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浩瀚難以用詞語形容,科學家用這些數據,讓人類重新認識它!

2021-01-09 又帥的日常

宇宙到底有多「浩瀚」?大量數據表明,可能會顛覆大家的認知!

人類依靠科技的扶持成功進入了外太空,正所謂沒見過大海怎知大海的遼闊?進入宇宙後才知道人類根本不起眼,沒有任何一個詞可以用來形容宇宙的浩瀚,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或許這輩子都沒有機會進入宇宙內,也無法親眼目擊宇宙的浩瀚,接下來小編就用幾組數據,來證明宇宙的浩瀚,甚至可以顛覆大家對宇宙的認知。

太陽系內的地球

人這一生甚至連地球都難圍繞一圈,對於普通人而言地球是一個非常巨大的世界,雖然有很多旅遊愛好者代替我們看到風景,如果把地球和宇宙相比而言,那麼將會是一個恐怖的數字。科學家沒有經過精準的測量,宇宙的面積或許是幾億萬倍的星球,即便在太陽系中,地球像是一個不起眼的星球,比如太陽系中的木星,它的體積則是地球的1321倍。

地球到木星的距離,如果人類能夠達到超光速飛行的話,這段距離僅僅需要半小時的時間,如果把它變成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乘坐的高鐵動車,以每小時以390公裡的速度移動,或許要180年才能到達木星,這僅僅是地球到木星的距離,如果按照太陽系的直徑來算,或許要幾億光年才能橫穿太陽系。

銀河系不夠是宇宙的分支

說到宇宙我們不得不提一下銀河系,在銀河系中有各種各樣的星體,據科學家統計,銀河系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2000億倍,本以為這個數字夠巨大了,沒想到科學家在近幾年的研究推翻了這一理論,銀河系的面積還要在原有的面積增加40%左右,這讓人類大跌眼鏡,然而銀河系在宇宙中根本不是巨大的存在,還有更大的星系團包裹著它。

我們常常提到可觀測宇宙的距離是930億光年,可是在宇宙中還有很多人類無法觀測到的宇宙,兩個區域加起來才是宇宙真正的大小,由於光速限制了人們探索,難以把它們放在一起,根據宇宙誕生理論,迄今為止仍然不斷向外膨脹,膨脹的過程中誕生了無數新型的星系團。

即便如此也從未打消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人類在宇宙中非常渺小,可是人類仍然想從這片宇宙中獲取自己想要的答案,宇宙的大小肯定顛覆人類的認知,但是每次發現一個新事物,會讓大家開心很久,人類目前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航天技術能力,未來能夠研製出超光速的飛船,希望科研人員能在研究宇宙的道路上,一路暢通。

