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裡很多地方有很多習俗,也有很多禁忌,那麼從初一到初五各地都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呢,一起來看看!》》》推薦閱讀:2019大年初一精選拜年簡訊20條
大年初一
如果沒有打掃,反而不能碰刀、拿掃把了。老一輩迷信這一天打掃會掃走新年的好運。所以一般來說,這天很多人都會選擇走親訪友。這叫「行春」,人們可以到附近寺廟祈福,或者到親友那裡拜年、互相恭賀新春。不過大早起來,「行春」之前首先要「開正」,全家張燈結彩,供奉各種年節食品祭天祭祖。
正月初二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在中國傳統農業社會,女子從夫而居,這一天是難得可以帶著丈夫和小孩一起回家的日子,俗稱「迎婿日」,要帶上各種伴手禮分送給家人鄰裡。這天中午最好還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
正月初三
年初三,是俗稱「老鼠娶親」的日子。相傳這一天晚上老鼠會出洞成婚,所以不能進行任何祈福祭祀活動,否則被破壞了,反而不吉利。這天要提早熄燈就寢,第二天晚起,以免打攪了老鼠的好事。也有說法,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和破壞。
另外年初三在一些地方也被叫作赤狗日。相傳遇到赤狗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兇日,不宜外出。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赤字還有赤貧的意思,所以中國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恐怕衝犯赤狗,帶來貧窮。
正月初四
年初四是「接神日」。這一天午後才能準備祭祀,因為有「送神早,接神晚」的說法。春節到了這一天,也接近尾聲。 全家在一起這一天,一般要聚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還要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這也是中國民俗中所謂的「扔窮」。
正月初五
年初五,各行各業就可以準備「開市」了。中國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清嘉錄》中引了一首竹枝詞,描繪古代人初五迎財神的盛況:「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隔天晚上,就要早早提前準備了。
另外中國民俗中禁忌很多,相傳在這一天都可破去,所以年初五也被稱為「破五節」,很受重視。《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