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逢壬數九」,為什麼說明年是「盲春年」?陰曆算法靠譜嗎

2021-01-08 騰訊網

今年的冬至是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到來。冬至來臨什麼時候開始數九呢?俗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全年最為炎熱的季節,而冬季的三九寒天則是全年最冷的階段。農村流傳著「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夏季的三伏很容易分辨,那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而對於什麼時候開始進入三九天,可謂是說法頗多,有的認為按照老話說,三九天是應該從冬至之後的壬日開始,而更普遍的說法則是冬至之後第二天進九。

每年的冬至節這天,就開始進入數九,之後,你只要熟悉了中國傳統的節氣口訣,就知暑時間表了。這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 燕來,九九歸一九,犁牛遍地走。每年最冷的時候是三九天這個階段。 從冬至到三九這一時期,平均每天只增長約一分鐘,同時,太陽直射角度與地面夾角增 很緩慢。地面日熱量收支仍處在逆差狀況,所以繼續失去熱量,地溫繼續下降。數九天結束 後,春季也快迎來了。

今年的冬至日是12月21日,這一天是一九的開始,9天為一個周期,九九八十一天就是整個數九天。數九天是冬季至春季的一個「過渡」期,在這期間,氣溫會經過寒冷、極寒、霜凍、緩凍、開化等等變化。老話講「數九寒天」其實這非常適合東北的天氣,每當冬至來臨時,河流已經冰封,萬物都進入了一個休眠的狀態,而且這個時候的氣溫基本都會下降至最低零下20多度,對於東北人來說,冬季最好的活動就是待在屋內了,畢竟這零下20多度的氣溫真的會把人給凍壞的。

2020年,整個節氣呈現提前特徵。其中,立秋為124年來最早的一次,導致夏天剛到,就進入立秋,夏季特別涼爽。冬至,也比去年提早了20天。去年的冬至在11月27日,今年在11月初七。另外,今年的立春在臘月二十二,此時,還沒過春節呢,而這也導致了2021年無立春,被稱為「盲春年」。農村俗語講:「冬在頭,賣掉被子去買牛」。按理說,今年冷得早,但仍應該是個不折不扣的暖冬。春脖子為北方的方言,指的是從解凍到播種的時間。春脖子短,所以來春的農事一定要抓緊。2021年,我們依然要預防倒春寒。

下面我們再來看下為何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盲春年。盲春年指的是在一整個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節氣的年份。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的2月3日到5日之間。2021年2月3日是立春的時間,這一天是農曆2020年的臘月二十二,而下一個立春的時間是農曆2022年的正月初三,所以在一整個2021農曆年中,並沒有立春節氣,所以被稱為盲春年,或者是無春年、寡婦年。

