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靖遠縣檢察院從群眾最關注的地方著手開展公益訴訟

2021-01-20 正義網

  正義網白銀1月18日電(記者 南茂林 通訊員 張小朕 許亞斌)「這下黃河邊髒、亂、堵的問題終於得到了徹底解決,河道又恢復了以前的清淨。」近日,由100餘人組成聯合執法組,動用大型設備強制了拆除位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城通往糜灘鎮的黃河吊橋東側100米處河道內的多處非法建築,圍觀群眾讚不絕口。

  「這次的聯合行動不僅解決了長期強佔黃河河道的疑難問題,同時,也為我們行政執法部門敲了警鐘,舉起了戒尺。對於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今後一定要加大執法力度。」 參與聯合行動的縣水務、公安、國土、執法局等行政執法單位也有了這樣的共識。

  這是靖遠縣檢察院緊抓甘肅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有利時機,因地制宜開展「保護母親河公益訴訟,還身邊一片碧水藍天」專項行動取得的成果之一。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結合全省生態環境脆弱的現狀,甘肅省檢察機關先後部署了保護「母親河」公益訴訟專項行動、參與土壤汙染防治專項監督活動、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甘肅)生態環境保護檢察監督專項行動等,有力地守護了我省的青山綠水。全省試點檢察機關通過辦理公益訴訟案件,共恢復和復墾林地、耕地、草原、溼地等各類土地1340餘畝,督促關停和整治汙染企業和養殖場50餘家,督促治理恢復被汙染飲用水水源地面積39269畝,清理汙染和非法佔用的河道460.6公裡,督促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各類生活垃圾、固體廢物564噸,完成覆土11.65萬方,種植樹木35000餘株。同時,針對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出讓領域監管缺失導致公共利益嚴重受損的問題,積極履職,共挽回和追繳國有財產3.565億元。

  截止試點結束,全省試點檢察機關共摸排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390件,履行訴前程序案件325件,52個試點基層檢察院依法起訴75件,51件已宣判案件均勝訴。

  試點工作得到了各級黨委、人大、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檢察機關關注民生、聚焦公益的良好形象得以樹立,維護公益的共識在我省基本形成。

  「這幾年公益訴訟工作搞得很好,成效明顯,有效保護了青山綠水,維護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甘肅省十三屆人大代表、天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表示,「應繼續加大對生態環境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的辦理力度。」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決定,以立法形式正式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這是我國司法改革的一大創舉。」定西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紅偉表示,「全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依法進行監督,大力支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為推進法治定西建設作出新的貢獻。」他還批示要求,定西市檢察機關要緊緊圍繞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更加主動地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深化檢察改革,把公益訴訟工作擺在檢察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來抓,統籌謀劃,依法推進,紮實有效實施,切實辦準辦好每一起公益訴訟案件,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作用,促進依法行政、嚴格執法,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與此同時,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和人民群眾通過不同渠道反映,希望檢察機關辦理更多的公益訴訟案件,更好地保護公共利益。

  甘肅省清水縣山門鎮山門村的袁社社代表是一位已經連任兩屆縣人大代表的農民代表,這次被推薦為第十三屆省人大代表,她也表示,「公益訴訟工作應該大力支持。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檢察機關還可以加大對森林的管護力度,督促相關部門減少對森林的開採挖掘,防止水土流失,一定要防患於未然。」

  「大量採砂船的湧入,讓洮河不堪重負,多頭髮證、多頭收費、多頭治理的狀況仍然存在,嚴重威脅河道堤防安全和防汛安全,對水域生態環境可能造成嚴重破壞;對冬蟲夏草等中藥材的肆意採挖,不僅使藥材資源日趨枯竭,而且使植被遭受到嚴重破壞……」來自碌曲縣雙岔鎮的拉毛草代表,也是新推薦的甘肅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中的農民代表,也格外關注檢察機關的公益訴訟工作,她建議檢察院結合自身實際,推動形成跨行政區劃的環境檢察司法體系,使檢察機關在人財物體制上擺脫地方政府的控制和影響,不受幹擾地對環境違法行為展開調查、提起訴訟,從而有效遏制嚴重侵害環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同時與環境保護部門建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充分發揮聯席會議、案件諮詢、協助調查等機制的作用,以便提高檢察機關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效率。

