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罵……看到似曾相識的「美式民主」演砸,香港「黃絲」手足無措

2021-01-09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 陳青青】儘管時隔1年、相距萬裡,但香港市民在看到美國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的一幕時,總會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2019年7月1日,一群暴徒也曾闖入過香港立法會大樓肆意破壞。那時,這些蒙面黑衣人被西方政客和媒體稱讚為「民主英雄」。

如今,「民主英雄」在美國政客和媒體口中變成「暴徒」,「美式民主」的劇本在包括全球注視下演得稀爛。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7日發文稱,「真誠的問問『泛民』,你們不斷追求美國的制度,說什麼政權順利移交,說什麼自我糾正,說什麼有暴徒攻入立法會是因為香港沒有民主。今天早上,請你們再想一遍。」

香港「黃絲」急於跟美國示威者撇清關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駐港記者威爾·裡普利(Will Ripley)7日在其社交媒體上發出了兩張對比照片:一張是2019年暴徒衝擊香港立法會,另一張則是此次示威者攻進美國國會大廈的照片。裡普利寫道,「上面這張圖是香港的『民主運動』,下面的圖是美國的支持川普運動。雖然是非常不同的兩組人,但他們都感覺遭到了邊緣化和被迫害,並選擇破壞那個他們不信任的政府。」

雖然將香港出現的「黑暴」活動稱為「民主運動」,並試圖為此類活動辯護,但裡普利的這則推文依然遭到大量香港「黃絲(泛指支持反修例甚至黑暴活動的人)」的圍攻。在全世界都在圍觀美國的混亂、西方政客普遍指責美國抗議者的暴力行為之際,「黃絲」們急於撇清關係,堅持宣稱將香港的「民主運動」與美國發生的事情進行對比是「完全錯誤」的。這則推文還引來了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權力項目主任葛來儀,她批評稱裡普利的說法是錯誤的,「香港抗議者沒有發生政變」。事實上,香港特區政府於去年7月已經發出聲明,表示示威者最常用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具有「港獨」「將香港特區從中國分離出去、改變特區的法律地位」,或顛覆國家政權的含意。

這些辯護並沒有區別出兩個相似場景的不同之處,反而令很多人意識到,發生在香港與華盛頓的兩起事件的諸多共同點。相比之下,不同的是香港「黑暴」勢力的行為更加持久、更加極端、更加暴力,而香港執法部門的行動更加審慎與專業。

當地時間6日下午,一名闖入美國國會的女性川普支持者遭警察槍擊身亡。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7日在社交社交媒體上對曾參與暴力活動的香港示威者發出質問,「有闖入美國國會的示威者中槍不治。作為示威者,你寧願在香港示威還是在美國示威。」他還在帖文中特意提到曾闖入香港立法會參與暴動、目前已經潛逃的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前總編輯梁繼平,「梁繼平肯定不會衝入美國國會」,諷刺其在港肆意妄為未必有膽量去美國「撒野」。

香港「光頭警長」劉澤基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感嘆稱,相較之下,香港警察太「溫柔」了。「根據美國顛覆政權的劇本,當中必定是圍繞爭取人權自由,之後必須要有人死,因為有人死之後才能將事態發酵、變大」,劉澤基說,「這個劇本已經在全球上演很多次,但偏偏在香港警察一年來也沒有殺死一個人,這樣的劇本才不能再演下去。」

在香港媒體對發生在國會山事件的報導下,一些香港網友也發布評論諷刺稱,「怎麼解釋衝擊香港立法會不但沒有死人,更要逃到國外。香港太自由了,香港警察太善良了」。「(美國)警察開槍卻沒有人說警察暴力,太搞笑了。」

「美麗風景線」成「美式雙標」代名詞

「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一年多前對香港暴力抗議的美化形容如今被頻繁提起。在川普支持者攻進國會大廈期間,有人佔領了佩洛西的辦公室,坐在她的座位上拍照留念,還有人扛走了她的議長講話臺。對此,佩洛西再也無心欣賞「美景」,而是痛斥示威者「褻瀆了美國的『民主殿堂』」,並稱「我們的『民主』遭到了可恥的攻擊」。

