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平同志為廈門設定的更高遠的目標是什麼呢?」
寫
在
前
面
1985年6月至1988年6月,習近平同志先後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常務副市長,成為廈門經濟特區初創時期的重要領導者、開拓者。他領導制定了廈門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探索推動了一系列開創性改革舉措,積極探索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道路,大力度推進生態環保工作,注重保護和傳承歷史文脈,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廈門3年,習近平同志一心為民、嚴於律己,勤於工作、勤於調研,敢於擔當、敢於創新,展現出對大勢的科學把握和遠見卓識。他深有感觸地說:「廈門給了我人生許多歷練。」
採訪對象:李秀記
採訪對象:李秀記,1937年1月生,福建南安人。196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1972年到廈門工作,1983年2月起任廈門市副市長,1984年2月任市委常委,1984年12月任市委副書記兼市紀委書記,1988年9月任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1992年12月任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1995年8月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2009年退休。
採 訪 組:沈凌 路也 胥晴
採訪日期:2017年6月2日
採訪地點:廈門市李秀記家中
上期我們提到「跨島發展」戰略,今天我們繼續通過李秀記的講述深入了解。
當時習近平同志是如何指導廈門通過「跨島發展」,發揮特區的窗口作用和龍頭地位的呢?
李秀記說,在2000年1月省人代會上,近平同志作為廈門選出的省九屆人大代表,在參加廈門團討論時,明確提出「要突出廈門特區的窗口作用和龍頭地位」。其實,從鄧小平同志視察開始,廈門經濟特區就是技術、管理、知識、政策的窗口,也是改革開放、東南沿海經濟發展的龍頭,是福建發展的龍頭。遠在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窗口作用、龍頭地位」之前,他在工作中就一直是這樣做的。今年(2017年)即將召開的金磚會晤,廈門市更是起到了對外政策大窗口的作用,成為國家的窗口。
李秀記講了兩個例子,一個是廈門會展中心的建設,一個是「9·8洽談會」。
他說,我在廈門任職期間,擔任了4任重點項目領導小組組長,包括機場擴建、廈門大橋、人民會堂,還有就是廈門會展中心。會展中心於1998年開始建設,2000年建成。這三年中,習近平同志4次到會展中心工地檢查指導。其中有一次,我記得是1999年8月,近平同志時任代省長,在他視察會展中心建設時,我向他匯報了會展中心規劃設計、施工情況,並提出資金缺口問題。他聽完匯報指示說:「廈門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要注重質量,把會展中心建成與國際接軌、國內先進、有廈門地方特色的展覽中心。資金缺口問題,我帶回省政府研究。」
其實我匯報時用的詞是「國內一流」,他把「國內一流」改成了「國內先進」。在建設會展中心之前,我帶隊考察過德國科隆會展中心、義大利米蘭會展中心,還有美國的一些會展中心,也考察過北京、上海、大連、昆明的展覽中心。當時北京和上海都還沒有建新的會展中心,我看過這些之後,斷定廈門的會展中心要超過當時北京、上海的展覽中心,於是就提出了「國內一流」的說法。近平同志沒有批評我,也沒有說「你不要提『國內一流』」,只是改成了「國內先進」。這說明他的站位更高,也更實事求是。後來,省政府從省財政撥款3000萬元,幫助解決了廈門會展中心建設的資金缺口問題。
第二件事就是近平同志高度重視的「9·8洽談會」。他擔任福建省領導和國家領導人期間,多次出席洽談會。這個洽談會的由來,習近平同志非常清楚。鄧小平同志1984年給深圳特區的題詞是「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給珠海特區的題詞是「珠海經濟特區好」,給廈門特區的題詞是「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我們自己領會到,與深圳和珠海相比,廈門特區的發展既不夠快又不夠好。1987年春節過後,很多幹部群眾反映,希望市裡向深圳和珠海學習。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聯席會決定派一個代表團,由時任市長鄒爾均同志當團長,我(時任市委副書記)當副團長(習近平同志留在廈門主持市政府工作),到廣東考察,學習深圳和珠海等地的先進經驗。
