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位醫生手術後
在網上分享了一段自己
「豪飲」葡萄糖的視頻
沒想到的是
這段視頻意外走紅
卻引來部分網友質疑
「這瓶葡萄糖誰付錢?」
據悉
該醫生名叫鄭濤
是陝西西安某醫院
神經外科醫生
當天
鄭濤做了一臺腦幹出血的手術
歷時約4小時
凌晨4點剛下手術臺
由於手術中途不能喝水
嗓子都快「冒煙」了
加上又餓又累
就直接喝了
一瓶含量5%的葡萄糖水
面對網友的質疑
鄭濤次日發布視頻做出澄清
第一,在手術區只有葡萄糖和生理鹽水,如果說我們做手術時口渴,喝葡萄糖水是最合適的;
第二,醫生喝葡萄糖水,成本是不會計算到病人身上的,算的是科室成本;
第三,手術室的葡萄糖水有三種濃度,分別是5%、10%和50%,濃度越高,味道也就越甜。自己當天喝的是5%的,
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充水分,補充能量倒是次要的。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
鄭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
再次重申
這瓶水是算進科室成本裡
不會算在病人身上
手術中算進病人的費用
必須是開具處方的
此外
一位醫療大V也發文
聲援鄭濤醫生
其實
因為醫生在術中或術後
喝葡萄糖水而引發質疑
這並不是頭一次
2016年5月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陳磊
也因為術後喝葡萄糖
在網上「火」過一把
陳醫生不僅是泌尿外科的醫生
也是院方器官捐獻協調員
因準備器官捐獻手術工作長達12小時
下手術後
陳磊因為頭暈癱坐在地上
護士長拿出兩袋葡萄糖
為他補充體力
對此
有小部分網友發出質疑
鄭濤醫生也表示
因工作的特殊性
很多醫護人員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江蘇淮安婦幼保健院的李炳醫生
連續手術8小時時
也曾喝葡萄糖保持水分和體力
「我下臺休息,孩子就沒命了」
但令人欣慰的是
如今
大多數網友對醫生的工作
表示理解和支持
甚至有網友主動表示
「這瓶葡萄糖,我請了!
」
醫護人員工作不易
為理解點讚!
相關推薦
連續手術四小時,醫生喝一瓶葡萄糖被質疑,無知真可怕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件事:
西安一名醫生為了搶救病人,連續做了八個小時的手術,累到筋疲力盡,嗓子幹得說不出話來,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匆匆打開一瓶葡萄糖,豪飲下去。
這恪守盡職的一幕恰好被人拍了下來,上傳到網上,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
據悉,這名醫生名叫鄭濤,是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生。
11月7號,鄭濤接到了三個急診,包括兩臺腦出血手術,可以說是忙得腳不著地。
單單是這兩臺手術,就花費了鄭濤8個小時的時間,期間他滴水未進,在手術完成後精神和身體同時放鬆,鄭濤感到口感難耐,於是讓護士打開了一瓶百分之五的葡萄糖,500毫升一飲而盡。
原本這是一件好事,說明鄭濤身為一名醫生,對自己工作認真和負責的態度,但就在大家都沉澱在手術成功的喜悅之時,某些人卻在網上質疑和謾罵他。
不管做得多好,總有人喜歡在雞蛋裡挑骨頭,沒事故意找茬。
當善良成為苛責的對象,有多少人會因此心寒
關於鄭濤的事情,其實從他拿起那瓶葡萄糖一飲而盡的時候,人們對他的熱議就從未平息。
有人說醫生做了那麼長時間的手術,喝一瓶葡萄糖怎麼了?
也有人是不是這瓶葡萄糖的錢又可以算進患者的治療費了!
在眾多的評論中,不少人用質疑的語氣謾罵鄭濤,把這名辛苦救人的醫生描繪成一個「貪婪自私」的人。
用無知的眼界和最惡毒的想法,去看待一個辛苦救人的醫生,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事實上,稍微懂點知識的人都知道:
醫生在手術時感到口渴,喝葡萄糖是最適合的,而且這些被醫生喝掉的葡萄糖,是從科室成本中扣除的,絕對不會算在病人頭上;
而且醫院給病人用以治療的葡萄糖水,都會添加一些其他的藥物,這種東西壓根就不適合直接飲用。
鄭濤所喝的葡萄糖水,採購成本也不過是幾塊錢的事情。
但就是這樣一件清楚到不能再清楚的常識,卻成了某些人對鄭濤口誅筆伐的理由,更讓人感到可怕的不是無知的質問,而是那些無中生有,試圖加劇醫患關係的人。
一名醫者仁心的醫生,卻因為喝了一瓶幾塊錢的葡萄糖水就被罵上熱搜,這種做法只會讓更多人感到寒心。
狹隘,比無知更可怕
這件事到最後,面對眾多的質疑,鄭濤醫生不得不站出來解釋。
但就算是這樣,那些質疑鄭濤醫生的人依舊不肯放過他,抓著「出來解釋」這個機會,用更加惡毒的語言去謾罵他。
有人說:「終於坐不住了,自己出來洗白了?」
還有人說:「你說沒算進去就沒算進去?證據呢?」
更有人謾罵:「現在的醫生都是「利己主義」,什麼都把成本算進病人的帳單裡面。」
謾罵、質問、嘲諷,各種負面情緒在評論區野蠻生長,讓人不寒而慄。
我不知道這些質疑鄭濤醫生的人是抱著怎樣的心理,但從他們身上,我卻能看到極度的心胸狹隘。
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鄭濤醫生在一晚上接到了三個急診,忙到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喝一瓶葡萄糖水又算得了什麼?
