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之首,先問大家一個小問題,你們還在用QQ嗎?
可能很多人都不再用QQ了,平常談話聊著聊著就說加微信,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社交上,微信逐漸取代了QQ的地位,微信也從最開始的純粹社交軟體發展成為一個多功能軟體:微信支付,閱讀公眾號文章,刷朋友圈等等,總之,微信已經成為了我們每個人手機上必備的應用程式。
在2018年騰訊發布的Q3財報來看,QQ月活躍用戶達到了8.03億,同比下降4.8%。而誕生更晚的「後輩」微信月活躍用戶突破了10億,達到了10.82億,同比增長了10.5%。單純從數據來看,微信正在強勢崛起,而QQ似乎日漸式微。在接入微信支付以及小程序之後,微信的增長率呈現幾何級爆發。
成立於1999年的QQ,到今年2月10日,迎來了自己的20歲生日,能夠做到經久不衰,這在國產軟體中實屬難得。近日,騰訊CEO馬化騰發了一條朋友圈:「不知不覺,才想到二十年前的今晚到明日凌晨期間,只有幾百 K 字節的第一個版本的 QQ99a 正整裝待發。」
當年距離騰訊創建三個月之後,第一個 Beta 版 OICQ(QQ 前身)正式發布,而當時這個版本只有幾百 K 大小,能夠實現的功能諸如公共聊天室、傳輸文件等。在2000年,OICQ才正式更名為我們熟悉的 QQ,並推出了視頻聊天、QQ 群、QQ 秀等功能。
之後QQ版本的更新中,QQ 也不斷完善功能,使用QQ的人數也越來越多,而QQ也成為了用戶數量最多的一個社交軟體。當年我們還天天掛著QQ,想讓QQ等級升得更快一點兒,甚至節省自己的零花錢,開通QQ會員還有各類業務,在跟同學朋友聊天的時候,就可以炫耀自己QQ等級有多高,還有點亮了多少個圖標。
在博客盛行的時代,我們還喜歡用QQ空間寫日誌,寫下自己所思所想,還有發動態,改QQ籤名,以張揚自己的個性。在QQ空間內,我們還玩著QQ農場這一遊戲,甚至於調好鬧鐘半夜收菜或去好友的農場偷菜。現在這些都成為了我們一去不復返的回憶了。
等到我們八零後、九零後這一代人長大後,上了大學,依然還在用QQ聊天,後來畢業走出社會工作,QQ還是我們必備的軟體之一,只不過QQ成為了工作時候用到的工具而已,傳輸文件、討論組、工作群組等等,而取代QQ社交地位的正是騰訊的另一產品微信。
在最高峰的時候,QQ同時在線的用戶高達了3.1億,這個量級如今只有微信能夠相比了。漸漸老去的QQ,成為漸漸成長一代人的回憶。如今QQ對於目標人群的定位也在21歲以下的年輕人群體了。
當歲月流去,當你逐漸長大,或身為人父或身為人母,QQ成為了我們成長中不可磨滅的印記之一。
你還記得自己的第一個 QQ 暱稱嗎?你還在用QQ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