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今日的問題90歲老人的稱呼是什麼?我們聽的最多的就是花甲之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其它歲數的稱呼就比較少了。下面小編就把今天的正確答案告訴大家。順便分享一些我國古代對老人年紀稱呼的叫法。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正確答案:耋耄
《禮記》裡說:「八十、九十曰耄。」「耄」和「耋」都是會意字,指人年老,因此就把80、90歲的人稱為「耄耋老人」。
我國古代對老人的其他稱呼:
耳順、耳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60歲以上。
耆:古稱60歲的人為「耆」。
下壽:古人以60為下壽,指60歲以上。
還歷壽:61歲的壽辰。
從心之年:70歲。
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60歲稱「花甲」、「花甲之年」或「耆」、「耆老」。因為我國古代採用農曆幹支紀年,而幹支紀年則是60年為一輪,幹支搭配的第一個名稱叫「甲子」,同時幹支名稱是錯綜參互配搭的,所以每一輪就稱作「花甲」,於是人們就借用這個幹支一輪的名稱來稱呼60歲的老人,而超過60歲又未到70歲的老人,即稱「年過花甲」。
古稀,指70歲。古稀,原有古來稀少的意思。
80歲稱「耄」、「耄耋」。《禮記》裡說:「八十、九十曰耄。」「耄」和「耋」都是會意字,指人年老,因此就把80、90歲的人稱為「耄耋老人」。
「九十」也有其他稱謂,比如說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