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我們的城市•2020鄭州印記】「城事」系列之一
⑧網上拜祖 漢服在身祈福中華 ——庚子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全網點擊量達二十九億人次
「同根同祖,血濃於水;同心同願,祈福中華。」遠在澳大利亞雪梨求學的白楊打開電腦,微博裡的拜祖換裝海報把時間定格在2020年3月26日。
這一天是農曆三月初三,庚子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如期在河南鄭州市新鄭黃帝故裡舉行。通過網絡遙拜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成為身處世界各地的中華兒女共同的珍貴記憶。
拜祖大典
線下拜祖大典簡約莊嚴
「東方曙光,文明始祖,中華炎黃,薪火相傳,盛世未央……大風起兮雲飛揚,吾土吾心吾歡暢,四海之內皆和諧,吾思吾夢吾嚮往。」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組成的「雲合唱團」,通過視頻剪輯,跨越時空和區域,共同唱響《黃帝頌》。
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庚子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規格不降、影響力不降,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為主題,以「長江黃河共戰『疫』,軒轅黃帝佑中華」為主旨,創新性地以現場簡約而莊嚴的儀式、全球網上拜祖、電視連線等線上線下、大屏小屏互動交互的形式進行,世界五大洲華人拜祖畫面、主持人和專家訪談等豐富精彩的節目呈現。
「眾志成城」這項特殊的儀程,通過專題片播放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抗疫;國醫大師唐祖宣講中醫抗疫;醫護、警察、基層人員等抗擊疫情的視頻以及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拜祖祈願「武漢加油」「疫情早日結束」、澳門拜祖的「眾志成城」儀程中向澳門特區政府捐贈抗疫物資畫面……展示了在全民抗擊疫情的特殊時刻,中國人民凝心聚力,激發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祈福中華」儀程中,抗擊疫情先進工作者、脫貧致富帶頭人和象徵著未來和希望的少年兒童代表共同點燃並高舉火炬,共同祈福中華民族國泰民安、祝願祖國繁榮富強。
五大洲華人和港澳臺地區民眾舉辦拜祖活動的熱情不減,及時將拜祖畫面傳回國內,並首次在央視、鳳凰衛視等插播,呈現出全球華人恭拜軒轅黃帝的盛況。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鳳凰衛視、河南廣播電視臺、鄭州廣播電視臺現場直播,河南省其他17個地市廣播電視臺同步轉播,在全球擁有14億海外用戶的APUS、人民網、新華網、今日頭條、澎湃、鳳凰等平臺進行了網絡直播。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近百家中外媒體報導大典實況。
當日,網上拜祖祈福平臺同時開播
網上拜祖換裝互動成新時尚
「我正和親朋在『網上拜祖祈福平臺』試古裝照片和添祈福金葉。請你也試試……」庚子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全新推出的網上拜祖祈福平臺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為全球華人在網絡空間拜祖祈福提供了互動體驗。除領取黃絲巾製作專屬祈福頭像、寫下祈福語為祈福樹添加黃金葉外,製作換裝海報因形式新穎成為熱點,身穿傳統服飾的祈福海報刷爆朋友圈。
「旭日祥雲各地競盛,春風化雨萬物崢嶸」「春回大地,國泰民安;龍的傳人,源遠流長!」「同根同祖,血濃於水;同心同願,祈福中華。」「願枝頭春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海報上,一句又一句美好的祝願蘊含著濃濃的深情和真誠的期盼。
全媒體展示全方位參與拜祖熱情高
大典現場莊嚴肅穆,「雲端」拜祖熱情高漲。據統計,截至2020年3月31日20時,全網點擊量突破29億人次,全球華人體驗了「全過程創新、全方位參與、全媒體展示」的全新拜祖,實現了「朝拜軒轅黃帝,祈福中華,為全人類加油」的美好祝願。
黃帝文化與黃河文化根脈所系、魂魄所依、相輔相成,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庚子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將黃帝文化和黃河文化的文化源流、文明脈絡有機貫穿整個大典始終,還開設「黃帝文化網絡論壇」,廣泛徵集關於「黃河文化與黃帝文化」的作品,梳理延續歷史文脈,挖掘傳統文化時代價值,把黃帝故裡拜祖大典打造成為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支撐平臺,全面提升拜祖大典「根脈所系、魂魄所依」的時代主題和歷史定位。
「新意迭出,歷史感強、時代感也很強,拜祖大典非常非常成功。」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評價道。
一年一度的黃帝故裡拜祖大典,承載著全世界華人的悠悠情絲。拜祖,是為了更好地前行;追思,是為了不斷汲取前行的強大力量。接續傳承弘揚黃帝精神的中華兒女,正沿著先祖的光輝足跡自強自信,勇毅前行!
鄭報全媒體記者 趙文靜 文 丁友明 圖
來源:鄭州日報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