阿柒相信,哪怕是把這瓶幾塊錢的葡萄糖算進病人的帳單上,那名被救治的病人也會十分樂意。
和生命比起來,幾塊錢又算得了什麼?
而且很多人都忘了,在手術的過程中,醫生是不能隨意離開手術室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身體的水分得不到補充,很有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一邊如此苛刻的要求醫生,另一邊又希望醫生能發揮醫者仁心的品質,這些謾罵和質疑的人,真的不覺得自己做得太過分了嗎?
人可以無知,因為從另一種角度來說,無知只不過是對某些事物的不了解,但卻不可以過於心胸狹隘,雞蛋裡挑骨頭的做法,只會招人厭惡。
在真實的證明面前,所有的質疑都不堪一擊
在眾人的質疑下,相信鄭濤醫生也有著不小的壓力。
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當初的職業習慣,會遭到這麼大的非議。
如果不是有合理的解釋,相信這件事只會遭到更大的質疑。
幸運的是,不管是從醫院的規定還是心懷正義的人們,都很是理解鄭濤醫生的行為。
不怪他自己站出來澄清,實在是「流言傷人」,不敢馬虎。
我們在為鄭濤醫生得到清白的同時,也應該反思一下:多少醫患關係的緊張,就是從那些心胸狹隘的人手裡開始的?
僅僅因為喝葡萄糖水這樣一件小事,就被質疑上了熱搜,如果是更大的事情,那又會有什麼結果?病人不易,醫生也不易,二者本身就是要互相理解,對於那些懷有善心的醫生,我們更是應該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去對待他們。
誠然,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每天都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新聞,這使得我們的消息來源更加廣闊,但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更要以理智、寬容的心態去看待。善意能讓別人感到暖心,而流言則會傷人。
用過於狹隘的眼光,去不斷苛責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們,這樣的行為只會讓他們感到寒心。
在真實的證明面前,所有的質疑和謾罵,都如同春天裡的白雪,見不得陽光般不堪一擊。
近日
一位醫生手術後
在網上分享了一段自己
「豪飲」葡萄糖的視頻
沒想到的是
這段視頻意外走紅
卻引來部分網友質疑
「這瓶葡萄糖誰付錢?」
據悉
該醫生名叫鄭濤
是陝西西安某醫院
神經外科醫生
當天
鄭濤做了一臺腦幹出血的手術
歷時約4小時
凌晨4點剛下手術臺
由於手術中途不能喝水
嗓子都快「冒煙」了
加上又餓又累
就直接喝了
一瓶含量5%的葡萄糖水
面對網友的質疑
鄭濤次日發布視頻做出澄清
第一,在手術區只有葡萄糖和生理鹽水,如果說我們做手術時口渴,喝葡萄糖水是最合適的;
第二,醫生喝葡萄糖水,成本是不會計算到病人身上的,算的是科室成本;
第三,手術室的葡萄糖水有三種濃度,分別是5%、10%和50%,濃度越高,味道也就越甜。自己當天喝的是5%的,
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充水分,補充能量倒是次要的。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
鄭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
再次重申
這瓶水是算進科室成本裡
不會算在病人身上
手術中算進病人的費用
必須是開具處方的
此外
一位醫療大V也發文
聲援鄭濤醫生
其實
因為醫生在術中或術後
喝葡萄糖水而引發質疑
這並不是頭一次
2016年5月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陳磊
也因為術後喝葡萄糖
在網上「火」過一把
陳醫生不僅是泌尿外科的醫生
也是院方器官捐獻協調員
因準備器官捐獻手術工作長達12小時
下手術後
陳磊因為頭暈癱坐在地上
護士長拿出兩袋葡萄糖
為他補充體力
對此
有小部分網友發出質疑
鄭濤醫生也表示
因工作的特殊性
很多醫護人員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江蘇淮安婦幼保健院的李炳醫生
連續手術8小時時
也曾喝葡萄糖保持水分和體力
「我下臺休息,孩子就沒命了」
但令人欣慰的是
如今
大多數網友對醫生的工作
表示理解和支持
甚至有網友主動表示
「這瓶葡萄糖,我請了!
」
醫護人員工作不易
為理解點讚!