不止是佩洛西,曾為暴力亂港分子打氣的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現在卻開始大呼「暴力,不管是來自左翼還是右翼,總是錯誤的」;曾指責香港警察「使用暴力鎮壓示威者」的參議員馬克·盧比奧,則更向川普喊話稱,「執法人員正在受到攻擊」,敦促他派遣更多資源「協助警察,幫助恢復秩序」。

華盛頓一日之內出現的種種亂象不僅是「美式民主」的滑鐵盧,也是「美式雙標」的大型展臺。英國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師湯姆·福迪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描述香港和華盛頓發生的事件時,人們看到了西方使用了不同話語:暴徒衝擊立法會是「爭取民主」的「英勇反抗」,而川普的支持者衝擊美國國會時,英國廣播公司(BBC)卻稱其為「支持川普的暴徒」。

不止是BBC,《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以及《華爾街日報》這三家美國的標誌性媒體,都採用「暴徒」(Mob)一詞形容衝擊美國國會的川普支持者。除了「暴徒」一詞,一些美國媒體還更加直接地稱川普支持者的抗議行動是「暴亂」(Insurrection)。復旦大學美國問題專家沈逸表示,西方對待民主的態度是工具性的,永遠都是發生在別人家的暴動是為「自由而戰」,發生在自己家的就是暴亂。

香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7日在社交媒體發布一張標題為「跟西方國家回應暴動學英文」,批評西方國家回應暴動事件時持「雙重標準」,行為可恥。另一名立法會議員葛佩帆也批評美方的「雙重標準」行為,稱之為自食惡果的結局。

「民主燈塔」坍塌令「黃絲」手足無措

一直以來,由於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等川普政府高官對「亂港」分子和反對派公開支持,甚至頻繁出手幹涉中國香港事務,「黃絲」們普遍對川普抱有好感,並視美國為最大「救星」。在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星條旗、川普照片以及各種向美國求援的標語經常出現。英國民調機構「YouGov」去年10月針對亞太地區對下一任美國總統的傾向發起調查,中國香港對川普的支持度在亞太地區中排行第二,僅次於中國臺灣。

國會大廈的混亂與不堪、川普的「堅持」、多位共和黨籍參議員的「割席」,6日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令「黃絲」們一時間不知如何應對。在他們經常使用的社交平臺「連登」上,持不同意見的人吵成一片,甚至互相謾罵攻訐。面對國會山的「黑暗一日」以及即將下臺的川普,一些「黃絲」五味雜陳,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這兩天的新聞都好慘,感覺世界就要玩完了」,而底下的一則回復表示,「是香港(暴徒)玩完了」。還有「黃絲」發帖稱,他們「要準備挨過黑暗時代了」。

一些人對川普依然「忠心不改」,在「連登」上發帖稱「支持川普的6位參議員會繼續對抗選舉結果,我們連登是否可以支持下他們」,並呼籲其他人前往一貫反華的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魯茲等人的推特下留言支持。有的人則堅決不承認川普已經輸掉此次大選,堅稱「都是假新聞」「還有絕招沒出」。

看到形勢不妙,「民主燈塔」已經逐漸坍塌,部分香港反對派開始選擇與川普及其支持者迅速「割席」。香港前立法會議員、「亂港分子」李卓人7日宣稱,華盛頓的暴力行動削弱了美國民主價值觀的敘事,美國已經淪為「笑柄」

