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素有「詩國」之稱,在浩瀚的古詩中,有些詩篇除了它的藝術性外,還具有廣告性。儘管古時還沒有「廣告詩」的名稱和體裁,但由於詩句對某一產品的讚揚,客觀上替商品做了宣傳,起了廣告的作用。
如唐代詩仙李白的《客中行》,對蘭陵美酒的色、香、味都作了令人神往的描述。詩云: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詩人的本意並非在做廣告,但人們讀了此詩,對蘭陵美酒」都想一飲為快。
「詩聖」杜甫在蜀中居住時,對大邑出產的白瓷十分讚賞,寫詩頌揚道:
大邑白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酒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前三句描述了白瓷的產地、質量、色澤等特點,第四句的「可憐」為「可愛」之意。此詩傳出,大邑白瓷也隨之名揚四方。
《堅瓠集》載:五代時,湖南武陵的崔氏酒家,出售的佳釀味美香濃。一個姓張的道士路經此地,在酒店飲酒後,讚不絕口,又乘著酒興,在酒店門前題詩一首雲;
武陵城裡崔家酒,地上應無天上有。雲遊道人飲一鬥,醉臥白雲深洞口。
他的即興詩作,起了很好的廣告作用。題詩後「自是沾者愈眾」,生意興降。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曾有意識地寫過首廣產告詩他貶官在海南島儋縣時,常去一個老太婆開的小食店裡吃「環餅」。老太婆的手藝很好,做出的環餅香甜酥脆,但因地處偏僻,生意清淡。蘇東坡憐憫她生活貧苦,便寫了一首七絕,替環餅做宣傳。詩曰:
縴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詩中對環餅的形態及其勻細、嫩黃的特點,作了藝術的描繪。由於蘇東坡的名氣和詩的渲染,使許多人慕名前往,小食店生意日漸興旺。
北宋詩人黃庭堅謫居戎州(今四川宜賓)時,對當地的名酒「荔枝綠」極為推崇,曾寫了一首《荔枝綠頌》,備加讚揚:
王牆東之美酒,得妙用於六物。三危露以為味,荔枝綠以為色。哀白頭而投裔,每傾家以繼酌。忘螭魃之躞觸,見醉鄉之城廓。
「得妙用於六物」,寫這一名酒用六種原料釀製而成,即現代「五糧液」以前身。「每傾家以繼酌」極力形容酒味之美,即使傾家蕩產也要繼續沾飲,多麼迷人!
此外,他還對戎州另一佳釀「姚子雪曲「極力稱譽,寫詩讚揚道:
她子雪曲,杯色爭玉。得湯鬱郁,白雲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濁。甘而不噦,辛而不螫。
寫此酒色白如玉,味兼清、厚、甘、辛,詩句語氣頗有點現代「廣告語言」的味道。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詩人楊靜亭作《都門雜詠一百首》,其中《水晶糕》一首雲
紹興品味制來高,江米桃仁軟若膏。甘淡養脾療胃弱,進場宜買水晶糕。
把水晶糕的產地、製作原料、特點和功用寫得一清二楚,堪稱一首標準的廣告詩。另一首是寫冷飲「冰奶酪」的,詩曰
閒向街頭啖一甌,瓊漿滿飲潤歌喉。覺來下咽如脂滑,寒沁心脾爽似秋。
讀了此詩,誰不想去「啖一甌」(整一口)呢。
晚清李靜山編撰的《增補都門雜詠》中,有一首《王麻子》詩,顯然是在為著名的「王麻子剪刀店」做廣告。詩曰:
刀店傳名本姓王,兩邊更有萬同汪。諸公拭目分明認,頭上三橫莫著慌。
提醒顧客識別老標記,不要弄錯地方。詩句通俗流暢,詼諧風趣。
您看寫詩讚美酒的這些人,哪一個不是當時的UP主,網紅,大IP。以其詩從橫向當朝流傳的廣度到縱向歷朝流傳的深度來看,流傳了百年、前年、中外各地。是極其成功的推廣案例。當我看到詩中所描述的那一刻,真的是迫不及待想要嘗一嘗。
從這個角度看,你覺得他們是真的愛喝酒麼?不盡然吧,是不是收人酒廠的錢啦?哈哈哈
到了近代,酒的品種也多,廣告語也是豐富多彩。
您可根據下面的廣告語,談一談你小酌時的感受,或者也做一首關於他們的小詩。
「郎酒」——神採飛揚,中國郎。
「劍南春」——唐時宮廷酒,今時劍南春。
「習酒」——習酒是喜酒,喜酒喝習酒。
「五糧液」——名揚天下,激情永遠。
「茅臺」——錦江茅臺酒,誠交天下友。
—完—
感謝
點讚、關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