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故事#
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被稱之為物質,在我看來,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或者有跟自身不匹配的虛榮都可以稱之為物質。但是這個詞到底好不好,其實我覺得是中性的。你不能因為一個人嚮往物質的生活,就覺得他世俗,就覺得他們低人一等。一點都不在乎錢財不在乎物質生活的人,恐怕在這個世道已經算奇珍了。
婚姻生活中,因為現在社會風氣的影響,很多人在結婚之初,甚至相識之初,就深怕自己被算計被騙,很多男士一心就想著找一個只圖自己「人」的姑娘,而不是那種在乎身外條件的人。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一件事情,一個人的經濟實力還有獲取物質生活的能力,都是這個人在婚戀市場上談判的籌碼,假如沒有這些外在條件的加成,恐怕大部分人都會淪為芸芸眾生,分不出個好賴。
我們當然不是推崇那種「拜金」的行為,相反,我們應該摒棄這種行為。當年一句「寧在寶馬車裡哭不在自行車上笑」的言論,讓多少待婚青年言之怯怯,乾脆談錢色變,不管什麼理由都一竿子打死,給對方貼上「虛榮拜金」的標籤。
其實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這樣,你來我往的愛情生活中,經濟應該作為一切的基礎,不然怎麼會有古話說的「貧賤夫妻百事哀」。我們能做的是在交往之初本著一顆平等待人,互相理解的心理去交往,而不是一上來就算計。男的盤算著如何避免女方的算計,女的盤算著怎麼算計男方的那點錢財。不要說是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了,就算是正常人際往來,有這樣的疑心也很難順利地相處下去。
我們講過很多男女之間的事情,尤其是相親男女之間的,因為陌生的兩個人直接將婚嫁條件攤開來說,這種直接果敢的手段,會在短時間激發出很多的火花,三觀相合的可能沒幾天就談婚論嫁了,價值觀不符的可能當場就拍桌子摔碗了,一頓飯都吃不完就拍屁股走人。
最近我聽同事又說了一個相親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結局依舊是「不歡而散」,依舊是跟錢有關,但是當我知道錢數的時候,卻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甚至有一絲絲的同情。
男方小李就是那種特別害怕拜金女的人。沒有人會天生這樣,細問原因才知道小李有一個初戀女友,因為大學畢業之後,忍受不了小李只拿微薄的死工資,希望他能夠上進自己創業,可是那個時候的小李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渾渾噩噩的,兩個人遂爭吵之後分手了,轉頭姑娘找了一個有錢的男人。所以小李就把分手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前女友「虛榮拜金」上面去。
後來小李談過兩次戀愛,但是談來談去到最後都無疾而終,因為女孩只要跟他提彩禮嫁妝這些問題,他就從心底裡直接給對方差評,然後找藉口分手了。可是一直單著也不是辦法,周圍朋友也知道他的脾氣,覺得他本質不壞,只是希望能夠遇到一個跟他價值觀一樣的姑娘。所以就張羅著給他介紹相親對象,這樣比較直接,也不用浪費大家時間兜兜轉轉,小李也欣然接受了朋友的好意。
後來單位的同事給他介紹了一個年紀相仿的姑娘,外貌條件也比較出眾,工作也還可以,所以想著撮合一下兩個人。小李見過照片之後也答應了前去見面,可是時間地點都得小李來定。雖然朋友有點不解,但是想著小李肯定有自己的原因也就答應了。
小李這個人其實還是蠻不錯的,除去因為「前女友」的一些行為心有餘悸之外,其它方面都還可以,長相也不錯,家庭也還可以,沒有到那種真的給不出彩禮的地步。
後來小李直接將見面的地點約在了一個咖啡店,而且是下午的時間。一般人約會為了避免尷尬都是直接約飯,但是小李說自己不願意還沒交往就跟別人吃飯,萬一不合適,找個理由也好脫身。
見面那一天,小李就跟平時一樣,沒有特別去收拾自己,朋友都勸他應該給對方留一個好印象,可是小李卻說,要用最真實的自己去交往,不參半點虛假。
到了約好的咖啡店,小李進門之後發現姑娘已經坐在裡面等他了,突然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心中對女孩也開始有了一點點好感。「讓你久等了,真不好意思……」小李禮貌的寒暄著,「沒關係,我跟朋友剛剛在邊上的商場逛街呢,結束之後我就直接過來了,所以早到了,你不用太在意的。」姑娘面帶微笑地回答著,可是這句話,小李卻聽出了不一樣的感覺。「隔壁的商場挺高端的,我之前去過,裡面的東西都蠻貴的。」「還好吧,我也不是天天逛,偶爾去看看,你看今天也什麼都沒買就出來了。」
