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漁洋關鎮南河村
地處武陵山脈深處
是典型的山區深度貧困村
如今
完成了美麗蛻變
湖北省財政廳駐村扶貧工作隊2015年10月進駐後,充分利用南河村植被繁茂、生態環境良好的優勢,同步推進精準扶貧與美麗鄉村建設。
五年時間,南河村完成了由窮村、亂村到富村、和諧村的美麗蛻變,並成為全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近日,農村新報全媒記者來到這裡,探訪駐村工作隊的「硬功夫」與「軟實力」。
下足硬功夫 解決民生痛點
9月8日,記者沿242省道進入南河村,沿著十多公裡的通村盤山路蜿蜒而行,擴寬後的路面不僅貨車能通行自如,會車也十分輕鬆。
來到村委會,只見數十戶風格一致的土家特色民居錯落有致,家家都是淡黃色外牆、深灰色瓦屋頂、深紅色線條,村民廣場上藍球場、桌球臺、健身器材等一應俱全。
「在過去,南河村民走的是泥巴路,吃的是天坑水。」一見面,村黨支部書記楊帆就談起了村裡的變化,雖然村委會和漁洋關直線距離只有十幾公裡,但山高路險,趕一趟集要兩個三小時,村民出行和產品運輸十分困難,「2016年之前,電飯煲飯都煮不熟,連玉米脫粒機都只能錯峰到晚上用。」
「吃住行是老百姓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也是工作隊必須要下的『硬功夫』。」省財政廳駐南河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吳厚洪介紹,5年3批扶貧隊進駐以來,共改擴建242省道至南河村通村主路13.6公裡,硬化村內通組路28公裡,通過開展村民安全飲水、供水管網改擴建等工程,建成集中安全飲水設施43個,鋪設入戶水管近200公裡,實現生活、生產安全用水全覆蓋,並對全村用電線路進行整改,即使海拔最高、最偏遠的農戶也告別了木電桿、電壓低。
在村「內環」中心位置,寬4.5米、跨度30米田家坪公路橋正在建設中,兩岸引路已經拉通,十月底開始架橋,年底前將通車,南河兩岸將會更暢行無阻。
投入真感情 引領產業革新
記者來到南河村陽河春茶廠,茶廠老闆潘宗澤和制茶師剛採收回今年的新品種「黃金芽」,他向記者介紹:「我們來之前,村裡全部是野蠻生長的老茶樹,只能採一兩道春茶,每畝收入幾百元。我們推廣龍井43新品種後,畝均收入可達到6000多元。」
「南河窮,窮在主導產業不強。」「沒有特色產業,集體經濟更是一窮二白。」這是南河村過去的產業狀況。
2017年起,省財政廳駐村工作隊根據南河村的自然資源、區位優勢、經濟技術條件及貧困戶能力,積極支持農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
「缺廠房,我們就幫忙籌資金;缺技術,我們就請農科院專家來;缺能人,我們去產業發展好的地方找;產業發展需要什麼我們就找什麼。」吳厚洪告訴記者,新建的南河村茶葉加工廠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生產線2條,年產紅茶、綠茶10萬斤,依託浙江松陽茶商和茶葉加工廠,成立了陽河春茶葉專業合作社。
「探索產業發展,必須從一點點細節著手,真心實意帶動村民增收。」吳厚洪帶領記者來到合作社新建的茶葉品種展示園,「這裡有30個茶樹品種正在試種,白化型、黃化型各7個、優質紅茶、綠茶各8個,我們要根據每個品種的栽培、產量、成品品質進行全方位考量,目的就是篩選更適合南河的優良品種、提升種植效益。哪怕每畝只多賺100塊錢,每年落到全村的茶園上,都是村民們實實在在的利益。」
為讓扶貧產業良性循環
工作隊聯合縣鎮村三級「輸血+造血」
設立產業扶持基金
採取村委會入股和以獎代補等方式
扶持多種產業發展
茶園
高山蔬菜
藍莓基地
目前全村茶園已達到1500畝,茶青年產量逾30萬斤,產值400餘萬元。高山無公害蔬菜、小水果等特色產業全面開花,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直奔萬元,2018年整村出列後,2019年又成為全省集體經濟發展進步村。
彰顯軟實力 帶來文明鄉風
「作為最新一輪的工作隊,必須做好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責任更大。」看到南河村日新月異的變化,隊長吳厚洪和隊員譚江洪、戴德斌深感責任更重,「不僅要讓農民有好路走、有好房子住、有穩定的經濟收入,還要讓農民過上活得有面子、有裡子,精神風貌也要好起來。」
9月7日
駐村工作隊聯合村兩委
召開了一場屋場會
「在享受大學時光的同時,你們要努力學習,牢記鄉情親情,常懷感恩之心。」
「今年因為疫情開學延遲,可以想像你們嚮往大學的激動心情,但也要戒急戒躁,利用這段時間多陪陪父母。」
隊員們和村幹部你一言我一語,為村裡6名新晉大學生送去關愛與祝福。
由於地處深山,村民的飲食都偏鹹偏油,燻肉臘肉吃的較多,工作隊走訪時發現了這一現象。「向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一打聽,正是這種習慣,導致村民心血管、高血壓、糖尿病發病率較高。」吳厚洪說,為倡導健康飲食,不僅養生保健手冊發放到戶,每次到村民家中走訪、屋場會上,都會叮囑老鄉少吃臘肉、少鹽少油,「有空的時候我們還會帶上食材,到村民家下廚示範。」
在南河村,工作隊組織參與的屋場會、鄉情懇談會、主題黨日、致富能手宣講、文藝表演等活動每月都要舉行,還推行了「紅黑榜」制度,積極宣揚身邊好人好事,發揮帶動作用。
村歌「逐夢家園」
通過多姿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農村文化活動,組建村級廣場舞團隊,創作的村歌「逐夢家園」在宜昌首屆優秀村歌展演中榮獲二等獎。2019年4月,五峰「我的脫貧故事、我的扶貧故事」巡迴宣講啟動儀式就放在了南河村,村民們爭先恐後報名講起自己的脫貧故事。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南河村在實現了農村清潔工程全覆蓋基礎上,工作隊一戶戶上門宣講,倡導村民愛護村容村貌、美化自家周邊環境,如今,路邊花園、果園、菜園隨處可見,青山綠水中不見一絲垃圾,2019年入選宜昌市文明村。
記者丨文凱
通訊員丨王歡
圖丨季衛民 楊威
編輯|李智華
審核|王騰 彭暢
終審|王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