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個賣家故事,繞過別人走過的坑,品味不同人心裡的亞馬遜!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故事,歡迎留言聯繫小編,講出你與亞馬遜的苦辣辛酸甜!
分享開始,故事仍然由喃喃提供,以下由賣家講述,百佬匯小編整理:亞馬遜賣家真是每天都活在提心弔膽中。
生怕哪一天就收到亞馬遜的小紅旗,告訴我listing下架了,店鋪被關了,甚至裡面的錢拿不回來了。對我來說,每個店鋪,每條listing都很珍貴,而之前很經常踩坑,所以對於寫申訴信經驗也算老道。亞馬遜的規則是,不管原因是什麼,都先封了你的listing或店鋪,然後再聽你慢慢解釋。
我一開始也很慌,後來慢慢摸索一些門道後,資料準備全了,該保證的保證,該懟回去也不會認慫,實在不行找「姐夫」郵箱。這麼多次都安然度過了,就是損失挺大的,所以踩過的坑不會再踩第二遍。
申訴成功的前提:準備好各種資料很重要這是我在費勁三個星期,歷經關店,申訴失敗等挫折後挽救了一條侵權的listing才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我在一個廠家那裡拿貨,他有自己的品牌,但我也不懂,沒問他們要授權。結果另外一個賣家告我侵權,亞馬遜連夜給我發了小紅旗,我的連結直接變狗了,還要求我寫POA,否則72小時內關店。
seller performance在郵件裡要求我提供店鋪信息,產品信息,訂單信息,供應商信息,採購發票和授權證明。前面幾個自己的信息都很好弄,自己導出訂單信息就好了。
後面找廠家開發票,那時候大家都沒有經驗,開個發票磨磨蹭蹭了幾天,我店都被關了。授權證明給得也不是很清晰,導致我第一次申訴也沒有過。
所以後來我每次必然要求開發票,每張發票都保留著,直到這批貨都賣完之後一兩個月再集中處理掉,每次找一個產品都要問廠家是不是有品牌,如果有品牌那就趕緊請求授權證明,先把東西拿到手。
其實亞馬遜要求你提供的信息無非就是店鋪經營信息,產品信息,供應商信息,採購情況,二審需要水電網帳單,沒有什麼很複雜的操作,但很多人提供不出來除了掛靠以外,可能也跟平時沒有注意有關係吧。
目前這些都是我的習慣,我有一個專門的文件夾放這些掃描件,對自己的每一款產品也有表格進行管理,反正我的sku也不算多,這也算一個工作習慣。
申訴成功的關鍵:看清要求,列明情況很重要
亞馬遜雖然很野蠻,動不動就直接下架產品了事,對賣家而言心理負擔很嚴重,但它比較合理的地方在於它對你違反的規則,需要提供的東西還是比較清晰的。如果不清楚還能直接開case問。
比如之前收到過的訂單激增,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個運動產品突然就有人下了上百個,莫名其妙就爆了,我自己只能猜測是不是病毒導致老外特別怕死所以勤加鍛鍊。
但亞馬遜的要求是比較明確的,要提供運營時間,銷售額,其他渠道信息,訂單信息。之前我可能就單純提供這些信息就算了,但坑踩多了,我在琢磨著,亞馬遜要我提供這些信息來做什麼。
我猜前面的銷售額和運營時間是來證明資質和潛力,其他渠道就看有沒有相互導流的情況,訂單就是為了驗證真實性吧。
根據我的猜測,我把運營時間放上去的同時還列舉了自己之前在「黑五」爆單的情況,說明我這單量增長不是偶然。
在亞馬遜的銷售額除了最近半年的平均值,還附上上一年同期三個月的對比,證明以往在這個時間段是會有一波小高潮,只是這次格外高而已,還附上最近的頁面點擊量和廣告表現,證明最近的曝光真的很多,所以單量多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還有那個最重要的訂單,上百個產品在一個訂單裡,估計應該是什麼團購吧,我給買家發了站內信,委婉問了一下他買這麼多的原因,我給的措辭是問他買這麼多需不需要發票。
我本來沒有指望買家會回復我,只希望能夠截圖給亞馬遜看到這不是我做的,但買家回覆說他們是一個組織,專門買來發給組織裡面的成員。
這個剛好作為我的證據,人家是團體購買的。當然提供這些信息還不夠,亞馬遜的POA可是還要行動計劃,這個嚴格來講不算行動計劃,但後面寫上一些解決措施,我寫的是以後會加大廣告投入,同時曬了一些我的採購訂單,表示我庫存充足,再漲個一倍銷量我也能應付。
折騰了兩個星期亞馬遜總算給我回信審核通過,我還能保住這條listing。亞馬遜這個團隊回覆郵件超級慢,中間我還催了兩回。
申訴題外話: 沒有做的事別承認,該硬氣就要硬氣
我曾經出現過被亞馬遜誤判的情況,那是一款新品,上架了一段時間出了十幾單,來了五個評論,立刻就被說是操縱評論。
我第一,二個評論是早期評論人計劃來的,其他都是自然來的,這款產品想測評但還沒來得及,看到有自然評價當然不需要做測評。
我給亞馬遜寫信堅決不承認我自己測評刷單,因為我本來就沒有,我把訂單的日期,用戶收到產品的時間、留評的時間,催評信(當然我寫得很委婉)和內容都列出來,這些是想證明是真實留評,然後誇了一下早期評論人給我帶來了不錯的評價。
但後面強調自己一直是個勤勤懇懇本本分分的賣家,運營情況一直不錯,這次很明顯是誤判了,希望亞馬遜不要冤枉好人。最後,亞馬遜放過了我的listing和店鋪,並且寫信道歉了。
跟亞馬遜鬥智鬥勇寫POA的這些年,我發現他們真正想看到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你的申訴,有證據列證據,沒有證據承認錯誤,保證不再犯,計劃寫得好也能過,但沒有的事情不要硬承認,這樣你找不到證據,最終也過不了。
所以摸索他們的意圖,按照要求提供資料,寫清楚自己的行動計劃,才是關鍵的點。但有時候我覺得更關鍵的是看看別人有沒有經歷過,如果前輩已經踩過坑,順利通過了,那你直接借鑑可以省不少功夫,雖然也有運氣的成分在。
分析別人做法背後的原因,可能你能收穫很多東西,但前提還是多交流,多積累,這些總是沒錯的。
原作者:跨境電商小V
原出處:邦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