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醫保沒有繳費年限的概念,繳費年限也不累計計算,是採取交一年享受一年的政策,我老媽今年85歲了也還在繳納醫療保險費,今年繳費標準在四川也是280元。
居民醫療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的性質完全不一樣。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之所以要計算繳費年限,是因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沒有國家補助,全部是由單位和個人繳納,靈活就業人員完全是需要個人來繳納,而且繳費基數比較高,一般在崗職工是按照本人實際工資來繳納,靈活就業人員是按照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即使按照最低的60%來作為繳費基數,每月的繳費標準也是在300元左右,而且繳費年限要累積計算,累計計算下來,男性如果累計繳費30年,女性累計繳費25年,這個繳費金額計算下來起碼都是10多萬到20萬元左右;即使是連續繳費15年的,也需要10萬以上,這個繳費標準是比較高的。所以對於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在辦理退休以後,如果達到政府部門規定的繳費年限,退休後不再繳納醫療保險而終身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由於繳費標準比較低,前年每人每年是220元,去年是每人每年250元,今年是每人每年280元,除了個人繳費以外,國家還要給予補助,前年是每人每年補助480元,去年是每人每年補助520元,今年是每人每年補助550元。按照國務院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意見精神,城鄉居民按照年度繳費,每年9月開始到12月底,屬於集中繳費的時間,交一年管一年,比如今年繳費在20021年生病住院就可以享受醫療報銷的待遇。由於繳費標準低,加之城鄉居民的經濟能力有限,所以對於繳費年限不能累計計算,但是對於那些連續繳費的人員,其實各地是有一些鼓勵措施的,但這些鼓勵措施,多數是從起付線,報銷的最高限額等進行激勵,都與繳費年限的計算沒有必然聯繫。
現在有很多地方也在對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問題,進行了很多探索,比如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今後可以計算為職工醫保的繳費年限。比如深圳等地的醫保方案中,都將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統稱為社會醫療保險,只是按照繳費檔次來劃分,哪個等級可以計算繳費年限,哪個等級可以折算為繳費年限。重慶等地採取按照繳費年限比例進行折算的方式,但由於折算的比例按照繳費金額折算下來總體比較低,實際使用價值並不是很高,加之從城鄉居民醫保轉到職工醫保後,折算後的繳費年限也就是一個月兩個月,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加之政策宣傳力度不大,所以參保人的意願也不是很高。
綜上所述,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由於實行的繳費一年享受一年的方式,繳費年限不累計計算,所以沒有繳費多少年不再繳費的規定,不管是按照職工養老退休的人員,還是按照據居民養老領取養老金的人,只要還健在的都要每年繳納居民醫療保險以後,才能繼續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請點右下角「在看」,轉發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