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回,寶玉來到瀟湘館,結果紫鵑一句頑話,讓寶玉得了失心瘋,弄的賈府上下人盡皆知,賈母看到她眼裡冒出火來,那麼,紫娟說了什麼呢?竟讓寶玉如此?
原來是丫鬟紫娟替黛玉的婚事著急,想試探一下寶玉對黛玉的心意到底有多真。
結果證明了寶玉離不開黛玉,離了黛玉,便活不了,不然寶玉就會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那麼,寶玉對黛玉的心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寶玉認真對紫娟說道:「我只告訴你一句躉話:活著,咱們一處活著;不活著,咱們一處化灰化煙。如何?」
1.為主子的幸福操碎心的紫鵑
紫鵑窺見了寶玉的心,心裡踏實了,就謀划起姑娘的婚事來,這紫娟也真是貼心,就如同親姐妹,甚至操起父母的心來。既然知道了寶玉的真心,自己便來勸解黛玉。
紫娟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知疼著熱的人?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俗語說『老健春寒秋後熱』,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孫雖多,那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兒朝東,明兒朝西?
要一個天仙來,也不過三夜五夕,也丟在脖子後頭了,甚至於為妾為丫頭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勢的還好些,若是姑娘這樣的人,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所以說,拿主意要緊。姑娘是個明白人,豈不聞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紫鵑這番肺腑之言,最想表達的有兩個核心之處:一是要黛玉趁早求賈母做主,能夠定下來寶玉和她的親事。二是賈母已經年邁,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就沒人為黛玉做主了。
紫娟想到的這兩個問題,難道黛玉會不考慮嘛?當然不是,只是一個女兒家怎好啟齒問自己的婚事?且賈母平日都是很疼愛黛玉,這麼急著問,會不會讓賈母覺得自己來日不多了,外孫女擔心了?因此,這對於黛玉來說是不能夠說出口的。紫娟可以窺視寶玉的內心,但不能夠打探出來賈母的心意,那麼賈母是怎樣的想法呢?
2.賈母知道了寶玉的心意,有了閒心做媒
賈母在看到寶玉安然無恙後心情大好起來,為什麼呢?因為寶玉喜歡黛玉的事情,被紫娟和寶玉一折騰,人盡皆知,等於公開承認了寶黛兩人之間的情誼。接下來,賈母才有心思去管別人的閒事。
那是薛姨媽生日之時,想到了兒子薛蟠尚未成婚,看到邢岫巖很中意,卻又知自己的兒子不成器,隧又想到了薛蝌,想把邢岫巖說給薛蝌為妻,於是,說媒的事情求到了賈母這裡。
賈母說: 「我愛管個閒事,今兒又管成了一件事,不知得多少謝媒錢?」
賈母熱心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對自己的孫子孫女,對上門的親戚寶釵寶琴,甚至對上門打秋風的劉姥姥都是那般的熱心。那對於薛姨媽主動找上門來請賈母做保山的事,難道會不應允?所以啊,薛家的閒事她都要管,那寶玉和黛玉的事情她豈能不管?那就讓我們來看賈母怎麼管的閒事的?不過,薛姨媽沒好意思直接去求賈母,而是先和鳳姐說了此事。
賈母對鳳姐笑道:「這有什麼不好啟齒?這是極好的事。等我和你婆婆說了,怕他不依?」因回房來,即刻就命人來請邢夫人過來,硬作保山。
