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裡的秋色

2021-01-16 中國環境

  秋色梧桐圖(國畫) 65×32釐米  明 藍瑛 故宮博物院藏

  鄭學富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李白的《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描寫了江南秋天的景色,詩人寄情山水,壯景抒懷,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苦悶彷徨的孤獨情感。明代畫家藍瑛的《秋色梧桐圖》借其詩意,描繪了秋色節令,畫中乾隆皇帝的題詩為此畫增添了流傳千古的一段文壇佳話。

  《詩經·大雅·卷阿》有云:「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民間有「栽桐引鳳」之說,梧桐樹作為一種吉祥樹在古代被廣泛地植於皇家宮苑。立秋後,梧桐樹是最先落葉的樹種,古人又常常把梧桐作為報秋的信使。古代的文人卻把風吹落葉、雨打梧桐作為傷秋寂寞的象徵,南唐李煜的《相見歡》中有「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詩句。宋朝時的立秋日,宮內把栽在盆裡的梧桐樹移入殿內,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高聲奏道:「秋來了。」隨之,梧桐樹應聲落葉兩三片,此乃報秋。宋代劉翰有《立秋》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現代詩人左河水也有《立秋》云:「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

  藍瑛(1585—1664),字田叔,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浙派後期代表畫家之一。工書善畫,長於山水、花鳥、梅竹,晚年筆力更加蒼勁,師畫家沈周,臨摹唐、宋、元諸家。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70歲的藍瑛所繪《秋色梧桐圖》(故宮博物院藏)題識云:「甲午銷夏龍泓,時同濤庵老社長兄清言河朔之飲旬餘。曉涼過雨,遂擬趙松雪秋色老梧桐畫以志,並乞教雲。藍瑛。」趙松雪即元代畫家趙孟頫的別名,他曾根據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詩意,創作了一幅《秋色老梧桐圖》。藍瑛的《秋色梧桐圖》乃模擬而成。藍瑛的畫沒有選取挺拔參天的梧桐樹,而是選取雨後梧桐枝頭橫斜下垂之勢,集中描繪梧桐樹的枝葉,突出表現秋天的特徵。畫中的梧桐枝葉,飽含水墨,濃淡適宜,層次分明,疏密有致,已呈現紅褐色的桐葉之上掛滿了桐果;一隻黑頭蠟嘴鳥棲息在枝上,目視前方,氣定神閒,素雅可人;上面的一條枯枝橫空而出,狀如鹿角,勁健有力,虯曲剛勁;幾枝丹楓挺俏遒勁,穿插其間,參差錯落,搭配巧妙,更增添了秋天的意味。筆墨蒼勁雄奇,靈動而不輕飄,作品整體顯得粗中有細,豪放中又透露出江南畫師獨有的細膩。

  畫中乾隆皇帝的題款詩:「法傳趙榮祿,神是李青蓮。更憶梅花石,曾逢德壽邊。己卯秋日御題。」趙榮祿是趙孟頫的別名,李白號青蓮居士。此詩不僅高度評價了這幅畫神形兼備,更重要的是還講述了一段文壇佳話,增添了畫作的人文蘊含。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第一次南巡來到杭州。一向附庸風雅的乾隆帝聽說舊南宋德壽宮內有深受宋高宗喜愛的芙蓉石和古苔梅,興致勃勃地來到舊址尋古探幽,沒想到卻是一片茅草叢生、狐兔出沒的荒野廢墟。在一堆殘垣斷壁中找到了芙蓉石和古苔梅,上面青苔累累,殘破不全。當隨從們衝洗乾淨後,乾隆帝意外地看到了石碑上刻有藍瑛與好友孫杕合作的《梅石圖》,他喜出望外並賦詩一首:「傍峰不見舊梅英,石道無情跡愴情。此日荒涼德壽月,只餘碑版照藍瑛。」乾隆帝令人將芙蓉石和梅石碑一併帶回北京,置於圓明園中,另命人摹勒石碑留存在杭州舊址。返京後,乾隆帝為這次的意外發現欣喜不已,又賦詩曰:「臨安半壁苟支撐,遺蹟披尋感慨生。梅石尚能傳德壽,苕華又見說藍瑛。」

