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考國家公務員面試輔導課程
2021中央機關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公務員面試課程
2021國考面試交流群 530357205(點擊加入)
2021國考(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如何讓基層理論宣講「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
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通俗化、大眾化,是理論武裝工作的重點任務,也是難點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必須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做實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農村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理論宣講中必須堅持守正創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把講臺讓給群眾,把話筒交給群眾,使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得到有效理解和掌握,把「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宣講內容送到尋常百姓家。
以老百姓為主體,主人翁擔當主力軍
基層理論宣講關鍵是要有一支堅定信仰黨的創新理論、系統掌握黨的創新理論、生動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論宣講骨幹隊伍。長期以來,基層宣講普遍採取單向灌輸方式,老百姓只是被動的接受者,缺乏雙向的互動交流。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就要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主體,把人民的理論講給人民聽,就要讓群眾帶著耳朵聽變為主動上臺講,讓老百姓成為理論宣講的主角,打造高素質的「農民理論家」隊伍,是彰顯基層理論宣講成效的前提。
打造高素質的「農民理論家」隊伍,首先要把好入口關。深入基層摸底調查,遴選出一批政治覺悟高、文化素質好、表達能力強,懂技術、會經營、能致富、善管理,有一定知名度的基層黨員幹部、大學生「村官」、種植養殖能手、企業家等「農村經紀人」作為培養對象。其次要把好導向關。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摸清農民群眾學習培訓的實際需求,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由黨內專家學者對「農村經紀人」進行黨的創新理論專題培訓,確保他們在面向群眾時導向正、懂得講、善於講。再次要把好人才關。收集好信息材料登記造冊,建立檔案,進行規範管理。培訓合格後頒發「農民理論家」聘書,明確聘期,確保隊伍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以身邊事為素材,小故事講好大道理
對基層來說,理論武裝工作的重點是要因地制宜。在具體宣講實踐中,應把握兩個原則,即:易講易懂原則和形象生動原則。百姓宣講的本質就是用群眾身邊的人,講群眾身邊的事,通過小故事講好大道理,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好,把當代社會的主流文化展示好,把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好,把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回答好,從而實現群眾的自我教育。
要讓基層理論宣講「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首先要講活黨的理論。要使「農民理論家」將黨的創新理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宣講中要善於將話語風格轉化,將形而上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形而下的具體實踐,做到瀟灑自如,溝通時遊刃有餘、解釋時條理明晰。其次要講透國家政策。在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推動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機遇挑戰並存的大背景下,以具體事例講透國家政策,回答更多群眾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引導社會正面輿論。再次要講好百姓故事。宣講中多用樸實無華的家常話、大白話,多舉老百姓身邊的事例和他們感興趣的故事,用栩栩如生的真情實感打動人,讓群眾在寓教於樂中達到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精神上解壓。
以建載體為抓手,小平臺匯聚大舞臺
開展基層理論宣講,根本目的在於通過理論傳播的通俗化帶動大眾化,從而達到理論傳播的深度和廣度。事實證明,在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實踐中要緊跟時代步伐,進一步拓展新的傳播空間,才能提升宣講質量,增強傳播效力。
穩定的載體是基層理論宣講中必不可少的要素。首先要建強老陣地。強化對原有宣講陣地的運用,抓好基礎配套和功能轉化,對基層道德講堂、文化活動室、廣播電視等傳統載體和媒體進行升級改造,結合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積極設置主題鮮明、形式新穎的各類宣講宣傳主題吸引受眾。其次要用活新陣地。整合和統籌媒體宣傳資源,利用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等新興媒體立體化開展宣傳教育,拓展法治教育中心、黨群教育中心等警示教育基地的功能,積極佔領新的陣地,擴大理論宣講的空間域。街道社區、鄉村企業、生產一線、田間地頭……不同的受眾群體,其宣講內容、宣講平臺的運用也應有所區分。宣講要對症下藥,讓宣講者與受眾實現無縫對接,真正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基層、送到農村、送到田間地頭,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指導人民群眾向著更好的日子接續奮鬥。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Z-7-kLT3aJ8VfGn8dTed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