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對聯,真可謂源遠流長,號稱中國史上最早的一幅春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誕生於五代後蜀時期,少說也有上千年的歷史。歷經唐宋元明清,對聯的發展種類越來越豐富,從內容上看,有節令聯、喜慶聯、哀輓聯、名勝聯、行業聯、題贈聯、雜感聯、學術聯、趣巧聯等,從而讓對聯也成為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在歷史的長河裡熠熠生輝。
有些對聯,榮登大雅之堂,如「日麗丹山,雲繞旌旗輝鳳羽;祥開紫禁,人從閶闔覲龍光」,便是出現在故宮太和殿左門之上。有些對聯,也可貼於平常百姓家,如「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順心永安康」。更有些對聯,也可貼於如廁之地,如「大開方便之門,解決後股之憂」,雖有點不雅,卻也概括到位。
這次要和大家說的是民間關於喜慶聯的故事。在清代的四川巴縣,有一位秀才,參加科考屢次不第,就只能以私塾教師的身份混口飯吃。但此人,天性剛直,看不慣世間一些不良現象。雖手裡無權,但他很會寫對聯。於是,他常常以對聯為武器,對貪官汙吏、土豪劣紳進行辛辣的諷刺。
話說秀才所在的巴縣有一個衙吏,經常利用手裡的權力,搜刮民脂民膏,對老百姓進行敲詐勒索,用這些民脂民膏修建了一座豪華的大樓。大樓落成的時候,大肆慶賀,遠近鄉紳、名流都來祝賀。秀才平時就看不慣這個衙吏的所作所為。於是,想藉機嘲諷下這位衙吏。便寫了一副對聯:邑懸起敬,口心己文。並親自送上門去。送到衙吏家便離開了。來賓們搖頭晃腦地讀了對聯,卻不知所云,但都不好意思說看不懂,都假裝說這對聯寫得很好。
期間,唯有一個老儒生,平時就愛研究對聯。擼著鬍鬚走來走去,突然一拍大腿,說這副對聯同時也是一個謎語,太有意思了。看這副對聯,一定要聯繫上下聯才有意思。下聯恰恰是上聯的4個字的部首,去掉「口心己文」,豈不就成了「巴縣走苟(狗)」了嗎?聽完老者的解讀,眾賓客不禁哈哈大笑。就這樣,這位貪得無厭的衙吏就有了「巴縣走狗」的綽號,且伴隨其一生,成了被取笑的對象。
這位秀才對貪官筆下不留情,同樣對社會上那些品行不端者也是不放過。話說這個地方,有一年有一大戶人家辦喜事。這位新郎,姓徐,是個橫行鄉裡,品行惡劣,四處沾花惹草的浪蕩公子。而新娘呢,姓呂,居然也是大戶人家,只是婚前就傳出與多名男子有不正當來往。那時候呢,女子的貞潔還是看得很重的。正因如此,這姑娘呢,正經人家也不敢娶她。這不,徐家和呂家結親,正可謂「門當戶對」呀。這次呢,秀才又出手了,送來一副對聯,上聯:呂府姑娘,下口大於上口;下聯:徐家公子,邪人多過正人。
此人妙在何處呢?「呂」字由兩個「口」組成,上報小,下邊大,這不就是下口大於上口嘛!而「徐」字中含有幾個「人」,斜(諧音為「邪」)的「彳」(為兩個「人」)多,正的少。不就是邪人多於正人嘛!這對聯妙就妙在不僅用了拆字法,還同時使用了諧音法,而且一語雙關,可謂構思巧妙,罵人而不露髒字,堪稱妙絕!
作者:陌上榆
END.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右上角"聊史補丁"關注閱讀。看完記得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