我們去了深圳和珠海,也看了廣州黃埔開發區,正好趕上廣州在籌辦春季廣交會。回程的車上,大家就議論起來:廣東有個廣交會,我們能不能搞個廈交會?但又覺得跟廣東一樣,走在別人後面,也凸顯不了廈門自己的特色。最後就定下來,辦成以投資為主的投資貿易洽談會。
之所以把時間定在每年的9月8日,是因為廣交會在每年5月和10月,避免與他們衝突。另外,廈門7月、8月份颱風多,就剩下9月份比較合適。經過綜合考慮,我們在會上一起把洽談會時間定在每年9月8日。「9·8」,就是「久發」的諧音,取「一直要發展下去」的意思,也表達了對廈門發展的良好願望。
1999年,習近平同志作為省領導來到廈門,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他這樣說到:「洽談會舉辦13年來,已成為對外招商的全國性窗口,世界各國的客商通過洽談會看中國的新發展,各國和兄弟省市通過洽談會看福建和廈門的新變化,因此,辦好洽談會是向國慶五十周年和迎澳門回歸的重要獻禮,也關係到福建和廈門的對外開放形象。」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是很看重廈門的窗口作用的。國家主辦廈門投洽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是從1997年開始的,到1999年,剛好第三屆。說13年來,是從1987年的「9·8洽談會」開始計算的。習近平同志親自參與過,所以對洽談會的情況非常了解。
後來,在習近平同志關心下,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如期落成,第四屆投洽會就在這裡舉行。他作為福建省委領導,連續出席了第三、四、五、六屆投洽會。2010年,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同志再次來到投洽會。這一次,他拿起象徵會議的「9·8」金鑰匙,為投洽會開館並剪彩,我們都感到非常高興。
習近平同志給李秀記的著作《從政二十春》寫過序,那麼序言背後的故事是怎樣的呢?
李秀記說,我寫《從政二十春》這本書是有原因的。記得1982年,我在市委黨校學習,時任廈門市委書記陸自奮同志找我談話,說組織任命我為副市長,在市委黨校學習完直接到市政府報到。我對老書記說:「我當官從政不一定在行,還是想搞工業。」但他說這是組織決定的,讓我去報到,然後我就走上了從政的道路。
20年後的2002年,我已經65歲,即將退出領導崗位。在當年團拜會上,我和這位老書記又坐在一起,他建議我寫一本回憶錄。我考慮了一下,決定把這20年來自己寫的稿子有選擇地彙編一下,出一本書。老書記認為很好。後來,我就出了這樣一本書。因為這本書緣起於陸自奮同志的建議,所以書寫好後,我拜託他給我寫個序。但老書記說自己寫不了序,讓我請別人寫。當時正好得到一個消息,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了。我心想,我與近平同志共事過,情況他比較了解,我們又有一些緣分,他如果還在福建擔任領導的話,我不好去找他,他現在去了浙江,就正合適。於是,我就給他打了個電話,他聽我說明情況後,很爽快地答應了:「那好啊,你把稿子送來,我馬上給你寫。」
果然,稿子送過去不到一個月,這個序就寫好寄回來了。因為近平同志在廈門任職的時候,我和他經常交談,所以他在寫序的時候也很實事求是,寫的都是他了解的事情。他在序裡寫道:「也許從政並非李秀記同志的初衷,但廈門經濟特區今日的欣欣向榮和明日的美好前景,足以讓他欣慰,足以讓他自豪,讓他感到這二十年從政人生的充實和榮光。」從這句話可見,他確實很了解我。在序言裡,他對我在廈門所做的工作,包括對重點工程的貢獻,都作了肯定,這讓我非常感動。近平同志當年寄來的序的原稿我一直保存著,寄信的信封我也一直保存著,已經保存了15年。這是一件珍貴的資料,我還要永遠保存下去。
習近平同志很熱愛廈門這片熱土。在李秀記看來,習近平同志的這種廈門情結體現在這些方面:
李秀記說,廈門特區成立25周年的時候,我看到廈門電視臺採訪近平同志的一個報導。近平說:「我曾經是一個特區人,廈門是我的第二故鄉。」簡單的一句話,充分展示了他對廈門的深情和厚愛。
他和彭麗媛老師是在廈門結的婚。我想,這應該是他說廈門是他第二故鄉的一個原因。還記得他結婚時住的房子,是我曾經住過的舊房子,一共只有62平方米。他們結婚的時候,彭麗媛老師送我一盒《長城謠》磁帶,我還一直珍藏著。
習近平同志的廈門情結,還體現在他對「廈門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提煉上。在一次新聞採訪中,習近平同志說:「廈門取得的成績,是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的接力賽,靠的是廈門建設和改革的參與者,廈門人民群眾才是廈門建設的主體,各方面的建設都離不開廈門人民的辛勤努力。」他讚揚廈門在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很多精神:陳嘉庚精神、海堤精神、英雄三島精神、鼓浪嶼好八連精神、馬塘精神以及改革開放中形成的包容並蓄、大氣和諧的精神。最後他說:「這些形成了艱苦奮鬥、拼搏創新、包容並蓄、大氣和諧的廈門精神。」
