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戶座
英仙座
歐洲航天局4月26日宣布,該機構的宇宙探測衛星「普朗克」日前拍下了獵戶座和英仙座的圖像,這將有助於科學家們了解恆星形成的奧秘。
歐航局當天發表公報說,恆星的形成通常在宇宙塵埃的「掩護」下完成,在普通的光學望遠鏡看來,宇宙間一片漆黑,但「普朗克」的微波眼卻能洞察宇宙塵埃的存在。日前,這顆探測衛星對銀河系中距離地球較近的兩個「造星工廠」——獵戶座和英仙座進行了拍攝。
獵戶座距地球大約1500光年,這幅圖像覆蓋了該星座的大部分區域,包括獵戶座大星雲、馬頭星雲以及巴納德環。後者類似於一個巨大的紅色弧狀物,跨度約為300光年,有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源於200多萬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炸。與獵戶座相比,英仙座的「造星運動」稍顯平緩,「普朗克」衛星能夠感知其雲團最冷的核心,這些雲團在解體後會形成新的恆星。
「普朗克」於去年5月14日與「赫歇爾」衛星一起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宇宙誕生於距今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普朗克」的探測結果將有助於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的奧秘。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