相關焦點

  • 冬至數九還是逢壬日數九,農民這樣說
    冬至時晝短夜長,達到全年的頂峰,但同時陰盛而轉衰,陽氣漸生,春天也一步步走來。數九作為預測寒冷與溫暖的方法,到底以冬至為準,還是逢壬日為準,大家比較關心。
  • 數九寒天,為啥數九?數九因何從冬至後逢壬改成冬至了?
    數九數到1月7日的今天,不過也才是二九的第九天,這數九寒天真是令人印象深刻,也靈驗的很。不過,想想這數九寒天可不只是單純地冷,還有一個令不少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就是「都說冬至逢壬數九」,可這個冬季的數九卻在2020年12月21日進入冬至的當天就開始了。你可千萬千萬別以為那一天就是「壬日」,查一下那天的農曆幹支紀日,可是實實在在的「庚子年戊子月戊戌日」。
  • 老話說:「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你知道哪天開始數九?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後天就是三九了,人們普遍認為從冬至那一天開始,每九天為一個九,等數到九個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之後,也就是九盡桃花開了。但是這種數九的方法其實是錯誤的,有句話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這才是真正的數九方法,下面就來看看真正的數九到底是怎麼數的。
  • 今年冬天啥時開始數九?為啥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盲春年」?
    三九是數九後的第三個九天,那麼今年什麼時候開始數九呢?儘管距離2021年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但是人們已經開始關注2021年的事情,很多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盲春年」,何為盲春年?數九,又叫做冬九九,是計算寒天與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在民間有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花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從數九童謠中我們可以得知,從進入到數九後天氣就開始變冷,到三九四九時天氣最為寒冷,等到五九六九後天氣變會慢慢變暖,到了九九、十九後,農民又要開始新一年的耕作了。
  • 俗語:「冬至逢壬才數九」,什麼意思?看看2020年春節冷不冷?
    導語:俗語:「冬至逢壬才數九」,什麼意思?看看2020年春節冷不冷? 昨天就是冬至了,不知道大家吃餃子了沒?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倒數第三個節氣,但是古人卻認為,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在商朝、周朝、秦朝,曾把冬至這天設為「歲首」。
  • 今年什麼時候開始數九?提冬數九和冬至逢壬數九哪個說法更準確?
    這個月的21號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入冬後的第四個節氣,冬至節氣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民間有冬至後開始數九計算寒冷天氣的說法,但是關於數九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分別是「提冬數九」和「冬至逢壬數九」,這兩個說法哪個更準確呢?今年什麼時候開始數九呢?
  • 2018-2019數九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冬至逢壬數九什麼意思
    從冬至算起數九寒天,就是,每九天算一「九」,不斷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實踐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數九計日。-2019年1月17日四九:2019年1月18日-2019年1月26日五九:2019年1月27日-2019年2月4日六九:2019年2月5日-2019年2月13日七九:2019年2月14日-2019年2月22日八九:2019年2月23日-2019年3月3日九九:2019年3月4日-2019年3月12日冬至逢壬數九什麼意思
  • 「冬至逢壬才數九」,到底哪天開始數九?2020年春節是「幾九」?
    為了方便時間的確立,所以有了俗語「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的說法。 冬至逢壬數九:意思是說過了夏至節氣後天氣會一天天變熱,由於每年三伏開始時間並不固定,人們就會根據夏至後農曆第三個庚日作為三伏天的開始,即入伏時間。而到了冬至節氣後,一般會從冬至後農曆第一個壬日作為「數九天」開始時間。
  • 今年冬至什麼時候到來?數九從什麼時候開始?今年是雙春年嗎?
    而大雪節氣過後,冬至也將接踵而至。那麼冬至什麼氣候到來?人們開始的數九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日照數九冬至天,清霜風高未辭歲。又是一個平衡日,子線從南向北回。」一首鬼谷子的《冬至》把冬至這天的天氣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今年的冬至到來是2020年的12月21日,也就是農曆十一月初七。
  •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8冬至是哪一天是數九的第一天嗎
    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
  • 2019冬至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冬至是幾九、數九有多少天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訂出來的節氣,它誕生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還有「亞歲」、「數九」等叫法。2019年冬至具體是哪一天幾月幾日呢?今年的數九有多少天呢?2019冬至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12點18分
  • 數九及數九歌 數九習俗
    數九,又稱冬九九,是中國民間一種計算寒天與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從交九開始,每九天為一個「九」。一個九一個九地數下去,一直數到第九個「九」,叫做「九九」。民間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是說「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一般說來,一九到四九是寒冷階段,五九以後天氣逐漸溫暖起來。
  • 說得有道理嗎?
    二月有「九」嗎?最近幾天天氣非常好,農村裡老人們都坐在家門口,曬著冬日的暖陽,老人們還不時的把帽子摘下來撓一下頭部,還有的老人能坐著能睡著,這樣的好天氣真是冬日曬太陽。村口有幾個老人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天,今天他們聊的是關於數九與二月的關係問題。大家是圍繞著這句俗語展開的,俗語「二月遇見九,五穀好豐收」,大家對於五穀豐收的說法很是感興趣。
  • 數九到來,俗語「二九碰牛年,豬狗不吃黑」,指的是什麼意思?
    然而如今冬至已經過去,在我國傳統習俗裡面,數九習俗已經早早開始。數九天裡面數「三九、四九」最冷,人們常常認為在三九四九階段寒氣達到頂峰,數九寒天也將出現。而在數九的階段裡,俗語「二九碰牛年,豬狗不吃黑」指的是什麼?
  • 為什麼古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很有道理
    至於何時開始數九,也是有很多說法的,一方面是認為冬至當天即開始數九,農村也有一句話叫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看字面意思,夏至三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事實也是如此,在冬至和壬數九這一天,顯然是無法理解的。冬至若逢壬、癸,則會有很多的延遲,並且會混亂混亂,所以開始計算的時間是九點九,還是從冬至來臨時開始。而壬又有九個,這裡所說的壬正是壬辰的寓意。冬天到了,現在已經到了,立春也不遠了。
  • 二月沒九年景好嗎?
    一、咱們中國人為什麼要在冬季數九?都說數九寒天,而咱們中國人之所以要在冬季數九,不只是為了計算寒冷的日子和時間,更多的應該是來自對陽氣的渴望。咱們中國民眾自古就有對陰陽的信奉和崇拜,崇拜陰陽的思想和做法也早已經滲透到了咱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裡,成了念念不忘的事情。咱們之所以要在冬季數九,也是與這種被古來就信奉和崇拜的陰陽哲學傳統有關係的。
  • 老話有道理嗎?
    數九是古人計算寒天到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老人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中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數九除了是計算時間的方法以外,也對農民耕作有指導意義。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有道理嗎?
    咱們中國人為什麼要在冬季數九?   都說數九寒天,而咱們中國人之所以要在冬季數九,不只是為了計算寒冷的日子和時間,更多的應該是來自對陽氣的渴望。  數九從什麼日子開始,是固定的嗎?   數九在早前是冬至後逢壬日開始,如今已經變為從冬至節氣的當天開始了。
  • 2020冬至是哪一天的什麼時候?冬至有固定的日期嗎 冬至的來歷習俗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冬至的時候,人們會吃餃子或者是湯圓,那麼今年冬至是幾月幾日呢?冬至每年時間是固定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冬至具體時間的相關信息,敬請觀看。  開始時間: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結束時間: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冬至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