相關推薦
連續手術四小時,醫生喝一瓶葡萄糖被質疑,無知真可怕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件事:
西安一名醫生為了搶救病人,連續做了八個小時的手術,累到筋疲力盡,嗓子幹得說不出話來,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匆匆打開一瓶葡萄糖,豪飲下去。
這恪守盡職的一幕恰好被人拍了下來,上傳到網上,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
據悉,這名醫生名叫鄭濤,是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生。
11月7號,鄭濤接到了三個急診,包括兩臺腦出血手術,可以說是忙得腳不著地。
單單是這兩臺手術,就花費了鄭濤8個小時的時間,期間他滴水未進,在手術完成後精神和身體同時放鬆,鄭濤感到口感難耐,於是讓護士打開了一瓶百分之五的葡萄糖,500毫升一飲而盡。
原本這是一件好事,說明鄭濤身為一名醫生,對自己工作認真和負責的態度,但就在大家都沉澱在手術成功的喜悅之時,某些人卻在網上質疑和謾罵他。
不管做得多好,總有人喜歡在雞蛋裡挑骨頭,沒事故意找茬。
當善良成為苛責的對象,有多少人會因此心寒
關於鄭濤的事情,其實從他拿起那瓶葡萄糖一飲而盡的時候,人們對他的熱議就從未平息。
有人說醫生做了那麼長時間的手術,喝一瓶葡萄糖怎麼了?
也有人是不是這瓶葡萄糖的錢又可以算進患者的治療費了!
在眾多的評論中,不少人用質疑的語氣謾罵鄭濤,把這名辛苦救人的醫生描繪成一個「貪婪自私」的人。
用無知的眼界和最惡毒的想法,去看待一個辛苦救人的醫生,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事實上,稍微懂點知識的人都知道:
醫生在手術時感到口渴,喝葡萄糖是最適合的,而且這些被醫生喝掉的葡萄糖,是從科室成本中扣除的,絕對不會算在病人頭上;
而且醫院給病人用以治療的葡萄糖水,都會添加一些其他的藥物,這種東西壓根就不適合直接飲用。
鄭濤所喝的葡萄糖水,採購成本也不過是幾塊錢的事情。
但就是這樣一件清楚到不能再清楚的常識,卻成了某些人對鄭濤口誅筆伐的理由,更讓人感到可怕的不是無知的質問,而是那些無中生有,試圖加劇醫患關係的人。
一名醫者仁心的醫生,卻因為喝了一瓶幾塊錢的葡萄糖水就被罵上熱搜,這種做法只會讓更多人感到寒心。
狹隘,比無知更可怕
這件事到最後,面對眾多的質疑,鄭濤醫生不得不站出來解釋。
但就算是這樣,那些質疑鄭濤醫生的人依舊不肯放過他,抓著「出來解釋」這個機會,用更加惡毒的語言去謾罵他。
有人說:「終於坐不住了,自己出來洗白了?」
還有人說:「你說沒算進去就沒算進去?證據呢?」
更有人謾罵:「現在的醫生都是「利己主義」,什麼都把成本算進病人的帳單裡面。」
謾罵、質問、嘲諷,各種負面情緒在評論區野蠻生長,讓人不寒而慄。
我不知道這些質疑鄭濤醫生的人是抱著怎樣的心理,但從他們身上,我卻能看到極度的心胸狹隘。
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鄭濤醫生在一晚上接到了三個急診,忙到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喝一瓶葡萄糖水又算得了什麼?
阿柒相信,哪怕是把這瓶幾塊錢的葡萄糖算進病人的帳單上,那名被救治的病人也會十分樂意。
和生命比起來,幾塊錢又算得了什麼?
而且很多人都忘了,在手術的過程中,醫生是不能隨意離開手術室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身體的水分得不到補充,很有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一邊如此苛刻的要求醫生,另一邊又希望醫生能發揮醫者仁心的品質,這些謾罵和質疑的人,真的不覺得自己做得太過分了嗎?
人可以無知,因為從另一種角度來說,無知只不過是對某些事物的不了解,但卻不可以過於心胸狹隘,雞蛋裡挑骨頭的做法,只會招人厭惡。
在真實的證明面前,所有的質疑都不堪一擊
在眾人的質疑下,相信鄭濤醫生也有著不小的壓力。
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當初的職業習慣,會遭到這麼大的非議。
如果不是有合理的解釋,相信這件事只會遭到更大的質疑。
幸運的是,不管是從醫院的規定還是心懷正義的人們,都很是理解鄭濤醫生的行為。
不怪他自己站出來澄清,實在是「流言傷人」,不敢馬虎。
我們在為鄭濤醫生得到清白的同時,也應該反思一下:多少醫患關係的緊張,就是從那些心胸狹隘的人手裡開始的?
僅僅因為喝葡萄糖水這樣一件小事,就被質疑上了熱搜,如果是更大的事情,那又會有什麼結果?病人不易,醫生也不易,二者本身就是要互相理解,對於那些懷有善心的醫生,我們更是應該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去對待他們。
誠然,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每天都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新聞,這使得我們的消息來源更加廣闊,但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更要以理智、寬容的心態去看待。善意能讓別人感到暖心,而流言則會傷人。
用過於狹隘的眼光,去不斷苛責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們,這樣的行為只會讓他們感到寒心。
在真實的證明面前,所有的質疑和謾罵,都如同春天裡的白雪,見不得陽光般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