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行:「金、水、木、火、土」為之五行
五行是古代的一種物質觀。萬物皆有「木水土金火」五種物質化合而成。
十天幹是用來描述太陽的運行周期;十二地支是用來描述月亮的運行周期。
幹地支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1、天幹分陰陽:甲、丙、戊、庚、壬屬陽;乙、丁、己、辛、癸屬陰。
2、十二地支陰陽:
子、寅、辰、午、申、戌、屬陽;醜、卯、巳、未、酉、亥屬陰。
3、天幹五行及方位:
甲、乙屬木,位東方;丙、丁屬火,位南方;
戊、己屬土,位中央;
庚、辛屬金,位西方;壬、癸屬水,位北方。
4、地支五行四時及方位:
寅、卯(辰)屬木,司春位東方;巳、午(未)局火,司夏位南方;
申、酉(戌)屬金,司秋位西方;亥、子(醜)屬水,司冬位北方。
辰、未、戌、醜屬土,司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位中央。
5、天幹五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6、天幹相衝:
甲庚衝、乙辛衝、壬丙衝、癸丁衝、戊己位中央無方衝。
7、天幹五行相剋:
甲、乙木克戊、己土;丙、丁火克庚、辛金;戊、己土克壬、癸水;
庚、辛金克甲、乙木;壬、癸水克丙、丁火。
8、地支三會:
寅卯辰三會東方木;已午未三會南方火;申酉戊三會西方金;亥子丑三會北方水。
9、地支三合:
申子辰三合化水;亥卯未三合化木;寅午戌三合化火;巳酉丑三合化金。
10、地支六合:
子醜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火。
11、地支相衝:
子午相衝;醜未相衝;寅申相衝;卯酉相衝;辰戌相衝;巳亥相衝。
12、十二地支相刑:
寅巳相刑;巳申相刑;申寅相刑;醜戌相刑;戌未相刑;醜未相刑;
子卯相刑;子午相刑;卯未相刑。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
13、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醜午相害;寅已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14、五行生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15、地支藏幹:
子藏癸水。 午藏丁火、己土。
醜藏己土、癸水、辛金。 未藏己土、乙木、丁火。
寅藏甲木、丙火、戊土。 申藏庚金、壬水、戊土。
卯藏乙木。 酉藏辛金。
辰藏戊土、乙木、癸水。 戌藏戊土、辛金、丁火。
巳藏丙火、戊土、庚金。 亥藏壬水、甲木。
16、十二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
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
17、十天幹序數:
甲數一、乙數二、丙數三、丁數四、戊數五
己數六、庚數七、辛數八、壬數九、癸數Ο
18、十二地支序數:
子數1、醜數2、寅數3、卯數4、辰數5、巳數6
午數7、未數8、申數9、酉數10、戊數11、亥數12
19、五行旺、相、休、囚、絕
木:旺於春(最旺),相於冬(次旺),休於夏(衰),囚於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各十八天(次衰),絕於秋(最衰)
火:旺於夏(最旺),相於春(次旺)休於立夏、立秋、立冬前各十八天(衰),囚於秋(次衰)絕於冬(最衰)
土:旺於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十八天(最旺)相於夏(次旺),休於秋(衰),絕於春(最衰)
金:旺於秋(最旺),立夏、立秋、立冬前各十八天(次旺),休於冬(衰),囚於春(次衰),絕於夏(最衰)
水:旺於冬(最旺),相於秋(次旺),休於春(衰),囚於夏(次衰),絕於立春、立秋、立冬前各十八天(最衰)
20、五行生肖:
金:猴、雞;
木:虎、兔;
水:鼠、豬;
火:蛇、馬;
土:牛、龍、羊、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