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就是要聚集,這樣臺上臺下才有氣場,疫情就是和戲劇做對的,劇場恢復後的首場演出也是我們戲劇幹的……」 一連兩晚,《聽見美—中外經典戲劇朗誦會》在保利劇院溫暖上演,作為「聽見美」系列四年來迎接的又一個新年,策劃人兼導演濮存昕,在開場說了這樣一番話。隨後,他與黃宏、郭達、關棟天、徐濤、吳京安、趙嶺、師悅玲、黃兆函等人,在白巖松的串場主持下,以八部經典話劇片段,讓依然被疫情籠罩著的人們在擲地有聲的臺詞中,感受到一份熨帖心靈的溫暖。
白巖松
從2018年開始,每逢新年的第二天,濮哥都會「雷打不動」地在保利劇院引領觀眾「聽見美」。告別讓戲劇遭受重創的2020,此次濮哥選擇用自己最擅長的戲劇打開文學之門,「文字和語言雖然都是我們基因中的,但是影響別人的語言還是有一點修煉為好,演員如果沒把語言說好是愧對這一行的。戲劇是文學語言美的一部分,我們將隱藏在角色後,以角色的名義去了解世界。」
濮存昕
條條紗幔裝點的舞臺詩意空靈,在多媒體的投射下,抽象的它們又如一塊塊極具切割感的幕布,正如濮存昕所說,「我們的舞臺不僅能夠令人『聽見美』,還要『看見美』。」在白巖松的導賞下,《上帝的寵兒》《林則徐》《家》《上甘嶺》的精華段落,以及此前曾與觀眾見面的《李白》《李爾王》《哈姆雷特》《白鹿原》的片段一一呈現。一如人藝68周年院慶的開場,濮存昕依然用英國經典喜劇《上帝的寵兒》中薩列瑞的獨白為演出開場。他端坐輪椅上,身披破舊鬥篷、頭髮花白,以略帶神經質的口吻向世人講述著自己作為一個道德高尚,嚴於律己,一心追求音樂極致的音樂家,是如何因為嫉妒之心,將莫扎特逼上絕路的。在他的娓娓道來下,這樣一個背負原罪的角色,從某種程度上也獲得了觀眾的諒解。
吳京安
郭達
徐濤以渾厚富於磁性的嗓音演繹了李爾王的虛榮剛愎;吳京安以一口地道的陝西口音重現了《白鹿原》中暮年白嘉軒在鹿子霖墳前的深情獨白;在話劇《家》中,趙嶺、師悅玲動情詮釋了曹禺先生改編巴金先生的《家》中那段被稱作當代文學改編典範的「洞房中的內心獨白」;《哈姆雷特》中,關棟天演繹了波洛涅斯充滿哲思的人生忠告。
黃宏和女兒
此外,《林則徐》與《上甘嶺》兩部全新大戲中的完整片段,也呈現了戲劇衝突的張力。黃宏在《上甘嶺》中的山東快書,在銅板蒼涼的伴奏下,顯得無比動人悲壯。他表示,自己山東快書的師父高元鈞,當年就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慰問演出團,《上甘嶺》的部分細節正是對彼時場景的真實再現。濮存昕、郭達和關棟天的《林則徐》,將拳拳愛國心以劇作家筆下詩一般的臺詞文本,敲擊著每一位觀眾的心。濮存昕表示,流放路上的林則徐孤苦伶仃,人生中本就稀少的知音,此刻卻與自己天人永隔,這份悲痛有著穿越古今的力量,正所謂「言不盡意而長言之,長言之不足,而歌之、舞之、蹈之。」
趙嶺、師悅玲
徐濤
2個小時的演出,觀眾在戲劇中遊歷古今,與不同時代下迥異的人生和命運相遇。正如濮存昕在開場時所說,「戲劇就是在舞臺上看別人的事想自己的事,在這裡你們會聽見故事,聽見故事中的人,也會看到一個由劇本形成的舞臺,這就是戲劇的力量」。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