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一元化」思維謬誤——從「星座理論」到「大道至簡」

2020-11-15 獨視角

1、「一元化歸因」的謬誤

「單一歸因」是比較常見的,所以先從這個話題說起。

這個謬誤的英文是「fallacy of the single cause」,意思是:用單一的原因來解釋某個事物,因此導致對其它原因的忽略。

◇星座理論

所謂的「星座理論」就是根據你出生的時間段,算出你屬於某個星座;然後根據你屬於哪個星座,來判斷你的性格特徵(甚至還可以推斷你的人生運勢)。

如果按照該理論來推演,同一個時間段出生的人,性格都應該是一樣的。那這個世界上跟你同一個時間段出生的人,多了去了,難道這些人都跟你的性格一模一樣?顯然不可能嘛!

說到性格的形成,其實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遺傳因素、家庭環境、童年經歷、受教育情況、社交圈」等等。而「星座理論」的荒誕之處就在於——企圖用某個單一的因素(出生時間)來解釋「性格的形成」——這就是「一元化歸因」的謬誤。

類似於「星座理論」的忽悠還有很多,比如「血型理論」啊、「生肖理論」啊。大伙兒不妨舉一反三。

◇陰謀論

另一個「單一歸因」的常見例子就是「陰謀論」。

陰謀論的基本套路是這樣滴——存在某個極其牛逼的、神秘的組織(如共濟會),策劃了各種各樣的重大事件。

舉例——《貨幣戰爭》:《貨幣戰爭》是前幾年很火的一本書。書中把歷史上的種種大事(比如「拿破崙戰爭、美國南北戰爭、1929年大蕭條、二戰、金本位體系崩潰」等等)都說成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幕後操縱。

2、「一元化評價」的謬誤

即,企圖用某種過於簡單的描述來評價某個過於複雜的對象。

◇「智商」的謬誤

「智商」(英文叫 IQ)這個詞兒,好多人都聽說過,俺就不解釋了。關於「智商測試」,有很多種方法。此處不想具體評價某種測試方法是否科學。俺想說的是,「智商」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謬誤。

人的智力構成,包括很多種維度(比如: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歸納能力、創造能力......)。對這些不同的能力,相互之間是無法進行【量化換算】的。換句話說,你不可能把「觀察能力」通過某種算法折算成「記憶能力」,反之亦然。另外,上述這幾個能力只是「大類」,下面還分「小類」。比如「觀察能力」還有「視覺」和「聽覺」之分。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客觀全面地表示某個人的智力水平,至少要通過一個「矩陣」,才能把相關的信息完全表達出來(如果你不曉得啥是「矩陣」,去查百科)。

但是在「智商」這個概念中,企圖用【單個】的數字(也就是「標量」)來全面地表示某個人的智力水平。其造成的結果就是「無意義」。也就是說,「智商測試」得到的這個數字【不能】表達出有用的信息。所以是「無意義」的。

比方說,兩個人的智商測試結果都是120,你能說這兩個人的智力水平相似嗎?【不能】

再比方說,某人的智商測試結果是100,你能說這個人的智力跟普通大眾相似嗎?【不能】(有可能此人的某些指標非常非常高,而另一些指標非常非常低,這也有可能導致最終測試結果是100,但這樣的話,此人顯然跟普通人完全不同)。

◇「非黑即白」觀點的謬誤

在網上討論各種話題,經常會看到網友使用「非黑即白」觀點。即,一個人和事物,不是絕對的好,就是絕對的壞。因為兩個的觀點之間的差異,不是一個維度上的差異,而是【多個維度】上的差異。如,自然數除了正數和負數,還有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0,而非簡單的非此即彼的兩個極端的狀態。常見「非黑即白」的觀點如下:

個人方面:個人主義 VS 集體主義

經濟方面:放任 VS 管制

社會方面:大政府 VS 小政府 VS 無政府

外交方面:孤立主義 VS 國際主義

......(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請注意:上述的每一個維度並不是只有兩個端點,而是如同「數軸」一樣,可以連續分布的。就好比「經濟」這個維度:如今已經沒有哪個國家是 100% 的自由放任(歷史上的英國曾經出現過),如今也沒有哪個國家是 100% 的管制。如今,要麼偏向「放任」一端,要麼偏向「管制」一端,當然也有一些是折中的。

從上面的舉例可知,反映立場的維度有很多,而「非黑即白」的說法,充其量只能表達一個維度。所以用「非黑即白」來形容分析,顯然是以偏概全。所以有人曾建議:要多使用灰度思維。

