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結婚禮金文化小知識

2021-01-13 卡布要去上野看猴子

在結婚、喜慶之事時,華人生活地區與日本都會包禮金作為一份心意祝賀。不過你知道嗎?中國人包婚禮禮金要用紅包、包喪禮奠儀要用白包,可是在日本在婚禮上卻會使用白包裝禮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一下日本結婚的禮包小知識吧!

 

在日本有許多禮金文化跟華人世界類似,在婚禮時親朋好友、上司同事等都會包禮金給新人,日本的婚禮禮金為「ご祝儀袋(goshugifukuro)」,而在喪禮時同樣也會包奠儀,日文為「香典(koden)」。在新年時其實也有壓歲錢的傳統,稱「お年玉(otoshidama)」。除了這些時節場合外,日本人在祝壽、入職升職或是慶祝孩子入學時,也會包禮金來表達祝賀之意。

 

在禮金數字的部分,日本人也有忌諱和偏好的數字。因為諧音的關係,日本人在包禮金時必須避開「9」這個數字,因為9的發音在日文中聽起來像「苦/く(ku)」。

 

而和華人世界很不一樣的是,日本人包禮金是偏好單數,象徵結婚是新人合而為一的一天。日本人覺得雙數是可以「被拆開」的數字,包雙數的禮金會讓人覺得被暗示可以分開。與華人世界雙雙對對的偶數觀念相當不一樣。

 

所以日本人的禮金大約是以3萬、5萬、7萬的數字依交情和關係而遞增。

 

在日本的文具店、百圓商店都可以在文具區看到許多華麗又造型百種的「祝儀袋」。但是有這麼多種的「祝儀袋」,日本人在包禮金到底是怎麼挑選的呢?

 

中國包禮金的包裝袋以紅色為喜氣之意,所以稱之為「紅包」。但日本的「祝儀袋」卻是以白色為基底來設計,看在華人的眼裡是非常驚奇的事。

 

在日本的祝儀袋上頭都會有名為「水引」的封口繩,並且通常都會有雙重包裝的設計。而祝儀袋右上角的小立體裝飾則是稱為「熨鬥(のし/noshi)」。內層是純白的信封「中袋」,贈與者的名字稱謂寫在中袋上後再用外層美麗的封套包裝。

雖然祝儀袋上頭寫著「壽」字,但一般販賣的祝儀袋都可以在婚禮、壽禮等情況時都可以使用。婚禮的祝儀袋是使用寫著「壽」或「御結婚御祝」的款式,而僅有「御祝」兩字的祝儀袋可以在各種情況使用。


基本的裝飾繩結(水引/mizubiki)有三種,常見的有「輪結び(wamusubi)」、「蝶結び(chomusubi)」、「あわじ結び(awajimusubi)/鮑結び(awabimusubi)」。

 

結び切り(musubikiri)

結び切り是很難綁、又很難拆開的綁法,有著永不分離的意味。所以這是日本婚禮最常見的綁法。

 

輪結び(wamusubi)

輪結び的繩結款式,看起來就像大大的輪圈。有者循環不息的意味,所以可以用在婚禮和一般祝賀場合上。華麗的款式還有金線編織的鶴型、和花型等。整體顏色以紅色、白色、金色為主。

 

あわじ結び(awajimusubi)

鮑結び(awabimusubi)的線,尾朝祝儀袋上方,略微高級複雜的繩結款式有著「末永くつき合う」永遠的意味。在關東地區可以使用在祝人婚禮、早日康復的場合。在關西地區則還可以用在七五三節、畢業或入學等場合上。

 

蝶結び(chomusubi)

蝶結び又有「花結び(花結/hanamusubi)」的稱呼,但是蝴蝶結容易解開也容易綁,有著輕易分開、重複的意味。所以不可以用在婚禮、喪禮上。不過在中原時節、祝分娩、祝入學、祝開張等場合就是相當適合的綁法。

 

除了祝儀袋非常華麗以外,日本還有「包紅包」的布包袋名為「袱紗(fukusa)」。一整套包下來就是非常注重禮節的日本紅包包法。

 

注重禮節、禮儀的日本,在贈送禮金的事情上頭也是有非常多的眉眉角角啊。有機會使用到日本的祝儀袋時,要好好的考慮包裝的意義唷!