相關焦點

  • 名家筆下的秋色,太美了
    他與二哥張善子昆仲創立「大風堂派」,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工。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畲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名號多如牛毛。與黃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齊名。
  • 李白最具詩情畫意的一首詩,非常優美,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李白的很多詩,相信大部分的朋友,那都是非常的熟悉,他的有一些詩,可以說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隨便找一個人問他(她)有沒有讀過李白的詩,那麼得到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他的很多詩不僅收錄在《全唐詩》,以及《唐詩三百首》,還被收錄進了各大教材。李白除了是一位非常的詩人之外,那麼其實他還是一位劍術高手,據說他的劍術在唐朝,那也是排得上名次。
  • 李白最唯美的一首詩,充滿了無限意境,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唐代:李白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這首詩一開篇便是不同凡響,讓人立馬感受到了詩人筆下,那種雄壯的美,以及當時詩內心的一種感慨,通篇寫得很是直白,使得人們一讀之後,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這又是李白詩作的一大特點,他並不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一些歷史典故,以及使用一些比較生僻的字,完全是以一種白描的方式,可儘管是這樣,但同樣的寫出了高度和深度。「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 白居易這首描寫秋天的詩作,裡面有風還有霜,寫出了最迷人的秋色
    譬如他的這首《秋夕》,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得也是極為抒情,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通篇寫出了最唯美的秋色,裡面有雨風有雨,寫出來的秋色也最為令人感動。《秋夕》唐代:白居易葉聲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獨臥,誰為拂塵床。
  • 秋天,來盤古嶂吧,雲霧、日出、晚霞、紅葉,最美的秋色在等你!
    秋天,來盤古嶂吧雲霧、日出、晚霞、紅葉最美的秋色在等你!秋天正在悄悄走來,樹葉有了黃的味道,天氣不再炎熱,人們不再害怕外出,而是爭先恐後出去尋訪秋日的美,在冬天之前來一場美麗的邂逅。在會昌,盤古嶂可以滿足所有你對秋的幻想。
  • 一首詩開創兩個記錄,嗜酒如命的他,掀開了唐詩最偉大的一頁
    照這個喝法,「鬥酒詩百篇」的李白大佬也扛不住啊!不過這也充分證明了,王績同學對酒是妥妥地真愛了。正所謂:原諒我這一生放縱不羈愛美酒。我愛喝酒,喝酒使我快樂。值得點讚的,王績同學不僅自己愛喝酒,還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先後寫下《酒經》一卷、《酒譜》一卷,更有《醉鄉記》、《五鬥先生傳》等數篇佳作,可謂居家旅行必備良品,愛酒人士千萬不要錯過哦!
  • 北宋著名詩僧一首夏日詩,短短28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流傳千年
    而今天這首詩也與蘇軾相關,據說當初蘇軾一見此詩,就大為讚嘆。宗室曹夫人還根據詩意畫了一幅《臨平藕花圖》。《臨平道中》宋代:道潛風蒲獵獵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州。遠遠望去,水邊上的青蒲長得是又嫩又長,一陣微風吹來,蒲葉也是來回的不停地搖曳著,不斷地發出獵獵的聲音,賣弄著他那十分輕盈的身姿和嫵媚的舞蹈。
  • 【福田「空中課堂」】語文特級教師肖紹國「詩畫六課」預告
    特級教師肖紹國將為同學們帶來「詩畫六課」分別是為三課《紅樓啟蒙》和三課《詩畫作文》。肖紹國,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廣東省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廣東省骨幹校長,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深圳市教育科研專家工作室主持人,現任深圳市福田區園嶺實驗小學、文天祥小學校長。提出「詩畫語文」的理想和境界,應邀赴全國100多個城市講學400餘場。
