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真真是一個好月,且不說除夕夜就代表著團圓,春節與立春之際,每一天都是表達心情的好日子。傳統的春節在中國是表達親情的最隆重的日子,但是莫不有私,家庭和家族的興旺,因男女起,雖然籠罩在各種各樣的禮儀裡,落腳點仍舊男女。這不忙完了一大家子的事,稍息片刻,養顏幾天,就上來了人月兩圓的元宵節又叫花燈節。
古代的花燈節是全民的盛事。不出閨閣的小姐們在這一天,也可以穿上最漂亮的衣裳,出門去看花燈,賞春月。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再怎麼嚴謹的家庭,也不能阻攔著少男少女們春天的快樂。
既然攔不住就索性放開,古代的花燈節成為了相親最好的節日。媒人們互相約著,在小姐出行的地方,或自己或攀援說項的子弟,不遠不近的去打個照面。這事很容易一方說成,另一方也就不遠了。而對於沒有沒人說項的少男少女們。手提的燈籠,徘徊在春天晚上的燈影下,三五成群,仙袂飄飄,說現在飄飄是有道理的,因為宋明以來的元宵節,女孩子都愛穿白色的,那是一街的仙女,燈月光波流轉,是吸引更是勾引。
這日子雅得這麼的俗,又俗的這麼的雅。連衛道士也無話可說。因為這一天,又如何不是他的歡樂呢?千萬盞燈火烘暖了心情,無數的湯圓甜住了嘴巴。
元宵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情人節,那種含蓄與大方醞釀春意。哥哥們帶各種各樣的妹妹們去看燈火,相逢不如偶遇的事件就太多了。是真的,相逢不如偶遇嗎?明白的人不過說是月老牽線。
可是少男少女們的心情,如同是在學校裡被戒尺先生管著,能夠帶著枷鎖跳舞固然是好,可對於青春浪漫的年輕人可真是一種折磨。
西方情人節在中國的市場如此的廣泛,又往往在春節之後花燈節之前,這真是如同放個豪華的假。過中國的節固然含蓄萬端,人不輕狂枉少年,過過西方的節,也就是一種變相的揚眉吐氣。反正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西方情人節起源於基督教的宗教,故事的版本很多,說的無非是表達愛慕和愛情之心,其中一個版本,就是說一個下獄的宗教徒,在死的時候仍舊不忘表達心中對愛人的讚美,而收穫了千百年的懷念。
所以西方的情人節在中國更是一種表達的日子,是一種追逐而非定情。情人節能收到鮮花和巧克力,多半代表著女孩子被人愛慕。在女孩子多的地方,大家會盯著情人節這個節日,看看誰收到的鮮花和巧克力最多。慷慨的人不會吝嗇這一天的玫瑰,雖然不是見人分發,但你可以看到玫瑰市場的火爆。
在日本情人節,男女同事之間互送巧克力,已經不關於情人的事,而多半是年輕人之間的互相祝福。
但是對於有心的人來講,總會輸在認真兩字,也就在打心兩字。一個女孩子如果是收到了心儀男孩子的玫瑰,你說芳心不動那麼幾下,那也是不可能的。而期待玫瑰的女孩子,如果那一天一無所獲,不免會怨恨郎心如鐵。
所以情人節更是一種追逐與曖昧的節日,一個榮寵女孩子們的節日。當然,如果非要在這種節日裡求婚,就有著逼婚的嫌疑。我常常看到某些大學裡的浪漫,還在學校的學子,在眾目睽睽之下求愛,許多人遙相應和。那女孩子是答應呢?還是不答應?這倒有一種挾持的嫌疑。
許多愛情起源於浪漫之美,但那僅僅只是一個緣起,許多人的愛情,起源於物華之燦爛,青春之動人,但實際真正的愛情,乃是相知相守。
沒有這些動人的春天的華麗,人和人的緣分可能永遠冰凍在冬天。但是,也只有等待濾過了這些表面的華美,才知道誰是最愛你的人,你最愛誰?
無論是2月14日的情人玫瑰,還是花燈節的月亮與燈光,都不過是一個美麗的緣起,讓人動心,且最好只讓人動一動心!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大家別想那麼多,先把玫瑰整好,千萬不要吝嗇哦。
初衣勝雪原創作品。圖片來自網絡。首發於百家號文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