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縣資產收益扶貧工程帶動群眾增收

2021-01-11 瀟湘晨報

2020年,利辛縣實施的2個資產收益扶貧民生工程項目,均為冷藏保鮮庫建設項目,實施地點為汝集鎮汝園村和張村鎮柳東村,總投入100萬元。

為有力推進資產收益民生工程,利辛縣成立了財政支農資金支持資產收益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實際出臺了《2020年利辛縣資產收益扶貧民生工程實施方案》,制定了《利辛縣資產收益扶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涵蓋了資金的預算與分配、使用和撥付、管理和監督等,加強資產收益扶貧項目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截至目前,已實現收益總額10萬元,村均收益率10%;帶動貧困人口742人,增收總額10萬元,人均增收134.77元。 (汝衛國)

【來源:亳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產業扶貧精準施策 村民增收「細水長流」——渝北區產業扶貧工作...
    一處處水果產業基地,促進了貧困戶增收;一個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了貧困戶致富……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渝北區因地制宜推進「雙十萬工程」建設,通過一戶一策為貧困戶量身定製產業發展計劃,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符合渝北實際的、有特色的產業脫貧致富路,讓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 從江扶貧建設工程服務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中新網貴州新聞11月25日電 22日,由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貴州橋梁集團)、貴州建工集團下屬第七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貴州都柳江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控股的從江扶貧建設工程服務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從江縣是貴州省深度貧困縣,貧困發生率和貧困人口都居全省前列,脫貧攻堅任務艱巨。
  • 肥東縣循環園:「產業扶貧」+「消費扶貧」 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
    肥東縣循環園聚焦高質量脫貧目標,在產業扶貧的基礎上,將產業扶貧與消費扶貧相結合,讓貧困群眾增產又增收,千方百計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陳名財:探索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脫貧有效路徑
    【陳名財:探索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脫貧有效路徑】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陳名財表示,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需要各地積極探索切實有效的扶貧脫貧辦法。實現貧困人口持續穩定增收,有效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需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 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產業扶貧融資新模式探析
    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產業扶貧作為新時代扶貧開發的重要形式,為小農戶進入大市場提供了平臺,引入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大格局。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基層組織緊密連結農民的紐帶,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鞏固脫貧成果需要持續壯大集體經濟,增強產業扶貧帶動能力,為扶貧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和強大動力。
  •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扶貧資金管理的意見
    鄉鎮政府和村級組織要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提出計劃實施的扶貧項目,明確項目的實施範圍、建設內容、補助標準、投入規模、預期成效等內容;市縣扶貧開發有關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對各鄉鎮上報的扶貧項目進行篩選,優先選擇經濟效益好、帶動作用大、群眾意願強、組織化程度高的扶貧項目,逐項明確資金來源和項目主管部門,形成年度扶貧資金使用計劃;市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在每年1月底前審定年度扶貧資金使用計劃,並督促項目主管部門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 鐵嶺:產業扶貧 兩年實施414個項目
    鐵嶺:產業扶貧 兩年實施414個項目 作者:王曉波 2017-10-18 07:59   來源:遼寧日報     兩年來,鐵嶺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核心措施,著力推動精準扶貧與鄉村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以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
  • 安康:念好消費扶貧「三字訣」
    安康以消費扶貧為抓手,因地制宜把農戶與產業、市場相銜接,始終在「實」「通」「融」上做文章,有效破解了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脫貧成果持續鞏固的難題。「實」:做好產業樹品牌消費扶貧具有帶貧益貧的屬性,離不開政策支持和政府的帶頭作用。同時,消費扶貧也是一種市場行為,需要遵循市場規律,扎紮實實把產業做起來、一心一意把品牌打出來。
  • 廣西鹿寨扶貧產業「五黑雞綠殼蛋」助農增收
    中新網廣西新聞3月11日電(孫如珠 廖勁南)在廣西鹿寨縣導江鄉官方牽線搭橋及共同見證下,日前中建五局、鹿寨縣碧桂園兩家企業與「十三五」貧困村黃坭村正式籤訂定點採購「五黑雞綠殼蛋」協議,將合作共建精準扶貧「朋友圈」,為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提供助力。
  • 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生活見聞
    >  搬遷群眾在就業扶貧車間務工  易地扶貧搬遷是實現精準脫貧的有效途徑。近年來,七星關區按照「搬得出、留得下、能就業、有保障」的要求,通過著力發展產業、拓展增收渠道、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能力,使搬遷群眾的收入、幸福感同步提升,「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美好願景逐漸成為現實。  增強就業幫扶 確保群眾持續增收  產業和就業是實現可持續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
  • 利辛縣財政局:全面完成2020年村級公益事業財政獎補項目
    利辛縣財政局:全面完成2020年村級公益事業財政獎補項目   2020年,利辛縣按照「規範操作,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工作要求,緊緊抓實抓細「三個節點」,統籌推進農村村級公益事業與精準扶貧、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相結合,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和民生改善
  • 脫貧路上,做群眾的貼心人
    今年年初,全連409戶群眾搬進新建的抗震安居房,喝上乾淨的自來水;當地還新修了柏油馬路,職工群眾精神面貌和生活條件煥然一新。 付真情,激發貧困群眾積極性 初到九連,龍慧發現有的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她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一現象。
  • 探訪|河北巨鹿助農增收:種上「名優特」 黃土變成金
    除了葡萄種植,巨鹿縣還圍繞金銀花、枸杞、杏等本地名優特產做文章,加快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著力推進「千斤糧、萬元錢」工程,帶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培強了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農業支撐。
  • 工會扶貧車間讓荒灘變身「聚寶盆」
    同時因地制宜,利用灘涂荒地發展種植業,進一步拓寬村民增收渠道。「現在我們村變化可大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沙港村村民沈名燕激動地說。曾經,她家上百畝地幾近成為荒灘荒塗,如今,上千隻鴨苗在這裡嬉戲啄食,脫貧致富的喜悅洋溢在全家人心頭。沈名燕家發生的可喜變化,得益於近年來防城港市總工會發展的特色農業養殖扶貧產業。
  • 三臺縣塔山鎮舉辦「扶貧趕集日」活動 助力貧困戶增收
    四川新聞網綿陽4月22日訊(劉春玉 陳娜)為幫助貧困群眾增產增收,解決農產品售賣的問題,4月21日,三臺縣塔山鎮寶林村舉辦「扶貧趕集日」活動。一大早,村委會熱鬧非凡,貧困戶們圍坐在一起,到處擺滿了雞、鴨、兔等家禽,雞蛋、紅薯、蔬菜等各種各樣的農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