人士、財務高管、社畜們儘早跳槽,亂世求生。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曾發現,
獨斷專行的人大多是自戀者。其他研究者則通過精神分析發現,歷史中的某些獨裁人物,通常具有過度自戀、偏執等傾向。自戀,是一種相對穩定的人格傾向,高水平自戀者一般極度自信,認為自己很特別、很重要,喜歡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非常需要別人的認同和讚美。自戀往往被視為一種貶義,但從心理學上來說,它同樣有著正反兩面。 黃曉明從小長得好看,生活在其他人的讚美和吹捧之中,這就好像一個命中注定的結局,當他成為明星以後,他就要依靠他人的稱讚和喜愛而活,從外界獲得持續性的恭維,這是滋養他生活的養分,這樣的成長背景很難不薰陶出自戀型人格。對於做明星的黃曉明而言,自戀當然是一件好事。我們普通人對於意外的關注,總會覺得拘謹和生澀,
但明星這種職業需要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他們像天神降臨一般光彩照人,踩在眾人的仰慕之上熠熠生輝,這是一個需要自戀人格來支撐的工作,工作本身也會促成進一步的自戀傾向。但明星只是一個職業,不是一成不變的社會角色,放在生活或者真人秀中,這種自戀光環就會讓人產生強烈不適。 黃曉明的自戀讓他非常以自我為中心,永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聽我的」「我不管你怎麼想,都聽我的」,不能接受他人的建議和批評,更加不會站在林廚等其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形成了典型的無能專斷型領導風格,再加上鏡頭的放大,一個自我膨脹、傲慢自大的招人厭形象就呼之欲出了。黃曉明錄製的《中餐廳》播出以後,有網友整理了人生圓滿系列:
爾晴當你女朋友,蘇大強做你爸,宋倩做你媽,上班了黃曉明當你領導。人生真的太難了,如果不小心遇到了黃曉明,更加不幸地要與他共事,應該怎麼辦呢?如果他是你的領導,那麼你必須明白,對於黃曉明這類沉浸在自我世界裡的人而言,
他永遠不能接受不認同和不讚美,他只需要絕對服從,結果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你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會讓他認為你是在否定他的能力,挑戰他的權威。
所以,
求生之路就是給予他關注,在他講話的時候認真(假裝)聆聽,不管有用沒用,至少擺出一副非常關注的樣子,頻頻點頭給予反饋,反面案例是林廚,後果自不必說。那麼如何與他正面交接工作呢?不妨學習下楊紫和王俊凱的做法。當曉明下達了許多憨指令,譬如煮豆漿(根本不是豆漿)這種小事,其實怎麼煮都無所謂,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沉默,點頭認可,大不小小聲嘀咕一句「這不是豆漿啊。」當黃曉明完全無視楊紫的發言,堅持要帶她去醫院時,喝水微笑,點頭就好。
其實趙薇和舒淇早就示範過如何對付曉明,在前幾季的時候,他剛開口就懟回去,把發言直接扼殺在搖籃裡;小S在《康熙來了》裡也是棋高一著,讓他說,讓他天花亂墜地自吹彩虹屁,等講完再精準打擊。總而言之,她們謹遵四個字,
反明復清——反對黃曉明,回歸清靜。最後,全網高價回收一雙沒看過黃曉明《中餐廳》的雙眼,我自己的已經不能用了。
參考資料:
庫爾特·勒溫的三種領導類型及其特點
http://www.baiven.com/c/30/19901.html
獨裁者的6大共同特質
https://www.guokr.com/article/81353/
點擊圖片閱讀 | 為什麼會有蟑螂這種反人類的動物出現?
點擊圖片閱讀 | 黃曉明的霸總語錄,也太讓人上頭了吧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點擊圖片閱讀 | 中國女人美甲有多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