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出嫁,23歲守寡,46歲去世,大字不識一個卻培養出民國大師

2021-01-09 艾晨書館

馮順弟是近現代學者胡適的母親,他的育兒經驗,超出了當時大多數的母親,號稱民國最強的虎媽。

馮順弟17歲時,家裡的一直想蓋一座瓦房,但因貧窮蓋不起,遂在當地的媒婆介紹下,嫁給了年長她30歲左右的胡傳。

胡適的父親胡傳是清末貢生,曾在東三省、廣東及臺灣省任官職。

馮順弟嫁給胡傳,做了六個孩子的繼母,其中大女兒長她七歲,大兒子長她二歲。在這對老夫少妻結婚的第三個年頭,馮順弟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胡適。

胡傳老來得子,萬分高興,他在忙完公務之後,親自編寫教本,教馮順弟和胡適識字,胡適很聰穎,不滿三歲的時候,已經識得七百個方塊字,胡傳認為他的兒子如果得到好的教育,必能成器。他叮囑馮順弟,務必讓兒子完成學業,馮順弟銘記在心,不敢怠慢。

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胡傳死於從臺灣返回家鄉的途中。這一年馮順弟23歲,他們的兒子才三歲。

從此,這對孤兒寡母在一個大家族裡,掙扎著自己的命運。馮順弟雖是名義上的當家人,卻不免要經常看兩個兒媳的臉色,但她堅忍著一切大門裡妯娌婆媳之間的是非恩怨,維護著一個沒落家族最後的顏面。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事,莫過於自己兒子的培養。馮順弟出生的貧苦之家,吃一塊豆腐都要記帳,但是在兒子的教育上,她卻有著一擲千金的豪情,當同齡學童一年正常的學費是二塊銀元,馮順弟出六塊,她的要求是讓先生給自己的兒子開小灶,以講學的方式來傳授中國難懂的經典著作,並且每年會追加學費,最後一年加到十二元,在當地算是破天荒的紀錄了,但是看著兒子的小腦袋裡知識一天比一天多,馮順弟的欣慰之情、溢於言表。

馮順弟窮苦的出身,比那些做慣了太太、小姐的女人,更能忍耐、更能容人、更能洞察底層社會微妙、複雜的人情世故。在家裡,她努力平衡兩個兒媳的爭鬥,即使平白無故受了兒媳的欺負,也只會躲在自己房間裡偷偷抹淚,再見面仍是照常相處,從未當面和兩個兒媳吵過一嘴。

她心中有什麼不滿,從不當面拿孩子出氣給人看,她對兒子很苛刻,每天早上天不亮,她就開始穿衣梳洗好,天剛亮的時,她把兒子喊醒,叫他穿衣坐起。等兒子清醒了,他會告訴兒子昨天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以後要怎麼改正,叮囑兒子要好好讀書,不要丟他爹的臉,以後要做一個像他老子那樣的人。

胡適從小就叛逆,犯的事大,馮順弟就把兒子關在自己的房子裡進行重罰,或罰跪,或擰肉,總不許兒子哭出聲來,一直到兒子認錯為止。

胡適在《四十自述》中這樣回憶他的母親:「我的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嚴厲眼光,就嚇住了。」

如果犯的是小事,馮順弟就在第二天的時候早早起來,等兒子醒來時便好好教育他,讓胡適反思昨天所做的錯事。 如果犯的是大錯,那也絕對不會姑息,等到晚上人靜時,關上房門,該罵的罵,該罰的罰,該打的也要打。 有一次吃飯後,胡適在門口玩,身上只穿著件背心,小姨怕他著涼,就拿了件小衫出來叫他穿上,胡適不肯穿。 小姨說:「穿上吧,涼了。」 胡適隨口回了句:「娘(涼)什麼!老子都不老子呀。」

這句話的意思是:娘有什麼,我爹現在都管不了我了。(胡適的爹當時已經去世了,當然管不了)