◇「臉譜化/標籤化」的謬誤

所謂的「臉譜化」就是說,你對某個事物的認知,被某個特定的符號所取代。一提到該事物,你腦海中就【只會】出現該符號。

舉例:如比這幾年「抗日神劇」熱播。很多50後60後的中老年人,包括不少年輕人,整天看著這些「抗日神劇」,其中一些人對「日本人」的認知就會變成「臉譜化」。一提到日本人,他們腦海中就只有「抗戰中的日本鬼子」這個印象。除此之外,再沒有其它印象。

「臉譜化」的例子還有很多,列位看官不妨自己琢磨一下。

◇「評價成功人士」的謬誤

當下拜金主義盛行,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絕大多數人都以「身家的多寡」來評判某個人是否屬於「成功人士」(這同樣是一種「單一化評價」的謬誤)。然後那些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在這種評價體系的影響下,自然也被塑造成「拜金主義者」。如此就陷入某種惡性循環。

其實對「成功」的評價,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標準。每個人都可以給自己的人生設定一個獨特的「成功標準」,然後為之奮鬥。如果你老是以別人的評判標準來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那你一輩子都活在別人的眼光裡

3、對「標準答案」的幻想

作為一個非專業的「理工男」,俺要特別針對「理工科」的網友強調一下——「理工科」(尤其是「理科」)更容易產生這樣的謬誤。因為在理科的領域裡面,很多問題都是有標準答案的。隨便舉幾個例子:

比如幾何學:在二維平面上用定長的封閉曲線圍出最大的面積,標準答案是圓形。

比如力學:給定一個物體,找出其重心,這個也是有標準答案的。

......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在實際工作中,你碰到的絕大部分問題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下面俺舉幾個不同領域的例子。

◇舉例——投資方面

經常看到有人在網上問,最好的投資渠道是啥?這個問題同樣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因為每個人的「知識結構」是不同的,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風險偏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資金量」是不同的......而且在不同國家,或者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時期,投資環境又是不同的。因此,【不可能】給出某個普遍適用的解決方案。

就以「知識結構」來說吧。像巴菲特可以通過閱讀財報,來分析某個上市公司是否具備可投資的價值。但是大部分網友去看財報,通常是一頭霧水——因為不具備相關的知識結構。

類似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比如「擇偶的方法、長壽的方法、教育子女的方法」等等,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4、對「銀彈」的幻想

「銀彈」一詞出自西方,英文稱為「Silver Bullet」,相當於咱們漢語所說的「萬金油」(包治百病)。換一個比較嚴謹的說法就是:用單一工具來解決某個領域的大部分問題

◇舉例——軟體開發方面的銀彈

軟體工程界的大牛Brooks在其代表作《人月神話》中,專門有一章叫做「沒有銀彈」,批駁的就是上述現象。俺個人認為,這一章是整本書最有價值的一章。

最近半個世紀以來,軟體開發領域出現過很多新技術。很多新玩意兒剛剛推出時,都被渲染成是「銀彈」。比如在編程技術方面有:OOP、CORBA、COM、Java......流程方面有:RAD、RUP、CMM、Agile......上述這些,有的已經過氣了(比如 CORBA),有的雖然還在使用(比如:敏捷開發),但並沒能根本解決軟體開發的根本性困難(也就是說:有用,但沒有傳說中那麼牛)。

針對程式設計師讀者補充說明一下:

《人月神話》中已經深刻分析了,軟體開發的「根本性困難」到底啥。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軟體開發的根本性困難」,自然就明白軟體史上的那些銀彈咋會失效。

◇舉例——醫療保健領域的銀彈

前幾年,電視上出了一個張悟本,號稱「綠豆神醫」。此人在電視上大肆鼓吹綠豆湯可以治療各種各樣的常見病(至少包括:近視、糖尿病、高血壓、腫瘤......)。

這不就是把綠豆當「萬金油」嘛。還好,這位張神醫已經倒閉了。否則的話,不知道還要誤導多少人。

5、對「終極」的幻想

和「銀彈」很接近的另一個話題就是「終極」(終極理論/終極體系/終極方法)。看完下面的介紹,你會發現:對「終極」的幻想,(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算是「一元化思維的謬誤」。

