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蛇類活動頻繁 我市近半個月已處理46起捕蛇求助

2020-11-25 廈門網

 

  -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帶著救助的蛇到野外放生。

  -志願者們在給救回來的蟒蛇縫合傷口。

  -阿寶將蛇帶到野外放生。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 肖家豪 陳鵬程 匡惟 圖/受訪者提供)最近蛇類活動頻繁,我市出現了多起蛇闖入居民家裡的案例,甚至還發生了蛇咬傷人的情況。據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城區蛇蹤頻現,是因為蛇的繁殖季已到,所以活動相對活躍。近半個月來,已處理46起捕蛇求助,並於上周在集美坂頭水庫集中放生了十幾條近期捕捉的無毒蛇。

  他們提醒市民,遇到蛇不要驚慌,應保持安全距離,及時報警尋求幫助,切勿擅自處理以免出現危險。

  盤點

  大蟒蛇大王蛇水律蛇等,救助的蛇還真不少

  6月4日上午,連續忙碌了多天的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捕蛇專家、志願者阿寶,帶著十幾條近期救助回來的無毒蛇,到集美坂頭水庫附近的山林集中放生,品種多樣,有重達40多斤的大蟒蛇,也有一斤多的大王蛇(王錦蛇)、水律蛇(滑鼠蛇),均是近期林業部門從居民家中救助回來的,經過救治後,它們被集中放歸山林。阿寶介紹,從5月21日到6月5日,他就處理了46起捕蛇求助。

  阿寶從事義務捕蛇工作十年了,他說,近期蛇類頻繁在城區出現,是因為蛇的繁殖季到了,加上廈門這些年綠化環境越來越好,近期雨水又比較多,蛇類比較活躍,才發生多次出現在居民區周邊的情況。「廈門多數蛇類的繁殖期一般在端午節前後結束,到時蛇擾民的情況將有所緩解,也有少數蛇的繁殖期在8月份。」

  講述

  騎行路上有條長帶子,靠近一看是條大蟒蛇

  家住嶽陽小區的劉先生,不久前在小區裡看到過一條蟒蛇,加上近期在微信朋友圈也常見到類似的情況,他覺得近期廈門的蛇類數量可能有所增加,可能有傷人的危險存在。他擔心地說:「我那天看到的還好是一條蟒蛇,我知道蟒蛇沒有毒,但萬一是毒蛇,咬傷了人怎麼辦呢?」

  除了在小區,人們還常常在公園、山邊、環島路等地遇到蛇。騎行愛好者陳先生常和朋友在晚上約騎環島路,有一次鍛鍊途中,他們突然發現路中間有條長帶子,燈光昏暗看不清,車燈一照,靠近才發現是條大蟒蛇,躺在路上一動不動,「之前就聽人說環島路蛇多,我起初不相信,這次親眼見到才信了。大概是在椰風寨那一段,我車速很快,遠遠看到地上有個東西,靠近了才發現是條蟒蛇,肚子吃得鼓鼓的,一動不動,可能就是吃撐了。」陳先生說,「我們當即報了警。我們知道,無論是毒蛇還是無毒蛇都是保護動物,應該好好保護它們。」

  大學校園裡不時也有蛇出沒。廈大管理學院吳同學說,自從來到廈大後,自己沒少受到驚嚇,「我從小就怕蛇,之前只在電視裡見到過蛇,來廈門後,在去上課的路上見過蛇,去白城沙灘散步,居然在海邊也見到一條黑黑的小蛇,當時我差點嚇暈過去了。看了這麼多蛇,雖然我還是很怕,但沒有以前那種起雞皮疙瘩的感覺了。環境好真是很棒的事情,但能不能多點可愛的鳥和松鼠,少這類蛇出沒呢?」

  支招

  最好保持3米的安全距離,不要撒驅蛇藥

  對於市民擔心的蛇傷人情況,阿寶表示,大家其實不用害怕,蛇類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更不會追著人跑。如果平時與蛇發生了「偶遇」,只需要與蛇拉開3米左右的安全距離即可。「蛇在受到驚嚇的時候可能會發起攻擊,但是攻擊範圍不大,一般都在1米以內,保持3米左右的距離就不會被攻擊。」阿寶說。

  阿寶近期上門幫市民捉蛇過程中,有好幾次空手而回。因為求助市民怕蛇,沒有及時跟蹤到蛇的具體位置,等他到場後,蛇已不知所終。阿寶建議,市民如果在居住區域發現有蛇,首先要撥打110求助,最好在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追蹤蛇的具體位置,等專業捕蛇人員到場後指明位置,這樣就能避免「撲空」的情況,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阿寶提醒,小區的綠化帶最好不要撒驅蛇藥,因為這樣會影響蛇的活動空間,可能將蛇「逼」進居民家中,反而更危險。居民如果遇見蛇,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報警,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忙。