話一出口,馮順弟就從家裡出來了,胡適便趕快把衣服穿上,到了晚上,馮順弟把胡適叫來,讓他跪在地上,重重地責罰了一頓:「你沒了老子,是多麼得意的事!好用來說嘴!」

馮順弟氣得發抖,胡適則跪在地上哭,一邊哭一邊用手抹眼淚,不知道擦進了什麼細菌,後來足足害了一年多得眼翳病。醫來醫去,都不見好。 馮順弟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她便真的拿舌頭舔胡適的眼翳。

教育孩子本是最正常不過,但絕大部分的父母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當著眾人的面大聲責罵,不但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讓孩子產生抗拒和排斥感,往往是適得其反。

聰明的父母絕不會在眾人面前當面訓斥孩子,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再跟他好好講講事情的利害關係,該罵的罵,該罰的罰。在這一點上,馮順弟超過了絕大部分的父母。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馮順弟看著兒子慢慢長大,一直到兒子十二歲那年。當地的先生告訴馮順弟,他已經沒什麼再可以教給她的兒子時。馮順弟非常渴望兒子能繼續讀書,她開始打算讓兒子去更好的地方求學。

她央求他胡傳的兒子,帶她的兒子去上海繼續求學,在遭到冷漠的拒絕後,她拿出胡傳的遺囑示眾,家人才同意繼續花錢,讓她的兒子讀書求學。

上海在徽州的千裡之外,馮順弟只有兒子一個人,但她對兒子愛太深、望太切,但她更渴望兒子多讀書,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硬起心腸來,送12歲的兒子去遠方求學。

臨別時,她強顏歡笑,臉上不曾掉一滴眼淚,心裡相望著多年之後,兒子學成歸來,榮歸故裡,那她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從此,馮順弟對胡適的牽掛,是她唯一的生活支柱。兒子一天一天的健康成長,兒子的學識一日比一日有長進,是她最大的幸福與安慰。每天黃昏的時候,他照例到上莊村口,向東北方上海的位置悵望已久,她想像著兒子的身體是否安康,學業是否有長進,在外頭有沒有被人欺負。她不了解兒子的思想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她的兒子要去一個更為遙遠的地方求學,而她要忍受十年不能再見獨子一面,胡適卻是她生命的所有,是她生活的唯一。

1910年7月,胡適考取了第二次庚子賠款官費美國留學,被常春藤盟校康奈爾大學錄取。她接到電報欣喜至極,但她這時已經沒有路費趕到上海給兒子送行,兒子也沒有錢回家探望母親一次。從此天各一方,在浩瀚無際的太平洋兩岸,她只知道她的兒子遠在天邊,再相見的日子,則是遙遙無期。

胡適留美七載,身心俱變。在美國大學的學習,讓他從一個在中國私塾讀古書的羞澀少年,轉變成一個富有歐美紳士派頭的青年學者。馮順弟只能從大洋彼岸的來信、照片,看到自己兒子成長和變化。她因思念兒子病倒了,卻不允許家人告訴他的兒子,只要求攝影師給她拍一張照片給兒子作留念,以備不測。在她家貧以抵押首飾度日的時候,遇到一部十分優秀的書籍《圖書集成》,感覺對他兒子有用的時候,她不惜借貸為兒子購得。

她思念兒子日益更深,她不了解在他兒子的心中,已經在醞釀著一場文化改革的雄心,也不了解在綺色佳(這是康奈爾大學的駐地)藍翠的湖邊,胡適與韋蓮司小姐共訴衷腸。

這時,胡適從康奈爾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然後升入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求學,在哲學家杜威的指導下,拿到哲學博士。此時,胡適也參加了國內關於文化改革的論爭,所發表的文章,備受國內學界推崇,一時洛陽紙貴。

1917年8年,在陳獨秀的力薦下,26歲的胡適,被北大校長蔡元培聘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胡適從紐約回到北京,就像當年維吉爾從雅典回到羅馬,在京城轟動一時。胡適外表俊俏儒雅、舉止風流倜儻,學識中西皆通,在國內迅速成為明星式的人物,就在這一年,他從北京匆匆趕回家,看望十多年未見一面的母親馮順弟。

馮順弟早已在徽州上莊的村口等待,她的兒子是她的一切,是她唯一的牽掛。相別數十年,今朝一相見,心中萬千滋味上心頭:

「娘,我回來了!」

「回來就好。」

一如十幾年前兒子從私塾放學歸家的情景。

看著兒子長大成人,馮順弟滿心歡喜。她雙手抓著兒子的一隻手,來到她胡傳的靈位前,讓兒子給父親磕了三個頭。馮順弟望著兒子的背影,不禁喜極而泣。

她的兒子還是那樣聽話,順從她的意思,答應了兒時母親給他訂親的一門親事,娶了大他一歲的小腳女人江冬秀。

儘管他歸國後,是自由主義的大力提倡者。

1918年2月11日,從二十三歲守寡,守了二十三年寡,就差四個月就能抱到孫子的馮順弟,因思念兒子積鬱成疾,在徽州老宅去世,她盼望兒子讀書成名的願望實現了,她了無遺憾。

相關焦點

  • 她是民國奇女,37歲與65歲老男人結合,守寡62年,101歲才去世
    "她是民國奇女,37歲與65歲老男人結合,守寡62年,101歲才去世民國可以說是我國最特殊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我國的女子從男尊女卑中第一次看到了翻身的希望,不過因為幾百年因為程朱理學對女性的荼毒,女性想要真正的翻身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也正是因為這樣在民國時期出現了大量不幸的女子。
  • 她17歲喪夫,96歲去世,以獨特方式守寡79年,獲清代名家立傳
    古代女性的生活與現代大不相同,「三綱五常」裡一條「夫為妻綱」便牢牢束縛住了她們的腳步。就拿婚姻來講,古代男子只憑「七出」中的任何一條便可以將妻子趕出家門,現代夫妻地位平等,女性也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這些是古代女子想都不敢想的。
  • 民國名媛不顧家人反對嫁給82歲老外,名媛:不比年輕人差,甘願守寡
    民國名媛吳似丹在28歲時主動提出要嫁給已經82的外國人,這在常人看來是非常瘋狂的舉動,並且在思想尚未完全開化的民國,這簡直讓人無法接受,縱使吳似丹的父母極力反對,但她依然執意要嫁給這個老人,難道民國時期就沒有一個他看得上的男子嗎?這位老人到底是什麼來頭,竟然對她有這麼大的吸引力?
  • 民國名門大美女24歲嫁給55歲老頭,14年後一生守寡
    ,主人公曾經是一位出生民國名門的大美女,她一直很傲嬌,卻在24歲嫁給了一個55歲的老頭,結果14年之後老頭去世,之後大美女守寡,遠走他鄉。  張荔英是民國時期與被孫中山、蔣介石都要好的張靜江的四女兒,從小就比較嬌生慣養,加上張靜江對子女的嚴加教育培養,張荔英從小氣質就十分不錯。
  • 她37歲喪夫守寡,54歲再嫁,活到112歲,是民國最長壽的女子
    導讀:在民國那個年代,湧現出不少被歷史銘記的傳奇女子,有宋氏三姐妹、有大量的文學化、畫家等,今天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女子就很厲害了。不管在哪一個時代,外交這樣的工作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很重要的,而作為一個外交官,不僅要擁有出眾的才能,還要具備處事不驚的魄力,民國有一位女子,她的兩任丈夫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外交官員,並且在自己的修養下和丈夫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她漸漸走出閨閣,走向世界!她就是外交第一夫人嚴幼韻,在經歷苦難的同時培養出三個天才般的女兒,自己也成了民國最長壽的女子,活到了112歲,直到2017年五月份才去世!
  • 民國最美名媛,28歲與80歲老外私奔,守寡55年說出婚姻真相
    有一位名媛,堪稱民國最美的一位,但是她卻在28歲的時候與80歲的老外私奔,在她守寡55年後終於說出婚姻的真相。吳似丹是當時十分有名的一位名媛,她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女兒,在她出生的時候她的父親年紀已經大了,老年得女的欣喜我們一般人難以體會。