相關焦點

  • 三個人類難以破解的科學謎團,每一個都讓科學家束手無策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上個世紀偉大科學家提出了各種基礎理論,而到了21世紀,我們享受到了這些基礎理論帶來的巨大福利。雖然人類的科學理論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們要明白,人類文明在宇宙文明中仍然是處於低級文明。按照科學家提出的宇宙文明劃分標準,人類最多也只能算是0.7級文明,連最低的一級文明都算不上。所以,很多的科學對於我們來說仍然是未知的,科學家也難以將它們破解。
  • 人類被困在自己的星系內,對浩瀚宇宙而言,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科學了不起#最近一百年的科技大爆發,讓我們好像變得更加自信了,我們徵服自然地能力越來越強,我們移山倒海,我們探索星空,人類的這些成就好像讓我們普通人變得膨脹了起來,仿佛只要時間給夠,我們就無所不能。而天文望遠鏡的發展與太空望遠鏡的發射卻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宇宙竟然是如此的浩瀚,一個小小的銀河系就足足有10萬光年之大,這意味著即使以光速出發,穿越銀河系也需要10萬年,而人類文明才不過上下五千年。放眼整個宇宙,我們的銀河系又是如此之小,以地球為中心,我們所能猜測的和想像到的宇宙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30億光年,而這絕不是最後的答案。
  •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那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就拿人類生活的地球來說,在太陽系中地球的大小僅僅排名倒數第四,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太陽的體積則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也就是說太陽可以裝下整整130萬個地球,這個時候你以為太陽已經是巨無霸了,可是這個「巨無霸」在宇宙最大恆星面前,可能連一粒沙子都不如,目前人類在宇宙中發現體積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這顆紅巨星的直徑高達74億公裡,光繞它一周需要6.8個小時,它的體積是太陽體積的
  • 人類已知的宇宙最大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它究竟有多大?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好奇心,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想要探索未知的欲望,這種衝動有好有壞,有時候會帶來很大的危險,有時候會改變整個世界,可以說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是驅使人類不斷進步的關鍵,到了今天,在科學的各個領域不斷研究已經成為了人類進步的基礎。
  • 現代科技把人類推向新高度,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佔足腳跟
    美國經濟現疲軟態勢(圖)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繼續上路。僥倖大災難被人類克服,重新建立家園,由於人口銳減,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活下來的人們將是面臨如何存活問題。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目前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範圍在930億光年,光一秒行進299792458米,光年在這一秒的基礎上乘以31536000秒(一年),我們人類真的是太渺小了!
  • 天文科普書單:做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孩子!
    用有趣的講述,讓小朋友們帶著未知與好奇,同歷史上的科學天才們一起認真思考、靈感迸發、得到解答,開啟非同一般的科學思維。你覺得宇宙從整體上看有什麼特徵? 2. 和孩子一起探索浩瀚宇宙的奧妙吧! 推薦理由: 仰望浩瀚宇宙,NASA不斷地震驚世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遠持續著…… 本書記錄著NASA多年探索宇宙的腳步與收穫,帶孩子遨遊浩瀚星空、追尋宇宙奧秘、重溫人類最初的夢想…… 三張圖感受一下這本書:
  • 大犬座VY體積已是太陽的30億倍,但與它相比,還是十分渺小
    單從數字上來看,我們會覺得地球無比巨大,地球的體積已達到計算器難以計數的程度。但是,若將此數據放到浩瀚宇宙中,我們或發現,體積大於10^12立方千米的星球多得數不清,地球只是銀河系內十分微小的存在,出現在夜空中的許多星體都比地球大得多。地球很渺小,那麼給地球提供能量的太陽呢?
  • 人類認識黑洞的小小一步
    科學史上的 「突破」其實十分罕見,必須實事求是地說,首張黑洞照片只是我們認識黑洞的小小一步。現代天體物理中的黑洞,源自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推論,揭示了物理學中的極限。它是宇宙中最緻密的天體,強大的引力讓光都無法從黑洞視界中逃逸。黑洞也是最能激發人類好奇心和想像力的東西。比如人接近黑洞會怎麼樣?理論告訴我們,他們會被拉伸、壓縮,經歷「麵條化」(Spaghtti fication)。
  • 它真的是人類起源之地?