什麼叫做「硬做保山」?就是不同意也得同意。這邢夫人在婆婆面前哪敢說個不字,慈眉善目的賈母在兒媳婦們面前那絕對權威。邢夫人知道薛家的實力,自己的侄女能找到這樣的好人家豈不是大喜?那岫煙的父母更是求之不得。
這下,雙方家長都說好了,那就找個人來理事吧。於是賈母便命人去寧國府叫過尤氏婆媳二人前來。賈母把事情原故告訴這婆媳兩人,彼此忙都道喜。賈母吩咐道:「咱們家的規矩你是盡知的,從沒有兩親家爭禮爭面的。如今你算替我在當中料理,也不可太嗇,也不可太費,把他兩家的事周全了回我。」尤氏忙答應了。
3.寶黛兩人的關係,鳳姐、薛姨媽等人的態度間接反應了賈母的態度
就是這麼幹脆利落,賈母就把這門親事搞定了,這其實就反映出賈母在家族中的威望和強勢作風。那麼她最疼的孫子和外孫女的幸福,她豈不是更上心。紫娟多慮了,賈母看好的寶黛姻緣,誰人也不能夠反抗,賈政不敢,王夫人也別想。
第五十五回中,鳳姐和平兒私下裡有過這樣的一段談話。平兒道:「可不是這話!將來還有三四位姑娘,還有兩三個小爺們,一位老太太,這幾件大事未完呢。」鳳姐兒笑道:「我也慮到這裡,倒也夠了。寶玉和林妹妹,他兩個一娶一嫁,可以使不著官中錢,老太太自有體己拿出來。」
看出來沒有,老太太早就打定了寶黛婚事的主意,而且也早已給鳳姐漏過底了,這不會有變的。賈母這麼痛快就把別人家的親事給辦了,其間會想不到寶玉黛玉?肯定會想到,而且會想的很多。
這不,很快賈母的回報就來了,那就是薛姨媽說的:「前兒我說定了邢女兒,老太太還取笑說:『我原要說他的人,誰知他的人沒到手,倒被他說了我們的一個去了。』雖是頑話,細想來倒有些意思。我想寶琴雖有了人家,我雖沒人可給,難道一句話也不說。我想著,你寶兄弟老太太那樣疼他,他又生的那樣,若要外頭說去,斷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與他,豈不四角俱全?」
你想啊,薛姨媽這話能是隨便說的嗎,沒猜透老太太心思能這麼唐突嗎?在賈府住了這麼久,老太太的心思薛姨媽是能夠猜得出的,何況自己的親姐姐王夫人在她面前也少不了背後嘀咕,一心想成就金玉良緣,奈何寶玉的心思全用在黛玉身上。紫娟的一句頑話就差點要了寶玉的命,這下,薛姨媽也看清了寶玉的心思,徹底斷了金玉良緣的念想,這也就是薛姨媽主動來看望黛玉,提出認黛玉做閨女的內在原因。不過,人家也薛姨媽說了,她要報恩,要還賈母的人情,那就是她會向賈在賈母面前為寶玉和黛玉提親的。
4.寶黛不能在一起,皆是賈母的無奈
這麼看來紫娟所擔心的第一個問題已經不存在了,那麼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顧慮就是賈母的身體狀況,很快答案就露出端倪。第五十八回開篇就說道:誰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
曹公因何提及此事呢?養尊處優的老太妃薨世了,那賈母這個貴族老婦人呢?
這一段看似閒來之筆。其實就是一種暗示,告訴大家人算不如天算,賈母還沒來得及把寶黛的婚事辦了,就突然過世了。雖說賈母屬於高齡,可還算身體硬朗,怎麼就一下子不行了呢?
這個原因來自賈元春,賈府的擎天柱,元春倒了,賈府也都倒了,賈母還能活下去嗎?
榴花開處照宮闈,元春應該是有喜了,懷有龍嗣,此乃天大的喜事。可惜,多籽的石榴只是開花沒有結果,元春難產,孩子沒能生出來,母子俱亡,具體原因不明。從元春判詞上看,被害的可能性極大。或許,賈母也考慮到這個問題,不僅悲傷還非常驚恐,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在這種情況下染病那時再正常不過了。想來賈母撒手人寰之際,想到黛玉該有多少不忍和無奈啊!
自此,失去了外祖母庇佑的黛玉真的就成了孤苦無依的人,自己心心念念的寶玉有了王夫人的把持,那還能夠來到她的身邊,可憐的黛玉真的就應驗了當初自己的那句話: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