存在即合理的日本冷知識

在日本結婚、新店開張會送花圈。在日本無論喜事喪事都會送花圈,不過顏色、款式不一樣。喜事用的花圈,顏色豔麗,多為暖色調。喪事用的花圈則以黑色和白色為主色調。
朋友之前有時候會送桌面花圈作為小禮物表達祝福,就是迷你花圈。這些用於喜慶活動的花圈,一般都是非常鮮豔的紅色,最大的有4米高。而用於喪葬的花圈則是白黑色為主,差別還是很大的。


可能你還喜歡


相關焦點

  • 日本怎麼發紅包?史上最華麗的紅包袋!日本不可不知的禮金文化
    日本人於結婚、祝壽時也會包禮金來表示祝賀之意,在文具店、百圓商店或是各式各樣的禮品店,可以看到許多華麗、繽紛的祝儀袋。接下來要介紹關於日本的禮金文化,以及各式各樣祝儀袋的用途,如果有機會參加日本人朋友的婚喪喜慶活動的話,可以把這些重點記下來喔!
  • 日本人情禮金要用「白信封」包單數?請看6個日本日常小知識
    世界上每個地方,都有屬於當地的文化、習俗或者是只有在地人明白的小知識。我們每到一個地方旅行,總會遇上令自己很驚訝的事,來到日本當然也不例外。喜歡日本的朋友們,你們當中可能有一年去日本玩好幾次、到日本出差、合作夥伴或者親密的朋友是日本人......但不知道大家對日本的豆知識了解多少呢?在這裡介紹以下幾條有趣的日本雜學,看看大家能答對幾題!
  • 日本租房的那些事兒之什麼是押金·禮金?
    有詩云「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對於我們留學生來講,來到了日本,日本就是我們的新家,這也就就意味著我們要獨立起來。衣食住行這些往常我們不甚了解的卻往往是最重要的。下面,可樂就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在日本關於「住」的事情。首先,我們租房子的時候能經常看到「押金·禮金」這兩個詞。經常會有人問「押金是什麼?」「禮金是什麼」「我為什麼要支付押金和禮金?」等等。
  • 日本紅包習俗知多少?過年你發/收紅包了嘛?
    今天西門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日本人的紅包文化。,喜事和喪事都可以用;但訂婚、結婚等「重來」的涵義不好,則用禮繩紮成繁複形狀的死結,寓意「一生一次,不離不棄」。用於祝賀結婚的祝儀袋水引繩是金銀兩色;一般性的賀禮,獎金,捐款等常用紅白兩色的禮繩;喪事的慰問金要裝在黑白,黃白或銀白色禮繩的不祝儀袋中。
  • 【鳳巢生活大調查】紅白事禮金隨多少才合適?隔輩禮金又該準備多少?
    你看看這登記結婚的隊伍,都排到了馬路上,衡妹看了真是既羨慕又嫉妒!然而讓衡妹最感到恐慌的,並不是衡妹仍是只單身狗,而是這麼多人領證結婚,我要隨多少份子錢呀!因為生前的關係密切,大家一般也會攜帶禮金去弔唁。但是問題來了,結婚紅包可以是200、666、888如果關係好甚至上千上萬元不等,但這喪事的禮金該給多少才合適呢?有什麼講究嗎?衡妹就在這給大家簡答的科普一下。一般喜事,禮金會統稱為紅包。而葬禮的禮金,則可以叫帛金。同事或朋友的長輩親人去逝了,喪事禮金該給多少呢?喪事封包如何寫?
  • 東莞小村60年傳統:婚宴禮金收5元專車接送(圖)
    等全部通知完名單上的親友後,將所有隨禮疊放在一起,用一張紅紙包好,連同名單一併交給朋叔,表明所有親朋都已通知到了,且禮金已經收齊。  「我們家在村上共邀請了一百多戶鄉親,其中有40多戶因為是60歲以上的老人來參加婚宴,免去了隨禮,因此我們收到的禮金共有300元左右。」朋叔告訴記者。朋叔兒子的婚宴共辦了60桌,總計花費了3萬元。此外,他們還給每位鄉親回禮1元錢。
  • 你給的紅包禮金夠意思嗎?看看別人家的禮金怎麼給的
