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越獄電影《逃離普利托利亞》這部劇堪稱2020年最好的越獄大片。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
劇情簡介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丹尼爾將扮演蒂姆·詹金,是兩名南非白人中的一員。他們1978年因為參加非洲人民大會秘密反種族隔離行動而被視為恐怖分子併入獄,並策劃越獄活動。
闊別十九年之後,長大了的哈利·波特和他在魔法學院的奇洛教授,居然成為了監獄之友。此次《逃離普利托利亞》中師徒聚首也頗有話題度,但這版改編自真實故事的「哈利·波特版《越獄》」雖然元素完備、品相卻相對平庸。
《肖申克的救贖》等相關題材優秀影視劇珠玉在前,《逃離普利托利亞》唯一的特色,或許在於「一個野生鎖匠的養成史」?
人見人愛的小哈利·波特(丹尼爾·德雷克裡夫),一度被刻薄網友形容為「長殘了」,但自《十二月男孩》起他就始終努力在哈利·波特之外尋求更多的角色可能、演技始終在線。
無論是蒙太奇剪輯中男主和他的小夥伴們有條不紊的分工,還是預備逃脫之時熱烈鼓點、明亮弦樂的奏響,這些常規動作片中拉風視聽語言的呈現,都讓影片的節奏有了一些明媚歡快的起伏。
與其說問題出在《逃離普利托利亞》這部影片的細節本身,不如說這是類型化影片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惰性瓶頸:努力承襲優秀前作,四平八穩、工整完備,但似乎缺了一道致命的規則之外的靈光乍現。
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
丹尼爾·雷德克裡夫主演的角色叫蒂姆·詹金,出身優秀家庭,卻是一個不守本分的白人,至少在當時的南非政客眼中是這樣。電影的地點便是在一個混亂,極不人道的南非,白人肆意屠殺著黑人,沒完沒了的種族衝突,黑人的抗爭總受到鎮壓,白人軍警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對手無寸鐵的黑人開槍,包括小孩、婦女,老人。蒂姆·詹金憤怒當局的作風,他支持曼德拉這些為了自由而奮鬥過的勇士,也立志做一個白人版的曼德拉,於是他參與了黑人的抗爭陣營,很多白人都恨他,黑人卻把他當成知心人,奮鬥的目的就是建設一個沒有種族歧視,能民主自由的南非。他和另一個白人同志史蒂芬·李都加入了一個叫「非洲人國民大會」的組織,這組織在南非屬於違禁組織,經常受到秘密警察的迫害和監視。他們在一次發傳單的行動中,製造了爆炸,很快就被趕來的秘密警察包圍,逮捕,立刻進行審判,押送到一個叫「普利托利亞」的白人監獄收押。
由於這所監獄關押了許多良心犯,監獄的規定也很嚴格,不能帶筆,收音機,以及報紙,更不能互相討論政治,這仿佛是南非是巴士底獄。不許帶筆是怕這些人會寫下什麼記憶,不讓聽收音機和看報紙是害怕這些人會聽到外界投身自由,反暴政、反獨裁的吶喊,不讓大家互相說話是害怕彼此宣傳自由的理念,傳播民主思想。當西方歷史已經經過了廢奴,恢復黑人自由,一個世紀後的南非,仍然是把黑人當作奴隸,想殺就殺,想虐待就虐待,白人仍然享受特權,黑人仍然被任人宰割。正是因為存在種族歧視,存在諸多不平等,才有像曼德拉這類民主銅像出現,越是苦難就越有良心的出現,曼德拉致力於化解種族間的矛盾,期望建設一個沒有互相歧視和仇恨的南非社會,結果曼德拉被莫須有,逮捕,判刑,坐牢。曼德拉說過「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他還說「聖人其實也是罪人,只不過他會不斷努力向善。」
本片還給出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越獄方式——配鑰匙,然後從監獄大門走出去,堂堂正正追逐自由。各類越獄片冰糖也看了一些,如此直白不做作的方式還真是第一次見。
