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職業人「媒人」
「媒人」,在歷史上曾是一個在法律上決定青年男女婚姻大事的職業,假如沒有媒人參與自由戀愛,就算你結婚了,也得不到法律的承認和保護。
在唐朝,這是被納入法律規章之中的。《唐律》中明文規定,「為婚之法,必有行媒。」又說,「嫁娶有媒,買賣有保。」就是說,只有經過媒人說和的婚姻才會得到法律承認和保護。
但是,媒人最早的稱呼卻不叫媒人,而且還有好幾個叫法。
「伐柯人」
媒人,最早叫「伐柯人」,與《詩經》有關。
《詩經》裡有這樣一首詩:「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原本詩的意思並不是講媒人,「匪媒不娶」只是一種比喻,但後來的人卻將重點放在了後面兩句。久而久之,「伐柯人」就成了媒人的代稱,於是說媒也就叫做了「作伐」或「執柯」了。
「冰人」
晉朝時,媒人被叫做「冰人」。說是有一個叫令狐策的人做了一個夢,自己站在冰面上和冰下面的人說話,這讓他大惑不解,於是就找人解夢。解夢人聽後說,冰上屬陽,冰下屬陰,男為陽,女為陰,你做的這個夢是為男方向女方求親,你這是要做媒人了。
不久,太守田豹果然請他為自己的兒子向張公微的女兒求婚,而且一說就成了。從此,人們便把媒人稱為了「冰人」。這個稱呼,在明清小說和戲曲裡非常常見。
「月老」
「月老」,這是人們一直到現在都還使用的叫法。
唐朝人李復言在《續幽怪錄》裡說,月下老人是掌管天下姻緣的神,他的囊袋中裝了很多紅線,世上的兩個人不管遠隔千山萬水,只要被紅線連到一起,那就成了命中注定的夫妻,跑也跑不掉了。「牽紅線」的說法,也是從這裡衍生出來的。
「紅娘」
「紅娘」,原本是唐人元稹小說《鶯鶯傳》裡的人物,是主人公崔鶯鶯的婢女,因為聰明伶俐,促成了鶯鶯與張生的婚事,於是成了媒人的代名詞,尤其指女「媒人」。
「紅娘」的叫法,現在仍然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