    自古以來,禮物交換在中國文化中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中國的社會關係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個體以自我為中心構建的流動的社會關係網絡,而不是凝固的社會制度支撐的。禮物饋贈和其他互惠交換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維持、再生產及改造人際關係方面。
  • 禮金不翼而飛 警方迅速破案-新聞中心-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公安武清分局石各莊派出所轄區內的群眾李某報警稱,其兒子結婚時收的禮金竟然在家中不翼而飛。武清警方迅速展開調查,偵破了這起盜竊案。「警察同志!我家進小偷了!」
  • 日本年中「贈答」竟有這麼多講究?教你如何避免送禮尷尬!
    不過日本的送禮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其獨特的文化習俗和不同的講究,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日本的贈答文化,避免大家年中需要送禮時手足無措。一、贈答時間與對象在日本,一般情況下大家會固定互贈禮物的日子大概就是年中和年末了,也就是所謂的「御中元」、「御歲暮」。年中即為中元節,在關東地區為7月上旬到15日,在關西地區為7月下旬到8月15日。
  • 24歲小夥零禮金和女友登記結婚,娘:不解除婚姻,三套房都不給你
    24歲小夥零禮金和女友登記結婚,母親:不解除婚姻,三套房都不給你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夾在媳婦和母親之間的男子小夥子家裡有三套房,有輛價值16萬的車,家庭情況還算比較富裕,大學畢業後,他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外地女孩,因為欣賞女孩爽朗的性格,兩人漸漸走到了一起。
  • 日本豆知識|「長月」是幾月份?
    學50音圖看原版書 厄爾尼諾現象與拉尼娜現象對日本的影響 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時,日本會出現「冷夏」與「暖冬」。發生拉尼娜現象時,日本會出現「暑夏」與「寒冬」。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5月19日下午,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曉峰、北京大學日語系副教授孫建軍在京舉辦講座,講解漢字在日本的發展歷程,探尋中日文化的異同。活動現場從漢字看日本文字是窺探不同文化體系的線索。而日本仍在本民族文字體系中保留著漢字。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裡,東亞漢字圈的中國、朝鮮、日本、越南等共享著漢字書寫系統。而現在仍在國家層面上使用漢字的,只剩下中國和日本。「從4世紀漢字傳入日本到今天,漢字在日本列島使用了1700多年。但我們需要認識到,漢字在日本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生長出許多新的內容,它已經就是日本人自己文化傳統的一部分。
  • 日本人的愛情與婚姻
    古代日本人談情說愛的形式多種多樣。但到明治維新後,日本人突然意識到西方文明與日本傳統文化之間的斷層,新時代的戀愛關係開始發生變化,這同時也對現代家庭關係的形成產生了深刻影響。孩子是男女之間結婚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2010年的一項政府數據,約25%的日本女性是孕後結婚,也就是奉子成婚。而在衝繩縣,這個數據更是高達40%。在傳統日本社會裡,人們曾以未婚先孕為恥,但現代人的觀念已大不相同。由於人口劇減已成為全國性的嚴重問題,人們對年輕情侶的態度也越來越寬容。然而,根據同一項政府統計,先孕後婚的夫妻離婚率高達40%。
