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親愛的,我跟你講,某某某真是個爛人,神經病!%¥#……&*(一堆此人的壞話)」
「啊,哦!他是有點那個……我看這人做事是不行,算是把你得罪了……」
炒這個菜要先淖水,再用明火炒一道,先添起來,再放蔥姜蒜在鍋裡燴一道,起鍋的時候再灑上醬汁兒
OS:不以為然,弄個菜有那麼麻煩嗎?不過是口吃的,何必這麼講究?然而還是......
厲害,難怪你燒菜好吃,這麼多學問在裡頭啊。佩服佩服。
看我今天穿的衣服漂不漂亮?在淘寶上搜了半天才找到的,才花了幾十塊錢!?
真不錯啊,好看哦!眼光不錯!還懂得節約用錢,厲害了。」
這裡列舉了幾樣裝蒜的初級水平。還有裝蒜的高級水平,是大師級的人物才能做到的。
一個人滔滔不絕講他新近領會到的某種哲學,
明眼人一聽就察覺出了他表述中的極大漏洞和弊病,
但卻一言未發,一句反對的意見也未提,
並且不時附和:你說得對,有悟性。
一位先生聆聽太太的嘮叨:
你媽來家從來不打電話,
開門就進屋害得我臨時沒有準備,
急急亂亂的,家裡菜也沒有,地也沒拖,
到處衣服也沒收拾,弄得人好被動,
上次她進屋,我差點光身子都被她瞧見了,
你說煩不煩呀,你得跟老太太說說,別讓她老這樣子……
這位先生雖然覺得太太小題大作,但仍是回答說:
你說得對,我下次講講她,是太過分了,做人沒分寸,
害你隱私權差點受侵犯了,你受委屈了啊……
他還沒講完,太太就不生氣了,
唉,倒也沒事,也別太狠地講她了,
稍微提一下,讓她注意點就行了……
有人以為裝蒜是吹牛,有人以為裝蒜是裝孫子,而我卻認為有種裝蒜與普通的裝假、吹牛不同,反倒是某種級別的高級功夫。
一般人、心理素質不行的、自大的、樂於表達自我的人沒有這種功夫,絕對裝不來這種蒜。
一般人巴不得時刻表達自己的見解,容不得任何人有與他不同的、甚而是對立的觀點和思想,一般人也不樂於裝蒜。
他們認為那是一種裝孫子的表現,沒有骨氣,沒有出息。
而低調的人的這種裝蒜,是一種深沉的境界,有著看穿一切的視野,飽覽人情世故的練達,充盈圓滿的內在智慧,俯瞰一切的高級節操。
大多數時候,低調的人裝蒜,但偶爾,他也說一兩句話,只是簡單的幾個字,就令聽見的人醍醐灌頂,深思不已。
那些慣於低調裝蒜的人,能一眼看穿在自己面前的人想要表達什麼、體現什麼,而他自己並沒有這樣的表現欲,因此會順而從之,把話說圓,給人留個體面。
當人擁有飽足的自我感,內在圓滿之時,他不會有人前的緊張,也不會有刻意表現些什麼的習慣。
他所謂的裝蒜自然也不是刻意的造作,反而是自然而然流露的能為他人考慮的深沉與低調。
有一年,北大一新生入學,那男生帶了許多的行李,但校園甚大,偌大燕園讓他找不到北。
恰逢此時,他看到了一位毫不起眼的老大爺,男生把行李往他身邊一放,「大爺,麻煩您幫忙照看一會兒。」
說完男生就自己報到去了,那位老大爺就一直在那老老實實地守著。
9月初的北京,天氣還是很熱的,一位學生見老大爺滿頭大汗,對他說:「您回去吧,我替他看著。」
可這位老大爺說:「還是我等他吧,換了人他該找不著了。」
許久之後,這位男生才趕回來,取走了東西。三天後的開學典禮上,這位男生驚訝地發現:
那天幫自己看行李的老大爺,竟然是學校副校長、國學大師季羨林。
在從前混亂的年代,也有許多非常厲害的人,憑著裝蒜這一超高境界功夫,親身躲過了禍亂,且默默拯救了許多瀕臨滅絕的文化。
相比那些感覺自己受到冤屈而選擇自殺的人,他們並沒有多少受委屈的感覺,他們只是知道,自己遇到了非常時期,當以非常策略平穩度過。
因此,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非人待遇,他們都默不作聲地承受下來,韜光養晦,度過了十分危險又困難的動亂時期。
低調的裝蒜能救人命,那些不為人知的無名英雄深明這個哲理,並擁有卓著的人生智慧。
他們都有一雙明眼,能掠過蒼茫的時局,能有一顆明亮堅定的心,能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苦痛,亦能看清真相與未來。
這,應當是裝蒜與低調的終極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