  教您幾招

  被蛇咬傷後最好拍下它的樣貌

  上個月,我市一名53歲的男子在戶外勞作時,被一條蛇咬傷了右手臂,很快,傷口處立刻腫了起來,右手臂開始發麻。簡單地進行了處理後,男子到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就診。急診外科醫師林澤偉立刻為男子清創了傷口,並注射了蛇毒血清,隨後收治入院。第二天晚上,男子出現休克,被轉到重症病房。經過治療和護理,兩天後情況好轉,男子在普通病房觀察一周後順利出院。

  林澤偉說,這名患者的傷口成兩點狀,是被毒蛇咬傷的表現,根據患者的描述及症狀,確認咬傷人的是眼鏡蛇。不同的蛇毒對人體產生不同的毒素,常見的為細胞毒、神經毒、血液毒。細胞毒會導致傷口腫痛明顯,甚至出現水泡;神經毒局部表現比較輕,但可以引起肢體乏力、張口困難等全身表現,嚴重的可引起呼吸肌麻痺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血液毒會出現凝血功能障礙,造成多器官出血。

  林澤偉介紹,我市最常見的蛇是竹葉青、眼鏡蛇、銀環蛇。竹葉青的主要毒素是血液毒,銀環蛇的主要毒素是神經毒,眼鏡蛇的主要毒素是細胞毒,眼鏡王蛇是混合毒。

  「4月-10月份為蛇咬傷人的高發季節,尤其是島外居民更要小心。」林澤偉提醒,被蛇咬傷後,應立刻離開危險區域。如果能確認蛇的種類,有助於醫生第一時間對症治療,可以用手機拍下蛇的樣貌,但是切記不要抓蛇,被蛇二次咬傷,體內毒素增加,對健康危害更大。

  如果傷口有毒素,應儘量擠出。若身上帶有手鐲、戒指等飾品,應迅速取下,等到傷口腫脹,就不容易取下了。多數患者傷口在肢體上,應保持肢體下垂的姿勢,減少毒素回流。當然,如果症狀十分嚴重,且咬傷地點離醫院較遠,應第一時間撥打120,「要切記一點,被蛇咬傷後,不要自行塗抹民間草藥等容易引起傷口感染的東西。」

  相關連結

  各種土味驅蛇法到底管不管用?

  常有家住山邊的居民們煩惱,究竟有什麼驅蛇良方能讓這些不速之客過門不入呢?有人選擇使用大蒜末、風油精、雄黃粉和驅蛇粉等物品來驅趕。

  經捕蛇專家實驗,風油精和大蒜末在阻攔蛇類前進上並未見到明顯效果,市面上常見的驅蛇粉有些許作用,但效果不大;雄黃粉是幾種辦法中效果相對較強的,蛇類遇到雄黃粉會主動停下,選擇避讓並尋找其他途徑。

  阿寶說,蛇對氣味很敏感,尤其不喜歡刺激性的氣味。如果發現有蛇進到家裡,建議及時報警,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