相關焦點

  • 用「檢察藍」守護「生態綠」 ——記紅橋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人劉鋼
    他就是天津市紅橋區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人——劉鋼。2017年,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寫入法律,從那時起,他擁有了一個新的角色——公益訴訟檢察人! 「公益訴訟」「環境保護」乍一聽好像有點高大上,但這卻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先例可循,沒有經驗照搬,雖有一些迷茫,但他從不畏懼,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行走中的檢察人」,實地勘查、調查取證、溝通協調、對外聯絡,在一點一滴的歷練中成長,在磕磕絆絆中砥礪前行。
  • 區檢察院:剛性司法柔性護企 公益訴訟實現「雙贏多贏」
    日前,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們一同走進位於我區的某地產公司,針對其此前拖欠土地出讓金案件進行回訪,並了解企業在如期補繳費用後的發展現狀。去年,區檢察院履行公益訴訟職責過程中,發現我區某地產公司拖欠土地出讓金,金額高達1.76億元。「前期他們都是如期交付了土地出讓金,但是近幾年因為公司經營不善導致出現了拖欠情況。」
  • 灤平縣人民檢察院對宮利強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公告
    灤平縣人民檢察院公告  灤檢民公告〔2021〕2號  本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宮利強在禁獵區、禁獵期使用禁用工具捕獵野生動物,其行為破壞生態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發出公告,請擬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和社會組織在本公告發出三十日內將有關情況書面反饋本院。
  • 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人民檢察院對陸作興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公告
    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人民檢察院  公告  橫檢民公告〔2020〕3號  本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2020年4月份,陸作興在未辦理林木採伐許可證的情況下,僱請他人到橫縣巒城鎮方村村委1林班砍伐巨尾桉0.15公頃,蓄積量18立方米、出材量15立方米,其行為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 讓天更藍——長興縣檢察院「檢察藍」的「檢言益行」
    近年來,在檢察機關12309熱線接到的群眾舉報中,存在大氣汙染的問題,長興縣檢察院一直努力開展該領域公益訴訟工作,並取得初步成效。 「該建設工地現場無圍擋,工地內無降塵設備和措施,以及南側空地內裸土未覆蓋,無降塵設備及措施,車輛經過揚塵非常大,汙染周邊空氣環境,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和身體健康,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 不平凡的2020——西安高陵檢察院工作記錄
    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最樸素的方式牢牢築起群眾生命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線,踐行「平安高陵」的紅袖章使命,相信通過無數個逆行者的不懈努力,我們必將迎來春暖花開。二、【復工復產】檢察長深入包抓企業生產一線為做好包抓企業全面復工復產、達產達效,3月1日下午,高陵檢察院檢察長張柱軍深入包抓的西安天使食品公司和陝西正能農牧科技公司,走進企業生產一線,為企業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送信心。三、「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檢察長接待正在進行6月9日開展「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新時代檢察宣傳周之檢察長接待日活動。
  • 永定檢察開展「盲道治理公益訴訟」
    1月7日,永定區人民檢察院就張家界市城區盲道被佔用問題,組織召開公益訴訟訴前磋商會議,邀請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區殘疾人聯合會相關部門及人大代表參會,旨在維護視覺障礙群體的合法權益,並助推解決城市治理難題。
  • 梅州市檢察機關「三個聚焦」寫好公益訴訟「水文章」
    近年來,梅州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梅州生態發展區定位特別是河湖水資源保護,積極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強化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水流域協調保護等工作,為梅州爭當生態發展區建設先行示範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聚焦水汙染防治推動整改整治結合「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等專項行動,針對水資源、河湖岸線、漁業資源等保護領域存在的破壞生態環境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立案相關公益訴訟案件138件。開展常態化巡河巡湖工作,排查出涉水生態環境風險點96處,及時向相關行政部門、鎮街通報,並督促做好整改。
  • 公益訴訟是必要而善意的「越俎代庖」
    據《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課題組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江偉透露,目前已完成第三稿的民事訴訟法專家修改建議稿提出,在受害人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很難確定受害人的情況下,檢察院、其他國家機關為維護公共利益,可以對實施侵害人提起禁止侵權、賠償受害人損失的民事訴訟。這意味著,中國有望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確立公益訴訟制度。
  • 【基層動態】靖遠縣人民法院開展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活動
    12·4國家憲法日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法律權威,2020年12月4日,靖遠縣人民法院緊緊圍繞「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憲法宣傳周主題,組織開展了一場深入人心的
