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6 17:3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趙路
4月26日,首屆「鄉村百花大會」在富陽「千年古鎮」——龍門鎮正式啟動。即刻開始,以龍門為「主場」,富陽的全部24個鄉鎮街道都將成為「花海」,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絕美畫卷,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
「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這是富陽人民共同的期盼與夢想。作為《富春山居圖》的原創地、實景地,富陽近年來以美麗鄉村、美麗城鎮、美麗經濟的「三美」建設為抓手,全區上下堅定不移地實施擁江發展戰略,蹄疾步穩地推動鄉村振興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個「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最美示範區」,已蔚然成型。
百花爭豔——24個鄉鎮街道出高招
據了解,本屆「鄉村百花大會」分三大板塊:花開四季——建設美麗鄉村,打造美麗環境;向美而行——建設美麗城鎮,爭做美麗市民;以花為媒——建設美麗經濟,培育美麗產業。
「鄉村百花大會」是一場絕美的盛會。在龍門「主場」,「鄉村百花大會」期間出現的花卉超過300個品種,50萬盆以上。作為孫權故裡和孫氏後裔最大聚居地,龍門鎮至今留存有300多棟明、清、民國等不同歷史時期的古民居,65座古廳堂等歷史建築以及祠堂、古塔、古廟、古橋、古樹等,孫氏文化積澱千年,「百花」將成為這裡歷史的最佳註解。
「鄉村百花大會」是一場全域的盛會。包括龍門鎮在內,富陽全部24個鄉鎮街道都在自己的轄區內開闢了特色賞花區和主打花卉,讓富陽全區的每個角落變成鮮花景區——
如鹿山街道「花海藍田」項目推出了1200畝集中連片花海;裡山鎮在3公裡精品線路兩邊種上櫻花樹等花木,打造最美騎行道;春建鄉以「竹韻茶香,騎遊畫廊」為主題,在下唐村建立「花田喜事」景觀;環山鄉沿19省道將打造百畝荷花池、40畝再力花、10畝向日葵、40畝百日草、100畝水稻色塊組合創意景觀……
此外,富陽24個鄉鎮街道的行政「一把手」,正一個接一個出現在網端,為所在鄉鎮街道代言,向各地遊客發出邀約。
「鄉村百花大會」也是一場貫穿全年的盛會。接下來,「最美花匠」評選將引導群眾尋找、發現身邊的「民間花匠」;「花開萬家」將花卉栽培培訓,分層面、分批次、多形式地開展花卉栽培培訓活動;還有「親子曬花大賽」,鼓勵家庭種花美化庭院,開展親子種花、曬花比賽。
「舉行『鄉村百花大會』,目的是以花為媒,全方位展現富陽區美麗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大會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富陽將以大會為契機,動員全區上下齊心協力,共同打造美麗富陽,建設四季花城,帶動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人人動手——美麗鄉村建設有合力
這兩天,萬市鎮何家村村民沈高蓮一早起床,就忙著打掃院子,為種在瓶瓶罐罐裡的映山紅澆水、施肥。「鄉村百花大會」期間,萬市鎮的特色花卉——映山紅將不僅漫山遍野,也盛開於百姓人家。
在何家村村口的顯眼位置,貼著一張「最美庭院」擂臺榜。去年開始,村裡不定期檢查,每月評選一次「最美庭院」,院子最乾淨、最漂亮、最有創意的家庭會被評為「精品戶」,並在擂臺榜上公布。同時,庭院衛生狀況不理想的家庭也會被「黃牌警告」。
很快,「最美庭院」成了何家村村民們在乎的大事。沈高蓮不僅自己被評為年度「精品戶」,還不斷發動鄰居,打掃村裡的公共區域。「看著村子越來越漂亮,大家的幹勁越來越足。」她自豪地說。
過去,何家村亂搭亂建、雜物隨意堆放的情況很普遍。但自從有了「美麗庭院」這個「擂臺」,整個村子越來越漂亮。破舊的瓦罐、廢棄的青磚、閒置的柴火,這些曾經無人問津的雜物,被擺放成各種漂亮造型,成了美麗鄉村建設中增光添彩的寶貝。
拆違建、清溪流,掃乾淨、堆整齊,種滿園、點漂亮,增收入、人和諧——最近一年多來,共24個字的「三字經」,已經成為了所有富陽人的心之所念。與「三字經」一樣廣泛傳頌的,還有「鄉土氣息、田園風光,地域特色、富陽品牌」的「四字歌」,指引美麗鄉村建設。
富陽有「最美庭院大比武」:先在農戶們之間比,之後在村與村之間比,再在鄉鎮街道之間比,這樣的「比武」富陽已經舉行了數千場。富陽婦聯還組織了「姐妹幫幫團」,來自不同村社、鄉鎮街道的婦女們之間互相取經,幫忙出主意,共建美麗家園。
富陽還有「村幹部擂臺賽」:每季度一期,主題包括「劣V類水剿滅」「美麗鄉村建設」等,同樣由村社到鄉鎮街道,村民相互比,村幹部「打擂臺」,最後還有區級現場「擂臺賽」,由觀眾和評審組進行評分,得分最高的即為「擂主」村,得到相應的獎金和流動旗幟。
……
也正因為人人動手,在「學比趕超」的濃厚氛圍中,富陽的鄉村越來越乾淨、越來越漂亮,「步步是美景、村村是公園、鎮鎮是花海」在富陽移步可見。
大刀闊斧——
美麗城鎮創出大作為
