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評價中國脫貧成就明褒實貶,記者自己說真話:中國真的成功了

2021-01-09 騰訊網

脫貧一直以來是全世界面臨的問題,對中國而言這也是一個非常艱巨的難題。截至2020年底,中國全國所有貧困人口已經全部實現了脫貧摘帽,這一成就不僅讓國人興奮,就連外國媒體和政要都不吝稱讚,感慨萬千。

聯合國對中國從貧困大國到全面形成小康社會的蛻變而感到驚訝。這也被稱之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中國取得減貧的勝利,更是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作為冉冉升起的世界大國,應該有的樣子和擔當。可正是因為中國的亮眼,引得無數人爭風吃醋,美國媒體對中國的脫貧就專門發表了一篇文章,可內容卻是明褒實貶。

在美國媒體《紐約時報》上報導了一篇有關中國脫貧的文章,名為「工作、房子和牛:中國為消除貧困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本文作者基思·布拉德瑟在文章的內容並不是對中國脫貧工作的肯定,而是在不斷質疑中國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比如為村民建造新的房子,修路、提供免費的奶牛等手段花費了大量的錢財。

言外之意,就是想通過列舉中國採取的這些措施,來證明中國脫貧所採取的手段「不可持續」,如果沒有了國家的補助,那這些人的生活將會再度回到從前。

在文中還援引了世界銀行駐中國區主任馬丁·賴澤的話:「中國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的做法是成功有效的。但我們不敢確定,這種做法是可持續的還是具備極大的成本效益。」

言外之意,這些人在質疑中國採取的貧困手段,無法根本解決問題,並懷疑在不投入大筆資金的情況下,無法讓人民百姓擺脫貧困的帽子。

文中還說:在沒有政府監督的情況下,《紐約時報》走訪了甘肅的貧困村莊,也證明了中國為扶貧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可作者布拉德瑟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卻專門寫道:「我們在沒有政府監督的情況下,走訪了甘肅的貧困山村,在那6個村子裡,我們都發現了巨大的變化:新修的公路,新修的房子,家家戶戶通電,路邊還裝著太陽能燈,很多工廠也建立了起來。」

在他社交平臺發文的最後,還表示:「很顯然,中國的扶貧項目已經取得了成功。」

然而,在這篇文章中,絲毫沒有任何肯定中國脫貧的內容,看來,美國記者的真心話沒能在報導中體現,他也只好在社交平臺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感受了。這可能就是美國所謂的新聞自由吧。

可即便美媒的這篇報導都是在否定中國脫貧的舉措,美國網友們也都表示震驚。

因為在文章中寫道,中國在過去的五年時間裡,為了扶貧投入了7000億美元的貸款和補貼,佔每年經濟產出的1%,這一數據還不包括國有企業的大額捐款。也就是說,中國在扶貧上投入的成本,可能要比美國媒體報導的多得多。

正因為如此,美國網友們才感到驚訝。

一名網友就表示:「雖然我不是中國的粉絲,但對中國採取的手段真的要稱讚,他們真的實實在在做了一些事情。」

也有網友指出,扶貧本來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可美國政府把7000億美元都用在了武器裝備上,甚至還導致中東地區成千上萬的人陷入了貧困。

也有網友拿最近的事情舉例:2000美元支票的救濟法案都被否決了。

早在2019年年底,中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這些都是扶貧項目中最難處理的難題,經過了一年的時間,這些地區終於有所改變。直到2020年11月23日,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法國記者弗雷德裡克·勒麥特寫道:農民們從貧瘠的土地搬遷到了城市生活,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美國媒體和政客們眼饞中國取得的一項又一項成就,通過利用媒體污衊和詆毀,卻永遠也阻止不了中國前進的腳步。