小李「噢」了一聲就喊了服務員給自己點了一杯咖啡,可是女孩卻跟服務員要了一瓶進口礦泉水,「礦泉水這種東西,我真沒喝出來跟白開水有什麼區別。」小李有一句每一句的說著,可是心裡剛剛生出的好感已經降低了,因為他的前女友曾經就很愛喝這種礦泉水,說這種水拿在手裡就有一種小資的感覺,所以小李先入為主,覺得女孩跟自己的前女友可能是一類人。
「我加一下你好友吧,以後聯繫起來也方便,不用通過朋友再傳話了。」女孩聽到之後拿出手機掃了小李的二維碼,通過好友請求之後,小李給女孩發了一個紅包,然後就拿起咖啡若無其事的又喝了起來。沒多久小李的手機震了一下,他知道手機裡的紅包已經被收了,可是女孩面無表情地繼續玩手機,也沒有抬頭看小李。
「你不覺得你剛剛做的事情有點不妥嗎?」小李忽然開口,「你指什麼事情?」女孩看著小李一臉迷茫。「紅包領了都不說一聲謝謝嗎?」「噢,你說剛剛那個紅包啊,我都沒在意就點開了……謝謝了。」女孩說完繼續低頭擺弄著手機。「沒在意?我看你點的時候倒是很快嗎?」小李雖然這麼說,但是口氣是一種玩笑的性質。「我以為你跟我打招呼呢,我也經常這樣,給別人打招呼的時候不知道說什麼就發個紅包過去,可是初次見面,就發五塊二紅包,真夠小氣的。」女孩笑嘻嘻地說著,一點都沒察覺出小李的異樣。
「你不覺得第一次見面就收別人的東西這種行為不太好,太過物質了嗎?」「五塊二的紅包也能上升到物質?真服了你了……」女孩看到小李這種態度也有點生氣,「朋友跟我介紹過你的情況,你的收入應該不夠讓你在隔壁那樣的商場消費,而且你喝這樣的進口礦泉水,你的工資可能都買不了多少,何必呢……」小李欲言又止,有一些難聽的話到了嘴邊沒有繼續說出來。「我還沒嫌棄你小氣,你反倒嫌棄我了,我收入多少也不影響我逛街喝水啊,你了解我嗎,就這麼評價我。」
「我當然了解你啦,發紅包就是試探你下的套,一上來就收錢,收完還若無其事,只看錢真夠物質,你這樣的相親女孩我見多了,指望著相親能夠攀龍附鳳改變現狀……」小李還在滔滔不絕地說著,可是女孩已經漲紅了臉,拿起手機就準備離開。「我話還沒說完呢,你喝的水我可不買單……」女孩氣呼呼地拿出一百塊錢摔在桌子上,「水錢還有剛剛的紅包一起還給你,多的就用來請你喝咖啡了,免得你覺得出來相親還吃了大虧。」女孩說完就離開了,當然手機上也把小李拉進了黑名單。
過後朋友找過小李,問他那天到底怎麼回事,因為女孩回去之後就一直跟朋友吐槽自己遇到了多麼奇葩的人。可是小李依舊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一口咬定對方就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無論朋友怎麼勸誡也沒有用。
其實小李這樣的男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因為受過所謂的「情傷」就帶著有色眼鏡看人。其實當初小李跟前女友分手,並不是因為前女友愛慕虛榮,而是他們的感情先有了問題,才導致的分手,恰巧分手之後前女友又找了一個有錢人,這之間有沒有關係我們不知道,但是我猜肯定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可是小李沒有從這段感情中吸取教訓,反而把所有的責任都怪罪在女方,怪罪於「虛榮拜金」這樣莫須有的罪名。
之後的感情包括朋友介紹的這一次相親,小李都沒有在心底裡信任對方。這一次也只是因為這個姑娘在附近一個比較高檔的商場逛街,恰巧點了一瓶前女友愛喝的「進口礦泉水」,就用發紅包這樣的手段去試探對方,但是「五塊二」這樣的紅包,也證明小李的底線就值「五塊二」,想要不打破這一條底線,我想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很困難的。
姑娘點開紅包被斥物質,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她在接受紅包之後連一句最基本的感謝也沒有說,不為所動,還說小李發五塊二的紅包小氣,我想正是這一句話才被懟「物質」,才是促發兩個人不歡而散的下場。本來小李也只是在心底裡懷疑對方,但是因為紅包事件,小李才驗證了自己心中的猜想。
其實這件事情兩個人誰都沒有對錯,錯的只是兩個人三觀不合,女孩也沒有小李想像中那樣物質,因為一瓶礦泉水就被定義「虛榮拜金」未免太過片面。其實小李也沒有女孩說的那麼奇葩,但是初次見面就不願意信任對方,僅有的一點好感也因為自己心中的猜忌而消失殆盡,用紅包下套試探這樣的手段也有點太過不近人情。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爭取更高層次的生活,是每個人都想追求的事情。但是感情生活中,也沒辦法繞開物質錢財這樣現實的話題,並不是每一個要談彩禮嫁妝的姑娘都是世俗的,我們要正確地去看待這個問題。
婚姻中一切事情都應該以感情作為基礎,才能夠有探討的餘地,兩個人連感情都還沒有建立,就提前去考慮那些莫須有的話題,未免太過「杞人憂天」,就像小李一樣,因為情傷,就不願意輕易付出自己的真心,一次次的試探猜忌,最後導致自己無法開展新的生活,未免因小失大,感情應該有包容萬象的能力,有消化過往的能力,有重新開始的能力,更應該相互成就,而不是糾纏不清,淪陷於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