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5月8日電 (記者秦亞洲) 手機的日益普及使原本沒有任何意義的手機號碼展現出了魅力。幾個數字的排列,竟然售價幾十元、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那麼,在熱炒手機號的背後,誰在暗自發笑?
貴陽市中華路上的一家手機經銷商出示的號碼選號單上,尾數為2012的移動號碼標價200元,尾號為3288的號碼標價400元。據了解,炒賣手機號的現象在我國許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據一家媒體報導,上海一移動手機號碼在易趣網上以68萬美元的價格拍賣成功。
貴陽一些手機銷售較為集中的地方,有一批挎著包,遊走於各個銷售點之間的手機號「掮客」,他們手中攥著大把的手機號。這些人在炒賣手機號的同時,還通過自己設定的一個計算公式來說明某個手機號是否吉利和代表的意義,以提高所謂的特殊號碼的價格。
在一張名為「號碼有數理,奧妙在其中」的紙上,羅列了近百個手機尾數,並配有詳細的意義說明,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表示吉利的。比如尾數是「76」的號碼,上面解釋為「逢兇化吉、好運將至」。一位姓周的「掮客」說:「這些是大學教授用數理推算出來的,不是迷信,很多人買手機號時都對照這個表。」
這些「掮客」和手機銷售商相互合作,手機號售出後進行分成。尾數為3個重疊數字的號碼,售價上千元,尾數為4個重疊數字的,竟然高達五六千元。一個貴州移動的經銷商說:「一些順口好記的號碼,老闆拿給我時都明確加了價,我要向老闆交帳,我賺的只是辛苦錢!」
據記者了解,國家規定入網必須收取卡費,但是在競爭中,經銷商往往降低入網門檻以發展用戶。實際上,在免收入網費的情況下客戶很不穩定,低端用戶經常換卡,而且一些經銷商為了從運營商那裡獲得更多的返利也趁機從中作梗。
貴州移動和貴州聯通都在去年推出非漫遊狀態下被叫1元包月的準單項收費後,開始收取卡費。此前,入網時只需交納100元預付花費,就可以選到手機號。
中國聯通貴州分公司副總經理劉兵說,一些電信運營商把不收入網費當作競爭手段,實際上給國家帶來了損失,現在貴州聯通規定入網必須收取50元卡費。公司是按照號段和順序隨機發放手機號的,不存在選號費。
劉兵說,代理商炒賣手機號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市場行為,聯通作為一個企業無法對他們進行監管。正是不少消費者對某些特殊號碼的偏好,給一些商家提供了發財之道。(完)(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