相關焦點

  • 新華社記者質疑美媒華人記者歪曲原意
    美國《華爾街日報》一名在中國出生長大的記者把這詞翻譯成了英文,寫進了有關中國的報導裡。但新華社記者讀後認為,報導搞錯意思,歪曲了中方的原話。儘管新華社記者做了詳盡解釋,但不光這位美媒資深記者堅稱自己「沒有錯」,登上《華爾街日報》印刷版的翻譯,也一字未動。網友也開始懷疑,這是真弄錯,還是假不懂?
  • 中國偏要說不!
    2020不得不說是充滿「魔幻」色彩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太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諸如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爆發、亞阿戰爭等等。中國在這一年的行為讓不少國家對我們大為改觀,那些曾認為中國會在貿易戰中被「打趴下」,會在新冠疫情中徹底失控的人,也不得不對中國今天的成就表示驚嘆。
  • 「請人民閱卷」④|祁東縣脫貧攻堅成就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並答記者問
    9月28日上午,「請人民閱卷」祁東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成就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紅網時刻衡陽9月28日訊(通訊員 曾愛軍 付姣龍 記者 王敏)9月28日上午,「請人民閱卷」祁東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成就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
  • 胡利奧·裡奧斯文章:西方應深入學習中國脫貧模式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11月27日發表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裡奧斯的題為《一個沒有極端貧困的中國》的文章稱,西方應深入學習中國脫貧模式。全文摘編如下:幾天前,中國發布消息稱,該國最後一批貧困縣已經脫貧。
  • 美媒竟攻擊我國為「東亞病夫」,中國果斷反擊,乾淨利落
    奇蹟中國編輯:翰林近日據媒體報導顯示,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表示對於中方所做「驅逐」行為深表遺憾且予以強烈譴責。事出有因,在這一事件背後的原因就是所謂「驅逐」《華爾街日報》的3名記者,還大言不慚的聲稱中方不應該去限制言論自由的行為。
  • 打開中國農村脫貧「工具箱」——四個老外的大別山「田野調查」
    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  在老外們看來,中國的脫貧攻堅既達到了標準,又超出了標準。例如Wi-Fi等基礎設施並非必需,卻對經濟社會發展很有幫助,尤其疫情期間,有網絡的優勢十分明顯。  正如肖恩所說:「有些國家的減貧重點還停留在保障飲用水和衛生,而中國政府給予老百姓更多保障、更多機會,讓脫貧更可持續。」
  • 美媒:中國快遞小哥直面病毒風險 提供「生命線」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美媒:直面病毒風險,中國快遞小哥提供「生命線」美國媒體2月11日文章,原題:直面冠狀病毒風險,中國快遞員提供生命線 在新冠病毒疫情暴發期間,華中大都市武漢的許多居民都依賴像張浩(音)這樣的快遞小哥,後者冒著被感染的風險騎行在大街小巷為他們送來食品和其他日用品
  • 拜登上月末剛說要「聯合其他國家」對中國施壓,日媒新年第一天就忙...
    【環球網報導記者 侯佳欣 侯雅齡】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上月末再次強調「聯合其他國家」對中國施壓的立場之後,日媒新年第一天就忙著「對號入座」?文章先是提到了拜登以往的表態。文章宣稱,拜登多次強調「美國與同盟國合作時變得最強」。
  • 美媒自我安慰: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超越美海軍
    當網友們得知美媒的言論後,紛紛回懟,我們發展軍力並不是要爭什麼,而是要保家衛國,在之後的發展中,我國只會按照自己的節奏,腳踏實地發展。 美媒的言論,是在自我安慰?
  • 國際媒體盤點中國成就:2020 中國這不平凡的一年
    中國政府全力以赴,有效投入人力物力,中國民眾高度配合,「這種團結與凝聚力令人震撼」。俄新社文章說,有零星病例出現時,中國有關部門會立即開展大規模檢測,並運用大數據等進行溯源。中國民眾高度信任政府,團結且有紀律性,嚴格遵守各項規定。嚴格措施和有效執行是中國抗疫成功的重要經驗之一。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發表文章說,中國疫情防控措施目標明確、手段科學、效果顯著。
