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行動支付網
作者: 盧華秋
根據新流財經報導,騰訊正在孵化一款信用支付產品「分付」(暫定名稱),隨後各大媒體紛紛跟進,並冠以「微信版花唄」之名。
很快,「分付」也就是這個所謂的「微信版花唄」登上微博熱搜,吸引大批「9號恐懼症」患者圍觀,或吐槽、或自嘲,非常熱鬧。(註:花唄默認還款日為每月9號)
「花借」組合,風靡全網
根據報導,「分付」預計在今年四季度上線,由微信支付團隊運營,目前處在與部分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洽談合作的階段。未來「分付」或像「微粒貸」一樣,通過開放白名單形式和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助貸、聯合貸的模式來運營。
也就是說,「分付」將和「微粒貸」共同組成微信版的「花借組合」,對標螞蟻花唄、借唄。
實際上,即便不算傳統的銀行信用卡(「花借」一體),除了花唄、借唄,市面上類似的消費金融產品組合併不少見。
比如京東白條與金條、美團生活費買單與借錢、去哪兒拿去花與借去花、蘇寧任性付與任性貸、唯品花(部分用戶支持取現)等。如果單獨是「借」的部分,那就更多了。比如百度有錢、小米貸款、360貸款、滴滴出行滴水貸、今日頭條放心借等等。
網際網路企業挾自帶流量,深入解各自用戶消費習慣,再通過背後的數據與算法驅動,使得消費金融在網際網路時代大行其道。當然,這也和銀行無法滿足和覆蓋居民日益多元的服務需求相關。
消費金融產品幾乎成了一家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的標配。
但是此前,除了花唄(借唄)以外,我們很少看見一款消金產品能在大眾視野內,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而如今上線時間未定,甚至最終名字都沒確定的「分付」就登上熱搜,引發討論,這其中與它的出品方——騰訊分不開,畢竟這是一家自帶10億級用戶量的企業。
行動支付網注意到,在微博關於「常用信用支付產品」的投票中,花唄以83.8%得票率高居榜首。
「分付」挑戰花唄,充滿話題性。
「分付」不是花唄
大體量的消金產品都有發行ABS(資產支持證券化)習慣,所謂ABS,即以項目擁有的資產為基礎,以項目資產可以帶來的預期收益作保證,通過在資本市場發行具有固定收益率的證券來募集資金的一種項目融資方式。
簡單地講,螞蟻、京東等公司因為借錢出去,從而得到用戶債權,隨後包裝一番成為產品項目在市場上公開發行,從而拿錢。
2018年,在金融去槓桿大環境及現金貸整治的環境下,消金產品ABS發行有所減少。除了ABS,我們「花借」的錢還可能來自企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等。正常情況下,「分付」也有著相同的「錢源」。
「錢源」意味著成本。
根據媒體報導和想當然的邏輯,用戶使用微信支付時用「分付」付款,然後在帳期內延長時間還款(免息)或對帳單進行分期。上文提及的花唄、白條、美團買單、拿去花、唯品花等「花」類產品也存在一定免息期。
產生的利潤能否覆蓋免息所帶來的成本,是一眾消費金融產品都需要考慮的問題。正因如此,同一公司的「花」類產品額度一般都比「借」類額度低。
依賴於強大的電商購物場景,花唄、白條擁有足夠的帳單厚度,有著足夠分期率。而美團買單、拿去花、唯品花等體量較小,成本壓力不大。促進自家平臺消費,多少也有「免息」的功勞。
體量巨大騰訊,開放「免息」將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新網銀行COO劉波先生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透露,「分付」只會是一款針對大額消費場景、沒有常規免息期的純粹消費分期產品。
產品初期會用騰訊自己的小貸公司灰度測試,預計年底會小範圍推出。劉波認為微信支付的帳單厚度無法帶來足夠的分期率,不能支撐「分付」開放免息。
也就是說,「分付」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花唄。
微信版「分期樂」
分期是消費金融產品盈利的關鍵。
「借」類產品天然分期,即便隨借隨還,也會產生費用。「花」類產品存在免息期,鼓勵用戶分期是花唄們的一貫倡導。
花唄目前已將「分期」提前至付款選項,與花唄直接付款、餘額、餘額寶、各種銀行卡選項並列。同時今年還推出了分期碼(路徑:支付寶-花唄-分期碼)服務,通過該碼付款,用戶可對100元以上交易「隨付隨分」,分別有3期、6期、12期可選,對應手續費為2.3%、4.5%和7.5%。從費率來看,花唄分期碼比花完之後再選帳單分期(3、6、12期分別為2.5%、4.5%和8.8%)要優惠一些。
為推廣花唄分期業務,支付寶還針對服務商提供特定獎勵。當商戶使用花唄分期收款,服務商即可以獲得相應的花唄協作費,從而促進推廣積極性。
此外包括花唄在內的「花」類產品,也會不定時推出一些分期優惠活動,通過首期免息、贈送購物優惠券等手段,刺激用戶將其帳單分期。這與銀行信用卡電話通知的分期優惠活動,異曲同工。
無法開放全面免息的「分付」,直接通過分期獲利,成為和「借」類產品一樣,不存在免息期的「花」類產品。逢年過節或針對特定商家,派發一些免息券倒是個不錯的做法。
果真如此的話,那麼將「分付」看作微信版的「分期樂」更為準確。
分期樂是樂信旗下分期購物商城,分期購物不存在免息期,即買即還也要付一定手續費。但分期樂可選擇與商家合作,實現特定商品(一般金額較大)免息購。也可以推出付費會員服務,然後針對會員給出一定的購物免息期或費率優惠。
分期樂常規購物和特定商品免息
不同的是,分期樂從電商場景驅動分期業務,背靠微信支付的「分付」直接從支付端切入,然後再開放給廣大商戶。
最後
無論「分付」最終形態像誰,一旦這個在騰訊內部反覆討論的產品上線,都表明了騰訊愈發著重金融業務布局。
2019年5月在騰訊公布的19年 Q1財報中,【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內容首次單獨披露,不再置於「其他」業務。這主要由於,騰訊管理層討論分析認為支付、金融及企業服務的業務、規模重要性正在提升。
商業支付及其他金融科技服務正在成為推動騰訊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