相關焦點

  • 2米長大蛇鑽進市民被窩 專家教您夏季如何防蛇
    ­  廈門林業四月以來接到求助近200起,專家教您正確對待­  蛇,常給人冰冷、陰嗖嗖的感覺,它總是突然出現,而又無孔不入,讓人怕怕的。夏季,正是它們頻繁活動的時候。不過,林業人員說,蛇只是樣子嚇唬人,遇到蛇只要不碰它,不逗它,然後打個電話,其餘的就交給他們來處理。小編也很怕蛇,但聽這麼一說,就覺得不那麼害怕了。注意了,下面這些知識很實用,都是捕蛇者的經驗之談。­  夏季是蛇類出沒頻繁的季節。從今年4月以來,林業人員已接到市民關於蛇的求助和救助近200起。­  那麼,在廈門都有哪些類型的蛇呢?遇到蛇怎麼辦?
  • 一小時兩起警情! 赤鏈蛇正值產卵期萬勿靠近
      半島全媒體記者 鮑福玉 通訊員李旭東 報導  半島都市報7月31日訊 7月31日,不到1個小時,寧夏路派出所民警就冒雨連接處理了兩起赤鏈蛇的警情,組織捕蛇專家,對兩條一米多長的赤鏈蛇進行抓捕。
  • 南寧一小區又抓到蛇,這次是劇毒眼鏡蛇!捕蛇人:肯定不止一條
    本文轉自【南國早報】;7月13日,早報君報導了南寧民發大觀天下小區有蛇出沒的消息。【此前報導】由於這個小區比較大,抓蛇的行動至今仍在繼續。 7月27日,專業捕蛇員在小區裡又抓到蛇了,這次竟是一條眼鏡蛇。
  • 大蛇洗衣機產了一窩蛋,院子裡發現眼鏡蛇……看消防員花式捕蛇
    華聲在線6月17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洋銀 朱亞軍 羅術 袁玲)夏日來臨,蛇出沒頻繁,近日來,我省消防接連處置多起蛇類擾民事件。消防部門提醒廣大民眾,如遇毒蛇,可第一時間邀請專業人士或撥打119尋求幫助,切忌貿然行動,以免受傷。驚!
  • 劇毒五步蛇私闖民宅 黃山消防緊急抓捕
    很快,在地櫃的角落發現毒蛇,消防隊員在祁門縣蛇科研究所工作人員的協助下使用捕蛇器成功將蛇捕獲。據介紹,這次「入侵」居民家中的大蛇屬蝮蛇科——蘄蛇,屬劇毒蛇類,俗稱「五步蛇」。毒性極強,毒液為溶血性毒,人被咬後如不能及時治療,常有生命危險。所幸,現場沒有人員被咬傷,目前被捕獲的蛇已經送往蛇科研究所。
  • 揭秘印度神秘的蛇人部落 不會捕蛇的人不能結婚!(2)_遊俠網 Ali213...
    最近幾年印度政府著力發展旅遊業,全力挖掘本國古老的傳統文化項目,而雪拉萊市因與蛇共舞了數百年,被印度人視為「蛇節」的發源地,故印度旅遊部門將之列為重點旅遊城市之一。每年8月份的蛇節,雪拉萊的市民不分男女老少,會不約而同到郊外去捕一次蛇,他們將捕來的蛇集中放置到一座古老的廟宇裡「囤積」。  印度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大、最著名和最致命的蛇類。
  • 南寧一小區抓到劇毒眼鏡蛇,捕蛇人:肯定不止一條
    捕蛇人:肯定不止一條這則消息可把南哥嚇壞了!7月13日,有市民爆料南寧民發大觀天下小區有蛇出沒, 由於這個小區比較大,抓蛇的行動至今仍在繼續。7月27日,專業捕蛇員在小區裡又抓到蛇了,這次竟是一條眼鏡蛇。
  • 濟南一小區驚現2米大長蛇!多個小區同時有蛇出現
    小區的居民都很擔心, 怕它會順著牆上的洞爬到屋裡去 接到報警後 消防員到達現場並經勘查發現: 這條蛇近兩米,正盤繞在該小區一住宅樓外部的燃氣管道上隨後,將其抓住後 帶到野外進行了放生 其實, 最近國內有很多城市 都出現了蛇的蹤跡 這條通體金黃的黃金蟒
  • 「土球子」在街上大搖大擺,垃圾夾、防彈服,民警全副武裝捕蛇
    最近在黑河市,有一條毒蛇大搖大擺地走進了鬧市區,這可把附近的居民嚇壞了。 黑河市位於大興安嶺地區,蛇類並不多,比較常見的就是蝮蛇,並且帶有毒性,民警懷疑,報警人看到的蛇就是蝮蛇,為了避免蝮蛇傷人,接到報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
  • 大晚上狗狗突然對著廚房狂叫,男主人一看,地上竟有條眼鏡蛇!
    近來,天氣炎熱,又適逢雨季,蛇類活動頻繁,城區頻現蛇影,不僅有菜花蛇等無毒蛇類,更有眼鏡蛇。 感受到驚擾後,這條蛇迅速爬進了廢棄的柴火灶臺裡躲藏起來。為防止蛇溜走,戶主悄悄地退出來後將廚房門輕輕地關上,並連忙撥打電話向消防部門求助。零陵區消防救援大隊接到119調度後,立即出動7名消防指戰員前往現場處置。 消防指戰員到達現場後,在報警人的帶領下來到現場。在強光手電的照射下,消防指戰員發現灶臺裡盤臥著一條蛇。