  • 中國疫苗再傳捷報,美媒直呼重大威脅,多方譴責
    但就在這個時刻,還是有很多不和諧的聲音傳了出來,之前關於中國「口罩外交」的詆毀還沒有過去多久,「疫苗外交」又成為了一些西方媒體拿來詆毀中國的口頭禪。 據美媒報導的不實消息,文章中稱,美國在將疫苗優先照顧美國人的時候,中國可能會通過「疫苗外交」從美國的後院包抄打敗美國。
  • 【地評線】金羊網評: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滿意答卷
    在我國脫貧攻堅決戰的決勝之年,羊城晚報評論員在國際消除貧困日前夕來到位於川西高原的甘孜州鄉城縣,在千裡之外的高原上親身感受脫貧攻堅的成果。走訪田野鄉村,採訪扶貧幹部,羊城晚報評論員更加感喟於中國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的脫貧攻堅具有世界性意義,體現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是廣大扶貧幹部辛勤付出的結果。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一份滿意答卷。
  • 美教授:中國1994年是土色,2019年是綠色
    改革創新 激發前進動力 1976年,中國對西方來說神秘而陌生。德國記者馬庭·庫摩好不容易拿到了赴華籤證。 他記得,那時的天安門廣場,人們身著黑、灰色中山服,騎著笨重的自行車;30年後,他鏡頭裡記錄的黃浦江東岸,原本的田地已是流光溢彩的浦東新區…… 庫摩曾多次訪問中國,透過不同的時間截面觀察中國,對不可思議的「中國速度」感受尤為真切。他說,中國人的奮鬥精神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改革開放政策,成就了中國的經濟奇蹟,世界為之驚嘆」。
  • 俄羅斯獵戶座無人機印上日曆,美媒直言:落後中國太多!
    俄羅斯作為當今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軍火頭子,其各式武器裝備無不引領「武器界的潮流」,中國早年只能對這位「老大哥」進行模仿,於是後來的殲系列戰機以及各種坦克,都有著很濃的蘇式武器的味道
  • 美媒揭露一個重大秘密,川普做夢都沒想到
    說起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瘋狂抹黑中國的「人類公敵」蓬佩奧,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個人最擅長的本領是顛倒黑白倒打一耙。從他就職美國國務卿這一職位之後,屢屢拋出針對中國的偏激言論,時刻堅守在國際社會前沿,傳達「美國價值觀」。
  • ...學思踐悟十九大⑥】光明日報王丹:中國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原標題:【學習時刻 學思踐悟十九大⑥】光明日報王丹:中國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由光明網出品的【學習時刻】欄目推出
  • 中國正研發「長徵八號」,首飛的時間表或確定,看外國人如此評價
    可是,去年美國spaceX實現了發射後回收火箭再利用,也就是說這一想法已被成功證實。隨之,我國在這方面的突破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從去年開始,關於我國火箭回收的消息就一直沒停過,但均未得到官方證實。前不久,俄羅斯媒體還曾報導稱,中國正在計劃重複使用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第一級。並介紹說,中國「長徵八號」將採用兩級構型,捆綁兩個助推器,預計其一級火箭和助推器都能垂直回收。
  • 美媒CNN首頁:中國承諾Covid-19疫苗將免費向公民提供
    美國知名媒體CNN近日把中國承諾Covid-19疫苗將免費向本國公民提供的消息放置在了首頁,中國此舉顯然會加快全球對Covid-19疫苗的普及和使用,以及間接加快西方本土對Covid-19疫苗的研發和使用。
  • 美媒:我們浪費十年造一堆破爛!80億美元一艘,給中國反超機會
    當我們提及美國海軍的時候,總是會習慣性的認為其仍然對世界其他各國保持著絕對優勢,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美海軍艦隊構成存在著巨大的結構性問題,某些實驗性質的或者低實用性的艦船所佔比重過高
  • 美媒「扭曲」翻譯,背後目的昭然若揭!
    撰文丨呆妹編輯丨凌峰導讀:美國媒體最近針對中國的新聞報導進行了令人「費解」的翻譯,這種情況接連不斷,而且大多出現在美國的主流新聞媒體上。先有某美媒針對華為CEO任正非進行「蹩腳」的翻譯,隨後又有一家美媒,針對「香港國安法問題」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