◇認知領域:對「事物盡頭」的幻想,如最近充斥網絡的「科學的盡頭是神學」論調

考慮到很多人不喜歡閱讀枯燥的理論著作,俺把哲學家波普爾最核心的反駁,大致整理如下(俺的理論水平有限,如有紕漏,歡迎指出):

1. 人類掌握的知識水平/科技水平對歷史的發展有關鍵性的影響。

2. 人類不可能預測未來年代「科技的發展和知識的增長」(通俗的說:如果某個知識你能夠預測的話,那麼該知識就屬於「現在的知識」而不是「未來的知識」。或者換種說法:充其量只能預測「已知的未知」,但是無法預測「未知的未知」)

3. 既然不能預測「知識的增長」和「科技的發展」,自然無法預測歷史(科學)的發展。

4. 如果連歷史的發展都無法預測,那麼更不可能去討論「發展是否有終點」以及「如果有終點的話,終點是啥樣的」

除了這個,波普爾還在其它幾個方面指出了其他的常見的謬誤

上述推導過程的關鍵在第二步。波普爾在書中用了比較複雜的【邏輯證明】(人家給出的是「證明」哦,不是主觀拍腦袋的哦)。在此書的序言中,波普爾說道:

證明是複雜的——如果能找到較為簡單的證明,我也不會驚異。我的證明在於指出了任何科學預測者——不管是一位科學家還是一部計算機——都不能用科學方法預測它自己未來的結果。只有在事後,這樣做的嘗試才能獲得結果;但對於預測來說,已經為時太晚了——只有當預測已成為追溯(retrodiction),這些嘗試才能得出結果。

這個純邏輯的論點適用於各種各樣的科學預測者,包括相互配合的預測者「社會」。這意味著任何社會不可能科學地預測它自己未來的知識水平。

◇理論物理領域:對「TOE」的幻想

(本小節涉及數理邏輯和理論物理,沒有相關基礎的同學請自行略過)

在理論物理領域,有一個很有名的東東,叫做「TOE」(英文「Theory Of Everything」的縮寫)。這玩意兒號稱是理論物理的「聖杯」。好多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不乏諾貝爾獎得主),都堅信:「TOE 是存在的,並且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被搞定」。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至少包括「愛因斯坦、霍金、溫伯格」等人。霍金甚至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還信誓旦旦地宣稱,TOE已經「近在眼前,觸手可及」。

但是到了本世紀初(大約2002年左右),霍金的態度出現180度轉變。他之後在各種場合作了名為《哥德爾和物理學的終結》的演講(英文全文,中文節譯),分享了他的觀點。其大致意思是:物理學理論必定要基於某些數學模型。而數學理論會受到「哥德爾不完備定律」的制約。所以建立在數學模型基礎上的物理理論,必定也是不完備的。(提醒一下:這裡所說的「完備性」是有專門定義的術語,不要想當然地去理解)

貌似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理論物理學家開始意識到——TOE 永遠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東東。

俺的觀點是:哪怕將來有某個理論能夠統一4種基本的力(目前4種裡面已經統一2種了),該理論充其量也只能稱之為「XXX統一理論」,而沒有資格稱之為「Theory Of Everything」。因為任何人都【沒法證明】:宇宙間僅有這4種相互作用。說不定未來的某一天,會有人發現第5種【基本的】相互作用。

最後,「一元化思維」的根源在哪裡?

吾大致分析了一下,有如下幾種可能的根源(想得未必全面,歡迎大伙兒補充)。

◇思維的惰性

很多「單一化歸因」和「單一化評價」,都跟「思維的惰性」有關。

比如「星座理論」和「大道至簡」能夠盛行,原因之一是因為「思維惰性」。很多人因為思維惰性,懶得對人和事進行更全面的觀察、了解和深入的分析,以星座來判定某人的性格、以大道至簡來囊括複雜的知識,幾乎是最省事的,因為這樣不用去動腦筋思考分析。

◇信息來源的單一

某些「單一化評價」是由於信息渠道的單一導致的。

比如前面提到「神劇」。如果某人只通過「抗日神劇」這一信息渠道來了解抗日戰爭,那麼他對戰爭就會產生嚴重的認知偏差,比如,無法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性。

◇知識結構的單一

如果某人的知識結構比較單一,他在看待某個複雜事物的時候,往往只看到自己熟悉的那一面(那個維度),對於自己的知識面欠缺的其它維度,就容易忽略掉。所以這類人也比較容易出現「單一化歸因」和「單一化評價」(這樣的現象低學歷或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中最常見)。