「本以為『攬炒』可以讓外資離開,中央『收手』,誰知道現在外資沒走,中國(內地)強勢,笑到最後。」一名香港人在「連登」感嘆稱。

相關焦點

  • 華春瑩推文現真相,美式民主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美式民主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此外華春瑩還大膽指出,美國政客所倡導的"民主"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縱觀美國歷史,美國將此類"民主"發揮得淋漓盡致。在2003年,美國一口咬定伊拉克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對伊朗單方面發動了戰爭,使伊拉克嘗盡了八年戰爭帶來的苦難。
  • 華春瑩連發5推質問:「美式科學與民主」難道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在另一條推特中,華春瑩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難道就是『美式科學』與『美式民主』嗎?歷史證明,只有順應時代潮流,才能真正發展與繁榮。」本周,川普再次將矛頭指向世衛組織。當地時間18日,川普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封寫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的信,威脅稱要永久切斷美國對世衛組織的資助。
  • 社評:民主的敵人是美國自己而非別人
    除了用攻擊者沒有達到目的、國會最終確認了拜登當選來論證「美國民主的強大」,他們還把中國等拽出來當靶子,宣稱「民主的敵人」對華盛頓騷亂「幸災樂禍」,試圖以此刺激美國公眾,調動人們團結的意願。這不能不說是美國政治虛弱的寫照。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理應胸懷寬闊,豁達包容,它的發展、以及自我平衡的管控應當從容有序,主要藉助內在資源打造槓桿。
  • 人民日報海外版:這些政客還有臉對香港指手畫腳
    新華社記者 劉 傑攝「如果美國看到美國正對美國做的事,美國肯定會入侵美國,並從美國暴政的手中解放美國。」這個日前在網上廣為流傳的辣評,十分形象地戳破了「美式民主」的虛偽,戳破了美西方政客大搞雙重標準的虛妄。美國首都華盛頓近日發生暴力示威,抗議者非法闖入國會大廈並與警察發生衝突,事件中已有5人死亡。美西方政界和媒體紛紛譴責,稱其為踐踏民主、破壞法治的暴力行徑。
  • 美國式民主面臨坍塌,為何整個西方都在恐懼?
    如今川普甚至被指煽動支持者們攻入美國國會,和平集會抗議活動演變成暴亂,川普的支持者也被視為暴民,將美國式民主踩在腳下! 二戰奠定了美國在西方乃至全球的主導地位,美國成為西方老大,帶領西方主導了戰後國際秩序的重建和維護!美國式民主順理成章的成為西方民主的標杆,成為西方民主的領頭人,帶領西方在全球各地傳播自由民主的價值觀。
  • ...是2016年大選的兩倍多——被金錢綁架的民主玷汙了「民主」二字
    原標題:2020年直接用於美國總統和國會議員選舉的費用將超過140億美元,是2016年大選的兩倍多——被金錢綁架的民主玷汙了「民主」二字激烈程度堪比貼身肉搏的美國2020年總統和國會選舉雖已塵埃落定,但餘波遠未平息,除兩黨纏鬥仍在繼續外,競選背後的巨額開支也讓人質疑所謂「民主」選舉的「含金量」。
  • 華春瑩:順者昌逆者亡,這就是美式民主?
    美國霸權無處不在《環球時報》消息稱,不久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發推質問:順者昌逆者亡,這就是美式民主?事實上美國的霸權主義已經對國際社會的安定造成一定的影響。美國的霸權主義無處不在,在韓國部署薩德飛彈、退出伊核協議等行為都是美國霸權主義的最好證據。此次更是由於美國的強硬態度,現在韓國陷入兩難,美國勢必要韓國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
  • 美國又慫恿韓國反華,中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就是美式民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連發五條推特反擊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難道就是美式民主嗎?」這說的一點都沒錯,在川普眼裡,美國是錘子,世界是釘子,誰要不聽從美國指揮,那麼就會遭到狠狠的敲打。從美國幹預北溪2項目,退出伊核協議,往韓國部署薩德飛彈,頻繁到南海秀肌肉等行為就可以看出,美國的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才是世界動亂的源頭。
  • 歐洲頭條丨「民主燈塔」崩塌 美國危機遠未結束
    與此同時,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盟友也紛紛譴責這場暴亂,美國「民主燈塔」形象正變得黯淡無光。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指出,國會事件反映出美國長期以來的分裂與衰落。美國政治亂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次危機由來已久,且遠未結束。
