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許多人與朋友交流時都會使用微信,其大大拉近了朋友間的距離促進了朋友間的感情,並且還有許多生活服務提供給用戶,實在令人愛不釋手。微信和一般的社交軟體不同,它的強大之處相信大家都會體會到,各種付款、約車、購物以及掃碼功能使它不斷「豐滿」,一款軟體頂得上其他企業的數十款軟體,並且很多應用都是不用下載打開就能用的,如此強大的它怪不得能稱霸一方。
微信現在的功能已經開拓了不少,而在聊天方面如今微信也有不少值得一提的功能,除了傳統的文字輸入外現在微信還可以發送語音信息、視頻聊天以及語音聊天等等,幾乎替代了手機的作用。然而,現在這些聊天功能語音信息是比較多人使用的,很多人都會因為不想打字而直接拿起手機發送語音信息。不過,也有許多人都說用微信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不要隨便發語音,到底是為什麼呢?這3個原因很關鍵。
首先我們都知道,語音信息和文字信息是不同的,語音信息如果沒有耳機的話就需要外放,那麼對方說的話也自然會被周圍的人給聽到,且並不是每個人身處的環境都適合接受語音信息,如果對方在一些公共場所的話還可能因為周邊的環境太吵而無法聽清你說的話。所以,如果是一些比較重要的信息就儘量使用文字輸入發送,這樣對方看起來也比較方便,只要注意一點也不會被他人聽到。
其次,目前微信的語音信息功能還不是特別完善,在網絡上已經有許多人吐槽過微信的語音功能了,如今它存在著一個巨大缺陷,那就是進度無法拉動,當你錯過一個重要信息時就必須把這段語音重新聽一片,非常浪費時間。現在有許多人發語音一發就是幾十秒,並且一發就是幾條一起,對方光聽都累得不行,如果有聽漏的還需要重新翻聽一遍,實在是非常難受。而發文字的話就不同,有什麼重點一看就明白。
最後一點原因就是普通話不標準時容易產生誤會,如今雖然說很多年輕人的普通話都非常標準了,總之大致能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可是,許多老一輩的用戶並不如此。他們現在也喜歡趕趕潮流學習使用微信,與朋友聊天時更加方便,可他們大多數講話時都帶著濃濃的地方口音,不是老鄉根本聽不懂。不過這點也是需要理解的,現在很多老人也不太會用文字輸入,所以語音信息能夠很好地方便他們。
其實,如今也並不是說完全不能使用語音聊天,只不過我們發送語音信息的時候需要學會分場合,什麼時候該用語音什麼時候該發文本信息,這裡面有大學問。好了,對此各位小夥伴有什麼想說的呢?你平時用微信聊天時喜歡發文字信息還是語音信息?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吧。(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