◇一致性原則

心理學領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叫「一致性原則」。之前知乎有很多文章提到過此原則,這裡就不展開了。

俺覺得:某些「銀彈情結」應該跟「一致性原則」有關。

◇走捷徑的心理

還有一些「銀彈情結」跟「走捷徑的心理」有關。比如前面提到張悟本的例子。

很多人寧願相信「綠豆包治百病」的說法,因為這樣一來,就可以省去看病/吃藥的麻煩。於是就「寧可信其有」。

◇過於追求完美

前面提到理論物理學家對 TOE 的追求。這個屬於「過度追求完美」導致的問題。

總之,當人們企圖用某個「過於簡化」的東東(理論/工具/方法論)來處理某個「足夠複雜」的對象,那麼人通常會走入死胡同。常見的「死胡同」有如下4種:

1.得到【片面】的結果(比如「臉譜化/標籤化」的例子)

2.得到【錯誤】的結果(比如常見的「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的論調)

3.得到【無意義】的結果(比如「智商」的例子)

4.【得不到】結果(比如理論物理領域的「TOE」)

相關焦點

  • 張首晟:大道至簡,偉大的思維都簡單而通用
    一沙一天國 ,一花一世界 ,君掌盛無邊 ,剎那含永劫。今天,我幫助大家回顧下人類歷史文明,到底哪些是能夠真正傳承下來的?如果我們要和外星人交流,要交流什麼呢?如何用科學思維打造百年老店?我提一個問題:世界末日的時候,會有諾亞方舟,然後每個人可以帶一對動物上船,為什麼要帶一對動物呢?
  • 「大道至簡道法自然」百家號星座運勢領域排行-百家號收益分析如何...
    「大道至簡道法自然」百家號星座運勢領域排行-百家號收益分析如何賺錢?大道至簡道法自然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159031名,星座運勢分類排名位列3779名,領先了85.7%的百家號。
  • 大道至簡!為何說魚漂的終極選擇是細長身短腳漂
    其實,大道至簡,細長身短腳的底釣浮漂是萬變不離的最終選擇,其它棗核、長腳長尾的、釣行程的、打接口的、釣浮的等等,花樣百出,給你個浮漂你就得研究很久,最後物理知識顯著提高,也學會了多種調漂技術,最終還是沒有改變中魚率。大部分釣友給自己定位休閒釣,平時主要是釣底,那麼選擇一款細長型的底釣浮漂,漂身長穩定性好,合理的調釣基本能解決大部分水情問題。
  • 「大家小書」弘揚大道至簡 不能裹足不前
    原標題:「大家小書」弘揚大道至簡 不能裹足不前「向大家致敬」人文宣講活動啟動儀式暨「大家小書」百種出版學術研討會昨天上午在 北京大學英傑學術交流中心舉行,眾多學者探討了人文社會科學的經典化和大眾化問題。按照袁行霈先生在叢書總序中的說法,「大家小書」是「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
  • 網賺項目,大道至簡,人性至賤
    說了這麼多,回歸主題,為什麼我要說網絡創業,還有所謂的網絡項目,大道至簡,人性至賤呢? 通過我這幾天的分享,我發現了當你免費分享出來的東西,在別人看來都是沒有價值,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想說。
  • 追求自由,又能承受孤獨的三大星座,懂得大道至簡,不願隨波逐流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擺脫孤獨的良藥,他們不甘被世界遺忘;而有的人早已把孤獨當成一種享受,懂得一切刪繁從簡,從不會假裝自己合群。說到底,害怕孤獨的人,內心都不夠強大,不能從內心尋找力量,所以才會借外在因素,讓自己擺脫孤獨和困擾。
  • 大道至簡,知行合一,七維一體技術創始人—李元
    大道至簡的「道」可理解為「道理」,說的是大的道理、高深的學問歸根到底是簡單的。多數對中國傳統文化不了解甚至排斥的人,多數是因為古人所講智慧十分晦澀——要知其一需讀千萬史,更別說懂得其中知識的運用了。七維一體技術創始人李元老師把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實用知識化繁為簡,把晦澀難懂的古語轉為現代語言,把分亂雜張的知識穿針引線。
  • 親歷記之學術史中的錢耕森先生(二):大道至簡 博採眾長
    深根固柢 大道至簡錢先生的成果是與他深厚的學術功底分不開的。我時常就一些學術問題打電話向錢先生請教,他接電話時,有時在完善可能將中西哲學史提前的史伯的史料,有時在準備前往各地開會的材料,有時在準備老子或孔子的講稿,有時在準備董仲舒的史料,有時正梳理王陽明的材料以及有時正在著書立說……。
  • 易經「觀人術」:大道至簡,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主要看這7點