  • 女子家住二樓,打開冰箱時,一條蛇正盯著她…它是怎麼進去的?
    石先生稱物業人員找了一個荒僻的地方將這條小蛇放生了或清晨買菜時捎進室徐女士突然回憶起她清晨去菜場買了很多新鮮蔬菜回家後就直接放進了冰箱石先生猜測,收割蔬菜時蛇被夾在了菜中後又被徐女士買回家捕蛇能手鄒維表示目前正值蛇類活躍期
  • 北京昌平:事主家中遇蛇報警,沒想到民警就是捕蛇高手!
    原標題:北京昌平:事主家中遇蛇報警,沒想到民警就是捕蛇高手!近日,北京市昌平區崔村的居民報警稱,在自家院子裡有一條蛇。接警後,昌平分局崔村派出所民警曹洪松馬上趕往現場。到達現場後,民警曹洪松發現蛇並不大,為了避免讓蛇跑進房間裡,經驗豐富的民警馬上找來一根木棍,壓住了蛇的頭部。控制住蛇之後,民警曹洪松立刻抓住了蛇的兩頭。出於對蛇的恐懼,現場的居民和孩子們連連後退,只有手裡還拿著蛇的民警鎮定自若。
  • 湘潭2米長蛇洗衣機內產蛋,高速交警院內眼鏡蛇瘋狂...
    夏日來臨  蛇出沒頻繁  近日來  我省消防接連處置多起蛇類擾民事件  消防部門提醒廣大民眾  如遇毒蛇  可第一時間邀請專業人士或撥打119尋求幫助  切忌貿然行動  以免受傷  驚!
  • 蘇州黃梅雨季,「蛇蟲百腳」頻繁出沒!怎麼辦?
    這幾天,家門口偶遇大蛇、家裡出現蜈蚣等情況頻繁發生,捕蛇人成了大忙人,社區的除蟲藥也成了「搶手貨」。其實,民諺道:「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說的也正是「蛇蟲百腳」在這個季節出沒頻繁。那麼,遭遇「不速之客」,我們該怎麼應對?
  • 小夫妻晚上回家 看到地墊上有一條黑白相間的蛇
    周先生先打開手機搜索了一下網頁,看看這位不速之客大約是什麼種類的蛇。「網上的內容我看了,有的說白環蛇,有的說銀環蛇,我看看像是銀環蛇。」雖然從小到大都沒有在農村野天野地過,也沒有抓過蛇,但是周先生作為一個男人必須保護老婆啊。蛇是活物,還在緩緩遊動。他拿著晾衣杆,去引蛇。蛇鑽到了沙發下面。
  • 天氣溫熱蛇頻出沒 提醒:被蛇追沿「Z」字形逃跑
    天氣溫熱蛇頻繁出沒民宅和小區居家出行須當心  廈門網訊 據泉州晚報報導(記者陳靈黃墩良黃耿煌通訊員李殷白陳小東陳毅強文/圖)近段時間泉州氣溫升高,各地警方和消防部門屢有接到市民遇蛇報警求助的案例專家表示,溫熱的天氣使蛇活動頻繁,市民外出時,要做好防護,儘量避開山腳、沼澤、叢林等陰涼的地方。一旦不慎被蛇咬傷,要馬上包紮並儘快到醫院就診。
  • 近600個馬蜂窩起碼要捅到秋天了
    還有近600個馬蜂窩排長隊等著捅  沈師傅是綠化工人,負責東新園小區一帶的綠化。前兩天,他在作業時突然被馬蜂蜇了一下,這時大家才發現綠化帶裡有一個西瓜大小的馬蜂窩。前兩天,沈師傅撥通了96119,向消防部門求助。  昨天中午,半山消防中隊消防員來到現場。碩大的馬蜂飛來飛去,甚是嚇人,旁邊就是一住戶臥室的窗戶。
  • 濱江高檔小區蛇頻頻出沒 保安成功抓到兩條已放生
    「那一天我帶著孩子在樓下散步,天色全暗,很偶然就看到了蛇。」一位小區9棟的女住戶說,6月10日,她正打算跨過一座很小的景觀拱橋,光線有些暗,她打亮手機電筒那麼一掃,在水邊的一處草叢裡看到了一條蛇!「差點被嚇死了,根本沒有心理準備。」她拉起小孩本能跑到更明亮的地方去,忐忑不安。被蛇驚嚇到的不只有這位女士。同小區5棟的一位住戶也和蛇不期而遇。
  • 安徽祁門:「五步蛇」擅闖民宅,消防小哥入戶擒蛇
    在當地蛇科研究所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消防小哥使用捕蛇器成功將蛇捕獲。經蛇科研究所工作人員現場查看,驚了一跳,這條大蛇有劇毒,俗稱「五步蛇」。人若被咬後如不能及時治療,常有生命危險。 好在現場沒有人員被咬傷。安徽祁門,屬皖南山區,當地常有劇毒蛇出沒。之前也發生過不少毒蛇咬傷人、甚至咬傷人致死的情況。為此,當地還設立了國家級的蛇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