  • 日本文化自來以其獨特性著稱,日本文化10個關鍵詞,讓你了解日本
    日本文化自來以其獨特性著稱,這種獨特的文化在外國的人看來既有魅力也充滿神秘,然而也不可避免地產生許多誤解,因此理解日本文化十分重要,本文就解讀日本文化的10個關鍵詞,讓你更了解日本,讀懂關鍵詞,才能讀懂日本文化,希望大家在日語學習的過程中更注重了解日語文化,對你的日語學習更有幫助。
  • 日本人到底有多愛貓?走近日本的貓文化
    日本雖以柴犬、秋田犬等可愛狗狗聞名,但其實日本人對貓的熱愛一點也不少。貓對於日本來說,絕不僅僅是寵物,更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接下來,西諾君就給大家講講:日本人到底有多愛貓?日本人與貓咪的羈絆據說一千多年前,為了保護書籍不被老鼠毀壞,貓被遣唐使從中國帶到了日本。在《源氏物語》、《枕草子》等平安時代的著作中也有記載貓被貴族作為寵物豢養。
  • 新華僑報:「萌文化」為何在日本大行其道?
    中新網9月1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1日刊文說,「萌」在日本究竟是何含義?日本人的「萌情結」究竟有何文化根源呢?實際上,「萌文化」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是一種調味劑,從某種意義上說能給人們「減壓」,讓他們對於枯燥、痛苦的事情一笑了之。  文章摘編如下:  身著寬鬆制服、雙眼閃爍著無辜的女生被稱為「萌」系少女,一件小小的物品、一句風趣的話會被認為:「好萌!」
  • 59年前禮金驚現「1萬元」 禮簿中含4種貨幣(圖)
    97年前禮金有銅子兒、59年前禮金高達「一萬元」,26年前禮金最少的只有一元。禮簿記錄了近百年來津城百姓隨喪葬禮的變遷。  禮簿中包含四種貨幣  昨天下午,記者在和平區張貽治老人的家中見到了保存完好的喪禮簿。泛黃的方形紙張中用黑色毛筆從上到下縱向記錄著隨禮人的姓名、住址和禮金數額。
  • 參加葬禮該如何送禮金?
    參加葬禮時向喪屬贈送禮金,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而今,禮金已經脫離了傳統的範疇,成為葬禮中一項必不可少的禮節。禮金的數額禮金的數額通常取決於送禮者與逝者關係的親疏遠近。一般而言,送禮者與逝者血緣關係越近,禮金數額也就越高;如果送禮者是逝者的至交好友,禮金數額往往也不會太低。不過,這只是一般的參考標準,並非約定俗成的硬性規矩,送禮者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來決定禮金數額的多少。需要注意的是,無論禮金數額是多是少,數字都必須是單數,切忌雙數。常見的做法是整百加一,如401、601等。另外,禮金一般要以送禮者全家的名義贈送。
  • 日本「蘿莉控」文化的罪與非罪
    [摘要]在日本對「蘿莉控」的社會評判一直是模稜兩可的狀態,因為社會上確實存在認可的人群,但這也被很多「戀童癖者」、「兒童性侵者」利用詭辯,混淆視聽。在日本「二次元文化」中,「蘿莉控」絕對是獨樹一幟的領域。
  • 老人遺願喪葬拒收禮金 親朋礙於情面出席不到50人
    老人過世後,家中子女紛紛趕回家,他們做了一個令所有親朋至今還沒想明白的決定———拒收禮金。  母親過世當天,趙勇一家在廠區內操辦喪事。前來悼念的親朋好友,趕到臨時搭建的靈堂上都略顯吃驚———靈堂入口處立著一標牌,上面寫著:母親生前遺願,不收賓客禮金。  「我在靈堂旁看到好幾個人送上禮金,但趙勇推了又推,好幾次雙方都僵持不下,但最終趙勇硬將禮金塞進了對方的衣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