從進監獄的第一天起,詹金和李就在計劃著越獄。和大多數越獄片一樣,他們也在監獄裡遇到了一個真心幫忙且熟知監獄每一寸的「老犯人」——丹尼斯和一個志同道合有著共同目標的「同夥」。但作為當時南非最森嚴的監獄,這裡就像一座水泥墳墓,唯一的出路就是穿過鐵柵欄。
白天接受著一遍又一遍的高壓檢查和繁重的體力勞動,晚上苦思越獄之道,儘管艱難但他們從未放棄。很多個夜晚,詹金都坐在床上盯著鎖。
第23天,詹金通過紙和鉛筆的小實驗發現可以通過製作木頭鑰匙的方式離開這裡。一個環環相扣、默契合作的作戰計劃就此誕生:白天詹金在獄友們的幫助下儘可能多的觀察鑰匙,搜集材料,晚上憑著記憶將它畫出來,並一點一點的製作。
第73天,詹金製作出了第一把鑰匙,並在夜裡成功打開了自己房間的一道鐵門。豈料,還未來的及開心,他便發現牢房最外面的一層鐵門只能從走廊上單側開啟……
困難一重接著一重,但辦法總比困難多,為了躲避搜查,他們將製作好的鑰匙藏在監獄的各個角落……全片沒有誇張的大起大落,但每一個小高潮點的人物反映都真實的仿佛「有人在自己身上安了攝像頭」。
15扇門,39把鑰匙。第404天,他們成功打開了所有的門,走上了漫漫逃亡路,直到1991年才被正式赦
儘管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但完成度和節奏把握確實和它越獄老大哥,削克申他舅叔兒有點兒差距,中間剪得節奏奇怪,有幾處獄警的眼神明明是伏筆,後面卻沒了交代。仔細想也對,越獄類電影,但凡想成功+不死人,那只能是一步到位,容不得半點差池。這麼看來,老大哥用9成5時間描摹人性,半分功力去描寫越獄,確實是厚積薄發的合理安排。男二長得一般,演技平凡,細看還很像貝克漢姆他大兒子,我也是很迷上面兒是不是有銀兒他才成了角兒。除此之外,都是優點。緊張程度max,數次在被窩兒裡暗搓搓蹬腿兒。細節的特寫鏡頭,人物目光引發的運鏡,都很乾淨合理。最後無人機的俯拍,更是把前面積累的壓抑感一掃而空,拔高了自由的可貴。能感覺到,是絕對的誠意之作。
關於種族,歧視,屁股坐在哪兒的這個問題,最近有些思考。能講道理的人常有,能一碗水端平的人不多。哄抬b價時,沒有一個渣男和舔狗是無辜的。黑人們為了自己的權益,奮起抗爭,可貴;這些白人們,放棄雖不合理但有用的「種族歧視福利」,去幫助人種平權,是可敬。哪怕會讓自己佔不著便宜,甚至吃大虧,也要遵循心中的功利,或許家人會沒了父親老公,但社會的進步,恰恰是這些英雄推動的。有時候,我們應該慶幸,在不用抉擇小家和大家時,還有機會,能選擇遵循公理,去做個較低成本的好人,這是很幸福的事了。請別忘記,做個善良又堅硬的人,倒不為推動人類進步,就圖個心安也好。
我覺得這樣的電影才好看,萬分緊張不拖泥帶水,雖然老派但很清楚如何挑逗觀眾的神經,讓我想起了(尊嚴殖民地),哈利和赫敏都演過越獄片就差羅恩了。尤其和(腰間持槍)連著看真是感慨萬千,蛋妞的轉型心態就跟臉上的鬍子一樣愈演愈烈。不過歷史背景成為了空殼,讓越獄篇幅擴大到從20分鐘就開始了,收窄了許多值得探討的空間,但無妨,看著爽就夠了。
我好久都沒看過那麼緊張刺激的電影了 全程連呼吸都不敢大聲 可能是電影電視看壞了我的腦子 我一度以為越獄其實是很簡單的事 看了這場雖然是越獄成功的電影之後 我開始知道什麼叫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現在想到那些鐵閘的聲音還心有餘悸。然而這電影的失敗之處在於 電影的精髓全給了緊張越獄的窒息感 對於反隔離的描寫幾乎為零 主旨也就表達無門了。蛋妞他的綠眼睛明明很好看很有戲 他只不過是有點矮 大家都先入為主對他太嚴苛了 其實演得不賴。
總的來說,《逃離普利托利亞》算得上一部較為新穎的越獄題材劇,影片的立意和演員的表演都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當然如果你偏愛高超炫技又酣暢淋漓的越獄片,冰糖還是更推薦你去看《肖申克的救贖》、《逃離索比堡》或者《金蟬脫殼》。
本文原創
歡迎各位看官評論轉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