1988年6月離開廈門後,習近平同志無論擔任寧德地委書記還是福州市委書記,都一直關心著廈門的建設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我每次去福州開會,他都會問起廈門的事情,有時候還特地到我住的賓館和我長談,了解廈門的建設和發展情況。
習近平同志擔任省領導後,依然十分關心廈門,每年都有三次以上到廈門檢查工作。像剛才講到的,2000年1月,他強調「要突出廈門特區的窗口作用和龍頭地位」;還有2001年2月,他提出「希望廈門的同志要振作精神,增強信心,內聚人心,外樹形象,再創特區輝煌」。
他當時講這些話是有一定歷史背景的。當時剛好是中央查辦廈門特大走私案接近尾聲,廈門海關和廈門市有很多幹部落馬。我當時擔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根據當時的情況,2001年8月,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了一次各級人大代表「回家」活動座談會,請習近平同志回到廈門,同人大代表見見面,給大家鼓鼓士氣。我在介紹時說:「省長習近平『回娘家探親』,與在廈門的全國和省市人大代表圍繞如何加快發展、再創特區輝煌這一主題進行座談。」在座談中,習近平同志認真聽取代表意見後指出:「特大走私案傷了廈門的元氣,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但中央與省裡已講得很清楚,廈門的成就是主要的,幹部的主流是好的。廈門作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龍頭地位沒有改變,一定要振奮精神,統一思想,紮實工作,再創輝煌。」
廈門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這樣一個影響重大的案子,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波折和坎坷。在這個關鍵時刻,習近平同志回到廈門同幹部談話,起到了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也充分說明了他對廈門的深厚情誼。
2010年9月,習近平同志再次來廈門考察調研。那時他已經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可他仍然像以前在廈門工作時那樣,進社區、訪港口、看城建,一處一處地認真了解情況,看得很仔細。當時他在領導幹部會上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我們還有更高遠的目標,要共同努力,把廈門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更加繁榮。」
習近平同志為廈門設定的更高遠的目標是什麼呢?是更加美麗、更加富饒、更加繁榮。2016年9月16日,習近平同志出席在印度果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講話中宣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於2017年9月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廈門的高度信任和關心厚愛,體現了黨中央對廈門的戰略地位和特區窗口作用的高度重視,為廈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支點城市、提升廈門國際性現代化水平提供了重大機遇。我們都期待著,廈門將以更加美麗、更加富饒、更加繁榮的海上花園城市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也都期待著,在這樣一個嶄新的、充滿勃勃生機的廈門,再次迎接近平同志「回家」看看。
節選自《習近平在廈門》
——「近平同志來廈門是要『立志做大事』」
北京市國家治理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第四期)學員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院長助理,新聞系主任 李星儒
原標題:《「近平同志為廈門設定的更高遠的目標是什麼呢?」 | 青春讀書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