  • 華春瑩:一些美國人和媒體形容香港暴亂是「靚麗風景線」,為什麼...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表示,希望美國人民能儘快享有和平、穩定和安全,她同時敦促人們深思,為何美國一些人士與媒體對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中的暴力行為給予了完全不同的評價。華春瑩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記者會上表示,已注意到美國國內發生的事情,相信美國人民也希望儘快恢復正常秩序。她注意到,在這次暴力事件中已經有4人死亡,也注意到中國網民對此的一些看法和評論。
  • 還琢磨幹涉香港司法?英國政府真是想多了
    近日,香港的一則消息引起社會關注,此前曾多次輕判亂港分子的黃絲法官何俊堯將被調離裁判法院,轉往高等法院專責處理原訟庭刑事案件的排期事宜。修例風波期間,何俊堯曾多次在法庭上對亂港分子輕判,從而遭到港人的投訴。
  • 終於等到你……們被收監,禍亂香港的三個漢奸
    美國地緣政治智庫Land Destroyer研究者卡塔盧奇曾經撰文披露,戴耀廷多次出席美國國務院轄下的「國家民主基金會」及「美國國際民主研究院」在香港舉辦的活動。「國家民主基金會」絕非散財童子。從這個基金會自己公布的資助對象中可看出,其中不乏臭名昭著的分裂組織,比如多個從事分裂中國的「藏獨」、「疆獨」團體。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不妨問問度娘。
  • 為什麼有時候覺得此時此刻「似曾相識」?是前世記憶?未卜先知?
    這種感覺曾經有過這種現象稱為「既視感」,好像曾經經歷過,好像曾經在哪見過,也就是當我們看到一個場景,或者是一件事、產生一種感覺的時候,一種無意識的記憶突然就蹦了出來,與知覺混在一起,總結起來就是我們所說的「似曾相識」。但是這種現象發生的時候有一種奇妙的感覺,類似於穿越時空、時間倒流、平行時空糾纏在一起的既視感。因此我們常會把這種現象與未卜先知或靈異事件聯繫在一起。
  • 人民日報評論員:利用香港遏制中國發展是白日做夢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人民日報11月24日評論員文章:利用香港遏制中國發展是白日做夢為遏制圍堵中國,美國一些政客已經到了喪心病狂、不擇手段的地步。美國國會無視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公然用國內法幹涉中國內政,通過所謂「2019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一法案罔顧事實、混淆是非、違反公理、用心險惡。
  • 國安法官蘇惠德接恐嚇電話丨香港一日
    香港律師會致力捍衛法治和司法獨立,這些都是維持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法院和法官的任務是依法公正地裁決每宗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和事實問題,不管爭議的性質為何,以及涉及何人。如果任何人不滿意法官的判決,他們可以上訴。對任何影響法庭獨立運作的行為,全香港市民應該是零容忍。本人促請特區政府依法嚴肅跟進所有不法行為。
  • 這就是美式民主
    華春瑩從美國確診病例超越150萬、川普政府在研發疫苗的異常速度以及「甩鍋」中國等多個方面質疑了川普政府在美國國內防疫上的做法,並一針見血地指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是美國政客所宣揚的「美國科學和民主」的真正內涵。從歷史的角度看,許多國家都對美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權體會深刻。
  • 【時局】旺角暴亂後,內地青年寫給香港同齡人的三封信
    作為同齡人,請讓我們彼此提醒,學習香港容得下中西方文化一切交匯的精神:去掉偏見,讓我們的心態更虛懷若谷;去掉謾罵,讓我們的觀點更百花齊放;去掉標籤,讓我們的思想更縱橫捭闔;去掉藩籬,讓我們的靈魂更自由飛翔。  我們歡迎你們多來內地,哪怕是表達不同觀點,我們也願意直面差異,取長補短。希望我們到香港時,也能收穫同樣的真誠。
  • 香港市民躲去深圳透口氣:環境好有活力,還安寧
    來自香港屯門的梁先生告訴中新社記者,最近一段時間的周末,他們一家三口坐跨境巴士經深圳灣口岸直接到深圳遊玩,除了深圳物美價廉的餐飲吸引外,更多的考量是「在深圳可以放鬆心情,靜下心」。「真的受夠了!」梁先生說:「曠日持久的修例風波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有時候看到電視節目推送的遊行直播就讓人覺得煩躁,還不如周末的時候來深圳透口氣。」
  • 1948年1月1日 國民黨各民主派別聯合組成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
    首頁>網上展廳>文章1948年1月1日 國民黨各民主派別聯合組成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門戶網站 www.scio.gov.cn | 發布:2012-01-04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  1948年1月1日 由國民黨各民主派別聯合組成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