「鄉村百花大會」召開前,家住杭州主城區的劉飛帶上家人,先去龍門鎮「探營」。裡裡外外逛上一圈,他發現,與兩年前到訪相比,這個千年古鎮有了可喜的變化。
最讓劉飛感覺意外的,是進出古鎮的必經之路新街。「上一次來,這裡還破破爛爛的,看著特別『扎眼』。如今,它已經真正和古鎮融在一起了。」
800多米長的新街整治工程,是龍門鎮小城鎮綜合環境整治行動的一部分。去年,龍門鎮投入3000多萬元,實施了11個項目——
有修繕保護。對龍門的古建築進行整體控制性修繕,面積達3.2萬平方米;共收購古建築民居近500戶,面積近3.8萬平方米,古鎮中建築破舊、瀕臨坍塌的情形得到極大改善。
有立面整治。在新街,雜亂的空調外機全部加上了蓋罩,破舊的牆面被重新繪製,山水、駿馬、以及龍門當地特色的「孫氏家徽」,嶄新的白牆黛瓦、窗批連廊讓整條街更具韻味。
還有「飛線下地」。在六村畈區塊、307省道沿線、古鎮南路等進行強電梳理,弱電下地,過去遍布空中的亂拉電線不見了,龍門古鎮周邊的天空顯得特別清爽。
類似龍門古鎮的變化,在富陽隨處可見。去年上半年,富陽制定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三年計劃,共計投入30億元,342個項目分三批實施。除街道立面整治、市場提升改造、路網結構完善等「共性」項目外,每個鄉鎮街道還根據各自實際設定了特色項目,比如,永昌鎮的竹韻活鎮建設工程、新登鎮的護城河綜合整治、場口鎮的「田園小城市」打造等。
截至目前,富陽共完成整治道路101條(段)、「六亂」(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設攤點、亂拉亂掛、亂貼亂寫亂畫、亂扔亂吐)點位625處,完成「拆違」221.79萬平方米。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第一批任務鄉鎮已完成省級驗收,第二、三批任務鄉鎮也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以上。
經過大規模的整治,髒亂差不見了,小城鎮的顏值刷新了,實效也跟著來了。「相比古鎮內,古鎮外的整治難度更大。但是,龍門整體顏值的刷新,給了遊客們更好的旅遊體驗。」龍門鎮黨委書記方亮表示,今年以來,龍門古鎮的日均客流量較去年上升了25%左右。
騰籠換鳥——
美麗經濟點亮新產業
「花開了,所有房間都訂滿了。」坐在自家民宿「田家山房」的大廳裡,萬市鎮槎源塢村村民田洪生說。自去年9月開張以來,「田家山房」的繁忙出乎他的預料,不斷有大巴從上海、江蘇等地,送來一車又一車住宿的客人。
如何發展鄉村經濟?在富陽,從村社、鄉鎮街道到區級層面群策群力,形成了一系列由「美麗」引出的產業新模式。
「我們村的自然景觀非常好,附近有雲臺山、浮雲嶺等景點,可就是交通不太方便。車子從320國道最近的入口開進來,要花一個多小時。」槎源塢村黨總支書記馬滿洪表示,大家思來想去,覺得村裡的經濟想要發展,根源在「是否美麗」。「如果村子不漂亮,觀光客看完風景就回去了,民宿產業自然無從談起。」
與富陽的其他村莊一樣,槎源塢村從去年年初起,也開始「最美庭院大比武」,家家戶戶比乾淨、比漂亮,過去又髒又亂的村子,變得像花園一樣。慢慢地,遊客被吸引到村裡觀光。村裡又藉機發展採摘,又引來了新一批客人。去年以來,槎源塢村的民宿從「0」到4家,今年還打算新增10家。
「美麗經濟」帶來農民增收。過去,田洪生夫妻倆外出打工、做小生意,一年的收入不到6萬元。而「田家山房」開張至今,每月營收漲到了七、八千元。「一年多收入10萬元,希望蠻大!」
在洞橋鎮查口村,最近幾乎每天上午,村民錢頌英都要步行十來分鐘,去村邊的杭州(國際)青少年洞橋營地,接10個左右的孩子回家。在帶領這些來自杭州、寧波、上海等城市的孩子進行一天的鬆土、播種、除草等體驗活動後,錢頌英又會把他們送回營地。
自去年「最美庭院大比武」開始後,洞橋鎮很快把「美麗鄉村」和兩年前落戶、佔地1100畝的杭州(國際)青少年洞橋營地結合起來,在離營地最近的查口村和賢德村,選出了60多戶農家接待青少年,進行農事體驗。
「村裡制定整套規章,實施動態管理,凡符合庭院美、家風好的農戶,就可以入圍成為體驗點,村民經過培訓,還能成為持證『教官』;可一旦出現庭院雜亂等情況,體驗點也會被取消資格,截至目前已經勸退12戶,摘牌2戶。」查口村黨總支書記黃小強表示。
從「村民」變「教官」,百姓同樣受益匪淺。每天接待一個孩子,農戶可獲得40元的補助。黃小強說,僅最近一個月,村裡就接待了青少年3000多人次,村民們獲得的直接收入超過12萬元。而洞橋鎮的11家民宿,一到周末、假期就爆滿。「住客大多是孩子家長。」民宿「林泉樂」的老闆王仁娟說。
「美麗」還會直接帶來投資大單。常安鎮橫槎村曾是遠近聞名的「化工村」,在關停所有化工企業之後,歷經生態修復和人文環境的營造,終於迎來了總額20億元的旅遊大單——包括投資8000萬元的農業親子遊體驗項目,超過2萬平方米的五星級酒店,以及改造的文化禮堂,要將橫槎村打造成為「自然農業旅遊體驗基地」。
「以美麗經濟為切入點,富陽的新產業也在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據富陽「三美」辦公室統計,富陽現有民宿(農家樂)380家,現代民宿示範點25個,民宿示範村3個,經登記註冊的農業經營主體達到1163家,農業龍頭企業總數124家,這些數字均較一年前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