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我寫了200多篇文章,解讀《易經》。我是一個平凡人,靠自學讀懂《易經》,說出來被人嘲笑。以前的我,會在意閒言雜語,到達某種心靜後,就根本不在乎了。
很多學易的人,追求理論和術數。我的經驗是,一個平凡人讀懂《易經》,最好的方法是開悟!
什麼是開悟?開悟就是知一。
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
一就是太一,一之後,才是陰陽,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易傳·繫辭》裡有記載。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關於開悟,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禪宗六祖惠能,他是不識字的。他家境貧窮,靠賣柴為生,有一次賣柴後,把柴送到人家中,出來的時候,聽到有個和尚念《金剛經》,他一聽就迷上了。
後來,別人指引他去找禪宗五祖,留在寺院裡打雜八個月。五祖讓弟子各作一首偈語,明心見性之人,可以繼承衣缽。
弟子中最有能力繼承衣缽的人是神秀,他作的偈語是: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未達到明心見性。惠能是外來人,不是他的弟子,他作的偈語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知道惠能已經開悟,於是半夜三更,悄悄把衣缽傳給他,成為後來的禪宗六祖。
惠能得到衣缽後,為躲避追殺,也在山林中隱藏十幾年,39歲才開始正式剃度,弘揚佛法。
我講這個故事,好像和《易經》沒有關係,其實有關係。萬法都是來自一,知一之後,就懂了萬法。一個人開悟後,內心就會生出大智慧,惠能就是一個案例。他不識字,卻有大智慧,成為禪宗六祖。
開悟就是知一,六祖說是無分別心,不二法門。學易也是如此,如果知一,就是一點通則百通。
很多人說《易經》難,我深有體會,因為自己也是過來人,以前我看不懂《易經》。機緣巧合,我的腦袋突然開竅,然後就看懂《易經》了。
讀懂《易經》後,接著讀《道德經》、《莊子》、《黃帝內經》、《六壬神課》、《奇門遁甲》等等,都能讀懂。這是一點通則百通。
我給大家講《易經》時,裡面講了很多案例,有些人覺得膚淺,沒耐心聽。這些案例,是教你如何開悟的。
無用的話,我一個字都不會多說;說出來的,都是有用的。
如果不修好自己的心性,學易很容易走火入魔,解讀《易經》這些年,我遇到不少神經病。學易沒學好,連個正常人都做不了。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個人學了35年《易經》,他以為自己很有成就,到處找人辯論。別人意見和他不一樣,他就罵別人。這樣的人,變成了偏執狂,還不如不學。
一個人普通人,如何開悟?
人人都可以開悟,只是要等時機成熟。有的人快,有的人慢,要看個人的悟性。
我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1、靜。
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每個人都是很浮躁的,即使你不浮躁,家裡那麼多人吵鬧,你的心也靜不下來。
無論多麼忙,每天都要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時間和空間,一個人安靜地獨處,靜下來,你才能積累能量。積累的能量足夠大,足夠強烈,才能在將來的某一天,衝破意識的極限,悟到新的東西。
2、定。
在生活中,鍛鍊自己的定力,王陽明的心法,也強調在事上練。不管遇到好事,還是意外,都要學會自控,控制自己的情緒,從中磨鍊自己的定力。
那些雲淡風輕的人,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後,普通人一驚一乍的小事,壓根不放在眼裡,從而變得淡定從容。
3、虛心向別人學習。
真正虛心的人,太少了。現在有幾百人買我的專欄,也稱我老師,真正虛心學習的人,不多。有些人很狂傲,還沒學完一半,就認為這個老師水平不行。
真正學懂易以後,他心通,自然會有。很多事情,別人不說,或者掩飾,我都知道,不說罷了。
禪宗六祖惠能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人在迷惑時,靠老師指點迷津;自己開悟以後,就靠自己努力。我是屬於第二種,沒有老師指點,自學了七八年,自己學通。
以上是學易心法:一個平凡人讀懂《易經》,最好的方法是開悟!
慢慢實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