  • ——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負責人就《公益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比如,人民檢察院的首部稱謂,要表述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另一方面,可以保持靈活性。對於具體內容表述方式以及說明中表示可以參照其他文書樣式的內容,則可以根據案情靈活掌握。明確根據案件不同類型採取不同的文書寫作要求,在基本格式統一的前提下,充分關注審理民事、刑事附帶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法官的專業化特點,有利於法官接受和使用。    二是注重與現有文書樣式之間的銜接。
  • 祭祀失火燒毀公益林 蘭州市西固區檢察院首起勞務代償案宣判
    祭祀失火燒毀公益林 西固檢察院首起勞務代償案宣判  每日甘肅網12月30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12月22日,西固區法院組成由三名審判員和四名人民陪審員組成的合議庭,公開審理了一起因祭祀失火燒毀公益林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 回首2020|尤溪檢察院書寫忠誠擔當檢察答卷!
    針對刑事執行監督發現的問題,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15件,開展財產刑執行監督,核查1025人,涉案金額2478萬餘元。2做強民事行政檢察受理各類民事行政檢察案件29件,提出監督意見23件,深入開展虛假訴訟領域深層次違法行為監督專項活動,發出再審檢察建議3件,法院已裁定再審3件,改判1件。
  • 保長治久安 促風清氣正 靖遠縣人民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紀實
    2018年1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聚焦涉黑、涉惡問題突出的重點地區、行業、領域,部署開展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矛頭直指群眾深惡痛絕的黑惡勢力。
  • 洛江檢察院:守護生態 「三位一體」聚合力
    本報訊 (記者黃墩良 通訊員黃思雄)近年來,洛江區檢察院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逐漸形成融「檢察初心」「檢察擔當」「檢察智慧」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為清源山北麓自然生態和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提供有力服務保障。 民有所呼 檢必有應 該院聚焦「藍天、碧水、淨土」三個維度,多舉措守護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
  • 2020年12月7日濰坊市人民檢察院優化營商環境「行風在線」在行動
    聚焦汙染防治,加強跨區域司法協作,與所涉6省(市)15個設區市檢察院,共同籤署《黃(渤)海溼地生態環境保護跨區域檢察協作框架協議》,打造聯動式、一體化保護格局,共辦理生態資源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09件。圍繞維護民生民利,從嚴打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電信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犯罪,批准逮捕37人,提起公訴195人;深入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提起公訴27件70人,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1件11人。壽光市檢察院辦理的範發躍、李迎磊等33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妨害動植物檢疫案,打掉了集生產、加工、銷售病死雞鴨的犯罪鏈條,形成了有力震懾。
  • 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籤訂《關於加強...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決策部署,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三號檢察建議」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一號檢察建議」,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檢察院和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制定《關於加強協作推動懲治金融犯罪
  • 2021/1/8(618)2020年石首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2020年,石首市人民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責,共辦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等各類案件665件。 辦理的「筆架魚肚」行政公益訴訟案被評為湖北省檢察機關「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
  • 2020年道孚縣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三 強化訴訟監督,維護司法公正 聚焦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突出問題,堅持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並重,發現問題敢於監督、善於監督,注重監督實效,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萍鄉蘆溪縣這個地方看了讓人作嘔!
    接群眾舉報後,蘆溪縣檢察院立即組織幹警前往快活嶺,開展走訪調查。經查,發現該地段堆積了大量生活垃圾,產生大量垃圾滲透液,蚊蟲蒼蠅橫飛,惡臭燻天,嚴重汙染環境,影響周邊群眾生產生活。現場實景在對相關情況進行核實後,蘆溪縣檢察院依法向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發出了訴前檢察建議書,要求其積極履職,採取有效措施將垃圾轉運,並恢復生態環境。相關部門在收到檢察建議後,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報告,積極採取措施進行整改,將2000餘噸生活垃圾進行轉運並做了無害化處理,對垃圾堆放點採取了覆膜、遮蓋、除臭殺菌等措施,逐漸恢復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