  • 民國被遺忘的大師,他19歲喪妻,立志終生不娶,此後65年從一而終
    民國時期,是一個新舊時代交替的時期,各種大師」粉墨登場「成就了一番文人間的奇聞樂事,如今提到馬一浮這個名字恐怕很少人知道,不過就當時的情況而言,馬一浮可謂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師,陳獨秀稱他為」大儒「而梁漱溟更是稱讚為」千年國粹,一代儒宗「如今,或許很多人都忘了馬一浮這位理學大師。
  • 民國著名美女,三段傳奇戀情,33歲時嫁66歲老翁,後守寡61年
    民國著名美女,三段傳奇戀情,33歲時嫁66歲老翁,後守寡61年。知識淵博相貌出眾的大美女,戴著一副眼鏡更顯清純,但是她的名字卻沒有那麼溫婉動人——毛彥文。毛彥文這一個坎坎坷坷,感情經歷也很豐富。跟她有糾葛的男人一共有三位,都是很有名氣的人。
  • 她是民國首富孫女,10歲表弟對她一見傾心,22歲出嫁後相愛41年!
    她是民國首富孫女,10歲表弟對她一見傾心,22歲出嫁後相愛41年!民國有個顯赫人家,大家長是當時的首富盛宣懷,他有一個視為寶貝的孫女,盛佩玉。看照片就知道這個愛笑的女子性格開朗,就像是甜美溫柔的那一款。
  • 蘇州67歲奶奶大字不識卻發狠學拼音認漢字 背後原因太心酸
    家住蘇州的王奶奶,年少時家境困難,沒有接受過教育,大字不識一個。然而如今67歲的她,卻在拼命通過電腦學習認字,這是為什麼呢?不識字的奶奶學電腦教孫子認字眼前的老人就是67歲的王奶奶,她正用小黑板帶著孫子小輝,認一些簡單的漢字,但黑板上的字錯誤的不少。
  • 民國才女,被表哥退婚,遇真愛嫁66歲老者,婚姻三年守寡一生
    毛彥文是民國的一位奇女子。她留學美國,是國內罕見的女碩士之一,事業之路一片坦蕩,可偏偏感情生活跌宕起伏。她被青梅竹馬的表哥退婚,傷心之下,她選擇嫁給了比自己大33歲的熊希齡。可結婚三年,丈夫便去世了。為此,她等了他六年,痴心不改,毫無怨言。終於,等到表哥朱君毅完成學業,兩人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朱君毅卻以近親結婚有危害,退掉了這場婚事。這是多麼蹩腳的藉口,真相不過朱君毅另有新歡,不願和毛彥文共度一生罷了。可即便如此,朱君毅也不敢坦率承認,反而找了一個藉口退掉婚約,讓毛彥文成為所有人眼中的笑話。
  • 他是民國大師,與愛妻相守41年,妻子去世後,他72歲娶了44歲女星
    梁實秋,民國知名文學大師,曾與魯迅進行了數年的筆戰,名譽天下,一生留下2000多萬字的著作,讓人敬佩,梁實秋一生事業成就輝煌,而感情,亦是美滿。1921年,還在清華讀書的梁實秋,借著假日回家探親,意外發現了父親書桌上的一張紙條「程季淑,安徽績溪人,年二十歲,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二月十七日寅時生」看到這裡,他已經明白了,這是家裡相中的一位 「兒媳」不同於其他的人,面對這一次的包辦婚姻,梁實秋不僅不反感,反而是隱隱的有些期待,正巧這時,程季淑在北京女子職業學校教書,在好友的幫助下,梁實秋約見了程季淑,隨後,他們多次見面
  • 民國最美名媛,28歲嫁80歲法國醫生,守寡55年說:我並不後悔!
    民國時期老夫少妻的感情也是非常的普遍。吳似丹,1924年出生於一個北京的名門望族,父親吳明遠是一個銀行的總經理。家中和軍閥吳佩孚也是親戚。這樣的衣食無憂的家境讓吳似丹成為了眾人追求的對象,但是她好像一個人都沒有答應。因為天生就有肺病,家中只能夠請來著名的醫生貝熙業來給她治病。貝熙業看了吳小姐的病情後,告訴吳似丹的父親:「小姐的病可以治好。不過需要一段時間。」
  • 24歲毅然嫁55歲愛國名人,婚後恩愛14年,丈夫去世後她獨身49年
