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共讀:達爾《查理和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作品簡介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是英國著名作家達爾的一部作品,講述了查理在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工廠的奇遇故事。小說以小見大地引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僅是孩子的讀物,大人也值得一讀。
達爾是世界級文學大師,他的書是孩子們了解世界文學的入門讀物。他的書總是能夠給孩子帶來一種奇幻的力量,在幽默的故事中教會孩子一生的道理。這部小說也被拍成了電影,在家長和孩子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查理:不自私,不貪慾,換來了意想不到的結局
隨著社會的進步,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了,父母們有了更好的條件和資源提供給孩子,但是,你們是否清楚:孩子的成長最重要的是什麼?是金錢?是物質?是衣食無憂的生活?很顯然,都不是。或許,我們可以從《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找到答案。
達爾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是具有教育意義的一部小說,小說中通過展現查理和其他四個小夥伴的行為表現,反映出了孩子身上不好的習慣,甚至還有父母錯誤的教育方法。
在這個小鎮上,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工廠,旺卡先生就是工廠的主人。小鎮上的人都想去看看,包括查理在內,吸引他們的就是那裡最好吃的糖果。旺卡先生給小鎮上的五位小朋友發了金獎券,他們可以進到工廠參觀。不幸運的是,查理沒有得到金獎券,卻只得到了旺卡巧克力作為生日禮物,他把得到的巧克力分給了大家一起吃。

之後查理用一張廢棄的錢買了巧克力,得到了金獎券。孩子們得到了金獎券之後,就開始到巧克力工廠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孩子們因為貪慾和不遵守秩序而出現了奇怪的結果:奧古斯塔斯·格魯普被管子吸了上去,變瘦了;維魯卡·索爾特與她的爸爸媽媽滿身是垃圾;莉特·博雷加德全身都變成了紫色;邁克·蒂維變得四肢非常的長。
但是查理從開始到結束表現得非常自律,沒有給工廠帶來一丁點的麻煩,最後旺卡先生讓查理繼承了巧克力工廠。小說的結局讓人吃驚卻又在意料之中,因為查理確實是一個特別優秀的孩子。
優秀孩子的背後是什麼?
查理之所以能夠繼承巧克力工廠,他一定是不同於其他孩子的。
我們能夠讀出,查理是一個善解人意,時刻謙卑不驕傲的孩子。而其他四位小朋友,他們身上的缺點特別明顯,比如貪得無厭,不遵守秩序,自私自利等等,而這些缺點的背後也是家長的溺愛和放任,是家庭教育的一種失敗。
至於查理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他的家庭是溫馨幸福的,他的心態是認真謙虛的,他接受的教育是正面的,是積極的。
讀完這個小說,我們可以讓孩子想一想自己身上的缺點,用書裡的故事教會孩子反思:不好的缺點會帶來哪些問題?同時,父母們也要從中思考,在孩子的教育上,自己犯了哪些錯誤。
給孩子最好的未來,就是給他們正確的愛
說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少父母簡單地認為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就足夠了。孩子的未來不是靠父母給予的物質,而是父母給孩子的愛。如果孩子是在溺愛的環境中長大,他很可能就會成為故事中的另外四個小夥伴:自私,貪婪,任性等。
我們要培養孩子成為「獨立,自律,謙虛,誠實,體貼」的優良品質。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舉止造就了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希望本書能夠給家長們帶來一些教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