    在生活中,觀人識人是一門大學問,人作為群居動物,自然少不了日常的交往,這個過程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一生。如果你看錯了人,那麼很可能會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時半會緩不過來。關於交友,《易經》中就有這麼一套「觀人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主要看這7點。
  • 星座天眼:3月20日十二星座運勢 眾生繁蕪,而大道至簡
    幸運色:紺青色財運數字:18幸運星座:獅子座防備星座:無開運物件:水晶2、金牛座Taurus(4.21-5.21)周五金牛座宜著眼於平凡人和平凡事,從中能夠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很酷的事;財運蘊含於變化之中,重置投資組合
  • 後疫情時期|大道至簡的驅寒法——「取嚏法」
    一打噴嚏感冒就好了,因為這就把體內的寒氣給清除出去了,就這麼簡單,一分錢不花。這就是「探鼻取嚏法」,即人為地誘發打噴嚏這一排寒氣的過程。古人為什麼老說「大道至簡」呢?因為大道就這麼簡單。但就是因為太簡單了,大家才會輕視,這是人性的弱點。《名賢集》上有句話:「莫將容易得,便做等閒看。」就是說有的東西一分錢不花,很容易就能得到了,結果大家都不重視。
  • 「大道中華」韓秉欣:大道絕學中的「神龍見首不見尾」
    宇宙萬有,盤旋編碼,古遠恆久,開始彌旋聚一,由大虛而小實,再從小序列到大合終,始終以「一」為本、序數編碼,「一」是「萬有一統」的至根易數極子,「一」可至大至小、至多至少;亦可至有至無、至前至後;至始至終,大小始終如一。
  • 《易經》:大道至簡,普通人抓住這3個核心,早晚出人頭地
    當到了「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的時候,表示時機已經來臨,可以抓住機會出擊了。三國時期,當曹芳繼位的時候,曹爽獨掌大權,司馬懿遭到排擠。司馬懿知道時局不利於自己,便只好隱忍下來,回到家中裝病,一直沒有採取任何反擊曹爽的行動。因為,這時候曹爽把控著曹魏的軍政大權,如果司馬懿此時出擊無異於以卵擊石,結果必敗無疑。
  • 路遇喜喪事禁忌多,道長教你如何化煞!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精於心,簡於形。
  • 摩羯座的窮,不過是極致生活的素與簡
    所以常常會有人稱土象的三星座是佛系星座,他們追求的一般是無欲和順其自然,當然這裡要除去金牛對金錢的執著。其中,摩羯是他們中最為特別,那就是他們很容易滿足。說起來他們可以適應一切環境,畢竟環境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硬性存在的,但是他們偶爾也會追求生活品質,在可執行範圍內,他們會理性的做到兼顧欲望和現實,只要給到他們一點點超出預期的事,他們能開心上好幾天。
  • 塵心不去,大道難通;道心不立,碌碌無功
    作者:路塵 保持神秘,沒有簡介引言:大道易知,塵心難去。縱慾馳騁,歸根是夢。老子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人莫能知,莫能行。」此言不欺人,大道至簡,易知易行。所以莫能知莫能行者,皆因塵心太盛。昔黃帝問道廣成子,見面就說:「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
  • 首測 | 極星2:大道至簡,開啟人生另一個高度
    其實在中國的歷史長河裡,宋代以來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把極簡主義演繹得登峰造極。除此之外,很多世界頂級名牌產品的設計風格也開始逐漸向極簡主義靠攏,越是大牌越是奢華的服飾,越不會有任何的品牌logo外露,即便有些奢華品牌依然會保留logo在外,但也會將其功能化或改為同色調來型造低調的風格。
  • 天人合一,三才並用,天幹化氣藏地支
    地支藏幹中的&34;是源自黃道十二宮每個宮段所接受到來自宇宙間多種能量的一種代碼或符號。天人合一,三才並用。必須注意到,子午卯酉四正沒有中氣。對了,啥是氣?&34;是指黃道十二宮每宮的宮主(地支)在三合局中合化出的五行。&34;是黃道十二宮每一宮(段)的五行主氣在本宮(段)走完之後,將餘勢伸延到下一宮(段)之初,因此被稱之為&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