    浩瀚的星空,始終是人類最初和最終的幻想。在人類對自然和宇宙缺乏認知的上古時代,有許多文明都不約而同提到了一個星座,它就是獵戶座,不少文明甚至還把獵戶座奉為天神的所在,將人類起源之地歸屬獵戶座。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 宇宙深處的神秘電波來自哪裡?真的是外星文明向人類「打招呼」?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人類在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就相信外星文明是存在的。科學家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就啟動了地外文明搜尋計劃,在科學家的認知裡,宇宙浩瀚的尺度加上它138億年的漫長時間,外星文明的存在是不用懷疑的。雖然我們相信外星文明是存在的,但是在沒有真正找到他們之前,一切都還只是猜測。那我們要如何來尋找外星文明呢?
  • 仙女座: 它改變了人類對星系的認識
    仙女座: 它改變了人類對星系的認識(拍攝參數:佳能6D,600mm,主鏡銳星CF90,赤道儀艾頓CEM25P,ISO12800, 單張曝光59秒,13張疊加)仙女星系的總星等為4等,單位面積的亮度平均為6等,在晴朗無月的夜晚,用肉眼就能可見像一小片白色雲霧的它。要是通過一架小型天文望遠鏡,就能看出它那柔和的銀白色橢圓形狀。仙女星系是一個典型的旋渦星系,但是由於它是側面朝向我們,所以不容易看出它一條條的旋臂。
  • 天文學家用阿塔卡馬沙漠望遠鏡計算宇宙的年齡
    那麼,它最近考慮的問題是什麼呢?宇宙的年齡,這是一個宇宙難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回答,這取決於你如何測量宇宙的加速膨脹。 最近發表在《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利用智利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望遠鏡測量了這種膨脹的速率,稱為哈勃常數。
  • 科技視界|人類認識黑洞的小小一步
    科學史上的 「突破」其實十分罕見,必須實事求是地說,首張黑洞照片只是我們認識黑洞的小小一步。現代天體物理中的黑洞,源自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推論,揭示了物理學中的極限。它是宇宙中最緻密的天體,強大的引力讓光都無法從黑洞視界中逃逸。黑洞也是最能激發人類好奇心和想像力的東西。比如人接近黑洞會怎麼樣?
  • 宇宙星系真的存在嗎?科學研究者:我們可能都被欺騙了
    人類世世代代生存於地球上,有關地球的一切變化現象——風雨雷電、火山地震、高山平地、滄海桑田等——也早已從茹毛飲血時代的驚恐不安,變成了現在以「科學」為根基的習以為常。隨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的流逝,不知是什麼時候起,有一天,你的頭腦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奇怪的念頭:我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一切的一切,真的都是真實存在的嗎?
  • 高曉松對談劉慈欣,科幻小說裡的科學並不是科學,而是文學的映像
    大劉說:我的小說中,一般我不是太考慮他的性別,它只是一個很符號性的東西,換句話說,這些女性用男性代替也一般都可以成立。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這樣宏大的科幻著作,每個讀者因自身性別和經驗的不同而有不同角度的解讀和關注點。《三體》有著強硬的科幻內容,對於大多數與科幻迷有著不同閱讀體系的讀者來說需要調動巨大的想像能力來完成閱讀。
  • 儘管宇宙再浩瀚,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
    儘管宇宙再浩瀚,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宇宙都是非常遼闊的。雖說人類所生活的地球看起來也是遼闊無邊際的,但是自從衛星被發射到了地球上空之後,人類也開始了解到了地球看似很龐大,可是和宇宙中的很多星球相比較起來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就更不要說地球生活的太陽系之外的遙遠星系,以及宇宙中有多少個和銀河系一樣的星系存在了。
  • 跨越百年的追尋:發現引力波,人類從此擁有新的宇宙感知力
    以下為胡一鳴的《LIGO發現引力波:人類從此擁有新的宇宙感知力》全文:海倫·凱勒自幼耳目不通,生活在無盡的黑暗與寂靜中。她體會到視聽感官被剝奪的痛苦,所以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貴,寫下了傳世之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動無數人。然而,誰又能想到,其實人類在面對浩瀚的宇宙時,從來都是只能遠觀而不可聆聽。
  • 7個天文學冷知識:我們人類還沒有解開,宇宙中存在的秘密
    學習知識總是很枯燥的,但是有的知識還是比較有趣的,像天文學方面的內容,就讓很多人特別的喜歡,畢竟我們人類都存在好奇心,而在浩瀚的宇宙裡,也可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例如,宇宙大爆炸之前發生些什麼呢?我們的宇宙有沒有邊界?這些有趣的問題,我們是否可以找到準確的答案?今天小編來聊聊,7個天文學冷知識:我們人類還沒有解開,宇宙中存在的秘密!
  • 旅行者號攜帶人類信息,暴露地球坐標衝出太陽系做法是對是錯?
    自第一個仰望星空的人類出現開始,我們就被頭頂這片浩瀚的星空所著迷,而對未知的探索一直是驅動人類科學進步的重要原動力。二戰以來,隨著火箭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人類的探測器終於能夠踏足地球以外的廣闊星河,我們終於讓我們的夢想戴上了翅膀,飛向了星辰大海。
  • 夢境是平行宇宙的入口?兩者有什麼關係?很多人深有體會!
    夢境是平行宇宙的入口?兩者有什麼關係?很多人深有體會!每個人在睡覺的時候都會做夢,有的夢這個印象比較深刻,在醒來之後依舊可以記得,但是有些夢隨著我們醒來之後就已經被淡忘了,這些夢境的種類各不相同,有些是美夢,有些是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