    愛情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理解的東西,它不在意年齡,不在意國度,不在意生死,民國時期,紛紛擾擾的多事之秋,這個時代有最精彩的故事發生,也有最詩情畫意的情愫悄然生長,她24歲毅然嫁55歲愛國名人,婚後恩愛14年,丈夫去世後她獨身49年。
  • 民國版蘇大強:85歲愛上23歲保姆,遺產全給嬌妻,妻兒打16年官司
    2019年3月,由倪大紅、姚晨、郭京飛等人主演的電視劇《都挺好》上映,劇中由倪大紅扮演的蘇大強,可謂是笑料百出,一輩子被老婆管著的蘇大強,在老婆死後,終於開始放飛自我,不斷作妖。「我想喝手磨咖啡!」、「這事兒不怪我!」,都是蘇大強的口頭禪,在去美國未遂後,3個孩子集資為他買了套房,然後,保姆小蔡出現在了蘇大強生活,蘇大強與小蔡,展開了一段黃昏戀。
  • 中國近代最偉大母親 13個孩子都是博士 守寡54年長壽106歲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王頌蔚去世,雖然子女眾多,但最大的兒子也剛20歲出頭,從此,47歲的謝長達挑起全家的重責。她一生主張自立自強,不僅這樣要求自己,也身體力行地如此教育孩子們。全家人由京城返回江蘇老家後,謝長達成立放足會 ( 亦稱天足會 ),倡導女同胞放開雙腳,從此不再裹足;大力宣傳女性要接受教育、開闊視野、培養獨立思想,並創辦了「蘇州振華女校」。
  • 民國風頭最勁的文壇女神,嫁美國老頭46歲守寡,死後多日無人發現
    過早地接觸社會,認識人生,使張愛玲變得敏感而憂鬱,也使她產生出對人生的否定情緒和濃鬱的悲觀氣質。一個人的經歷、性格、思想和氣質,不可避免地要在作品中體現出來。張愛玲把她的人生感悟和生命體驗在紙上徹底地展示了出來,使她的作品瀰漫著濃厚的悲劇色彩。她以一種近乎冷酷的筆觸敘述一個個悲涼的「傳奇」,營造了一個陰森的世界。
  • 17歲出嫁時掛滿金鐲子,雍容華貴天生旺夫臉
    17歲出嫁時掛滿金鐲子,雍容華貴天生旺夫臉汶萊地處東南亞地區,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地下卻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汶萊王室的土豪程度讓人望塵莫及,臣民的福利也很好,教育和醫療幾乎都是免費。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是汶萊太子妃莎拉·薩萊赫。汶萊太子妃真土豪,十七歲出嫁時掛滿金鐲子,雍容華貴天生旺夫臉。
  • 民國第一美人,引得5位總統追逐,卻嫁大13歲男人,後守寡40餘年
    不過,卻有這麼一個女子,她被譽為20世紀20年代的第一美人,引得5位總統爭相追逐,在亂世之中,她卻選擇了嫁給大13歲的男人,最終卻守寡了40餘年——劉喜奎,1895年生於河北滄州,自小家境貧寒,在其幼年之時,父親便因病去世,留下孤兒寡母的艱難的生活,當時,全家的經濟重擔都壓在母親一人身上,小小的劉喜奎看到母親如此操勞,心有不忍,懂事的她毅然放棄了進入學校讀書的機會,轉而一人來到了天津李海科班學習京劇
  • 46歲華裔「鞋王」去世!20多歲創業成億萬富翁 哈佛商業奇才令人惋惜
    1995年,謝家華23歲以2萬美元創立網絡公司LinkExchange,其後在網絡泡沫破裂前以2.65億美元賣給了微軟,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年僅24歲便成為了億萬富翁。  24歲就賺了幾個億,謝家華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僅僅35歲,他就以10億身家登上《財富》億萬富豪榜。儘管擁有巨大的財富,但謝家華卻以住在拉斯維加斯市中心的Airstream拖車裡而聞名。  原本打算開始他的「退休生活」,全心投入到公司總部所在地拉斯維加斯市區振興計劃中。然而,意外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