  • 「孩子們的詩」走紅網絡:我想到陽光裡洗洗手
    因為畫的樹太漂亮了,所以「接下來畫的鳥,畫的雲,畫的池塘和花朵都配不上它」。近日,一群3到13歲的小孩子寫的詩,在網上刷了屏。那些詩句純粹,溫暖,充滿智慧,大人看了會汗顏。很多大人都驚了:「這不是大人遍尋不得的詩嗎?詩是因為小孩們「說漏了嘴」,所以發現了它?」「有了這些孩子們,誰說這世間沒詩人了呢?」「創造性和文字張力都令我震驚。
  • 揚州八怪黃慎——書畫界的杜甫,詩、書、畫融為一體民生本色!
    他的山水雖「不以山水名」,但山水畫有一定的造詣,大幅和小景都各盡其妙,瀟灑有致,山水代表作如《漁歸圖》,兩株柳樹,「姿態婀娜勁挺,聳立奇峭山巖,淡墨輕赭橫掃出沙灘,中景兩隻 漁船,一筆勾出船舷,船中人物,神態右辨,畫面左角草書題畫詩三行,詩、書、畫、印緊相配合,自然貼切。
  • 看山看水看詩畫,見心見行見美好
    1100多年前,杜牧治理睦州(建德),興利除弊,勤政愛民,也醉心於建德詩畫山水,贊此地「有家皆掩映,無處不潺湲。」900多年前,範仲淹主政建德,興州學、修水利。更寫下詩作47篇,佔其盡數六分之一。「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思範」牌坊千年挺立在古府街頭。
  • 這句詩僅僅描寫了一個天氣變化,就成為最有衝擊力的千古名句!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雁門太守行》可以說是李賀最經典的詩作之一,以奇異斑駁的色彩表現邊塞戰爭場面,蒼涼悲壯,極富感染力和衝擊力。而這首詩中前六句描寫戰爭的詩句都是通過寫景寫天氣氣象變化來渲染戰爭場面。
  • 詩畫浙江·神秀天台:「最美窗口」的浙東樣板
    ,通過實際行動將「山水」與「詩路」兩大核心主題完美結合,成功舉辦第十五屆浙江山水旅遊節暨第三屆唐詩之路文化旅遊節。 當天下午,浙東唐詩之路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峰會在金字華美達酒店天台廳舉行。
  • 送給十二星座裡的愛情詩
    獻給白羊座的愛情詩:你把憂傷畫在眼角我將流浪抹在額頭,我用思念添幾縷白髮,我讓歲月雕刻我憔悴的手,然後再接著我們擦肩而過,我們倆漠然地不再相識,親愛的朋友,請別錯怪那韶光改人,我們自己才是那個在化妝師。處女座 處女座追求完美,過於矜持和挑剔,有潔癖的傾向。事實上,很難與他人建立更密切的關係。然而,有時候處女座就像等待愛情的菩提,等待佛陀經過幾千年,卻只留下一輩子的孤獨。
  • 筆尖上的「詩畫印象」,馬運來談鋼筆畫藝術創作
    筆尖上的「詩畫印象」,馬運來談鋼筆畫藝術創作十餘年前,在青島市圖書館,首次見到了馬運來先生和他的藝術作品,當時他還是青島市知名的金泰來廣告創始人與藝術總監;如今,十餘年過去了,再次見到馬先生,他已走出商圈,回歸到追求自然的生活中,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更多時間去追尋他想得到的代表著他個人獨特感受內容和方式的鋼筆畫創作
  • 圖文:以詩的方式與池莉相約
    接到楚天都市報記者以「寫詩、讀詩」為主題的採訪邀請時,她正在轉機途中。如果是談小說創作,她也許就推掉了,因為以小說《煩惱人生》成名以後,近30年來,池莉談小說已經談得太多。但因為是說詩,這就挑起了她的談興。池莉說,她寫詩的歷史比小說更早,她一直「享受一份寫詩的刺痛」。為了不耽誤都市報的排版時間,池莉坐在美國機場的地板上,通過電腦回答了記者的一系列提問。
  • 要看懂鄭板橋的畫,先讀懂他這首經典詩,短短28個字道盡一生傲骨
    如果說畫竹子誰是天下第一,這個答案一定毫無爭議——鄭板橋!鄭板橋的「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心中之竹」不知道讓多少人茅塞頓開,卻原來,畫竹可不簡簡單單是畫竹本身。那到底怎樣才能畫好竹子呢?畫竹到底有沒有什麼要訣呢?鄭板橋有一首詩,解答了世間之人的這些疑問。
  • 葉嘉瑩:把不懂詩的人接到詩裡來
    剛回到南開講課時,她的課,教室裡要加座,凳子椅子一直加到了講臺上。還有人靠牆邊窗口站著,或坐在地上。數學家陳省身、吳大任夫婦也和學生擠在講臺下。她在臺灣教書時也是這種場面。後來,她帶著詩詞講遍了半個地球。她沒有大學者高高在上的架子。她給幼兒園的孩子講詩,也給學者、院士、工人和家庭主婦講。
  • 畫吾自畫:從齊白石的京華生活與梅、菊作品談衰年變法(下)
    而在早年,齊白石的詩文中以及題畫中,關於梅花的句子也多是偏重古味、傳統意蘊的表達方式,如1902年以前所寫的《過沁園呈漢查夫子》:梅花香處沁園東,深雪停車立晚風。愧我無長知己少,羨公三絕古人同。事經挫折形彌慎,詩有牢騷句欠工。客裡侯芭應有夢,夢攜詩稿拜揚雄。再如拜師陳少蕃時的《畫梅贈少蕃夫子》約1895年-1902年間:冰心玉骨雪肌膚,春佔江南是此株。
  • 詩囚、詩鬼、詩神都是誰?
    唐朝著名詩人、畫家,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