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技術如何助力應急管理?這所大學做了新嘗試

2021-01-15 瀟湘晨報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董瑞豐)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何助力防災減災救災?中國科學院大學12日正式成立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探索用數位技術保障並提升應急管理能力。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李樹深介紹,這一新學院將圍繞應急管理數位化轉型、智能化升級需求,打造防災減災救災的實戰型科研基地。

同時,新學院將發揮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多學科交叉的辦學優勢,率先開展應急管理一級學科建設,並建立開放共享的合作機制,與產業界共同打造國家應急管理高端人才培養基地。

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截至2020年8月,國科大共有專任教師3090名,其中兩院院士176人。

【來源: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他們,是人民安全的最美「守夜人」——二零二零年「最美應急管理...
    在這一年裡,無數應急管理工作者一直英勇奮戰在應對危機和突發事件的最前線。近日,中央宣傳部、應急管理部聯合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先進事跡,7名個人和3個集體獲得2020年「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稱號。
  • 組分實驗室助力打造京津冀中醫藥技術產業高地
    主持人:去年2月,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立項正式運行。實驗室在做哪些工作?如何助力京津冀中藥產業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來聽記者趙徵的報導。
  • 這!就是應急裝備!來自「應急指控」的智能科技
    構建面向實戰的智能應急時空信息支撐平臺,以實際業務需求的服務模式創新為導向,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技術,實現應急系統內外部數據、應用、服務等資源高度整合,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應急管理大數據分析及應用服務,為信息檢索、情報研判分析和科學決策提供全方位的支撐,推動「以防為主,防控結合」的新一代應急管理模式發展。
  • 數字「新基建」構建中國「新時空」,智慧城市 數字孿生新高地
    作為中國數位化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地理信息技術在與其他領域和技術的融合方面擁有巨大潛力與空間,正不斷催生出新業態。  當前,以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物聯網建設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加速推進,為地理信息技術構建全空間信息管理模型奠定了基礎。在「新基建」和地理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社會治理將逐步邁向依託「高空地表地上地下一體、陸地海洋相連」的全空間一張圖來進行。
  • 真不是晃點,這才是應急管理的本來面貌!
    今年的疫情讓應急管理部門站在了舞臺中央,這個成立不久的部門,一面世就經歷這麼大場面,是難得的練兵機會。      每一次天災,都面臨生死考驗,再好的預案,再縝密的計劃,都會有人遭遇不測,從歷史經驗看,每年豐水期,都會有人在汛期內溺水,被洪水和泥石流衝走。我老家的湖水每天夏天被抽乾,就是防止有人不小心掉入湖中。
  • 「未來,每一度電都可以是一枚數字貨幣」——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未來,每一度電都可以是一枚數字貨幣」——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南方電網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 發布時間: 2021-01-11 15:19:21   來源:  作者:韓曉彤、勞衛倫、姚煜   電力行業
  • 恭喜,河北這兩所高校將合併為一所新大學,學生:幸福來得太突然
    但河北的高等教育就有點一般般了,河北省唯一的一所211雙一流大學河北工業大學還在天津市,可以說燕趙大地上沒有一所真正的211雙一流大學。與周邊省份相比較還是差距較大的,不說北京天津了,就說河南山西,這兩省自己的土地上都有自己的211雙一流大學。
  • 新蔡縣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大講堂」開講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萬思遠)為全面提升應急管理系統幹部工作能力,強化幹部履職、擔當精神,3月6日,新蔡縣應急管理局開設「應急管理大講堂
  • 數字驅動創新 我愛我家著力推進人力資源管理升級
    隨著數位化戰略的推進,我愛我家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我愛我家」)的發展日新月異,無論是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成員不斷增加、業務體系日漸龐雜;還是以經紀人為主的前後臺服務人員的激增,這些新的變化對我愛我家的人力資源管理來說是全新「挑戰」。如何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服務新戰略?
  • ...第三屆上海市大數據社會應用研究會年會暨新基建與數字經濟...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善林、鄔江興、校長汪榮明等領導和嘉賓在線出席會議,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東華大學等一千多與會者在線參加會議。會議開幕式由人工智慧與變革管理研究院齊佳音教授主持。
  • 浙江大學數字溝通研究中心揭牌
    12月27日,由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主辦的「走向數字: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科」學術論壇——暨「浙江大學數字溝通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今日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舉辦。來自國內高校新聞學院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科體系建構。
  • 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數字經濟創新研究院院長、 融合...
    原標題: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數字經濟創新研究院院長、 融合媒體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王棟晗:直播+電商的盈利模式仍需多方進一步探索在王棟晗看來,在新技術的驅動下,各行各業正積極探索直播+模式新的經濟業態。當前直播經濟正呈現爆發增長的趨勢。「近三年,直播+電商每年以150%的增度在發展,相比較而言,直播+內容、直播+娛樂等增長相對平緩。」
  • 災害響應等級為何是羅馬數字?換成咱的一二三四或甲乙丙丁可好?
    大河網訊(記者 宋向樂)南方持續的暴雨和前段時間北方的旱情讓很多人都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各地氣象及應急管理部門在發布災害應急響應時,通常以羅馬數字來顯示。近日就有網友提出疑問,為何這些災害應急響應均用羅馬數字來標註,換成我國傳統的甲乙丙丁來標識是否更好?針對網友的疑問,大河網記者對相關部門及專家進行了採訪。
  • 瑞士金皮庸數字股權交易中心副主席吳堅:數字股權,是微股的最好表現
    除了自己創辦市場,吳堅也幫助別人開辦市場,如今,吳堅的最時新涉獵領域是數字股權,從鍋碗瓢盆、衣食住行的傳統商業到區塊鏈及區塊鏈的技術應用這個新商業,這段探索路飽含吳堅無數次機遇的抉擇與把握。工業網際網路時代,新事物的更迭本末相順,卻也讓人摸不著頭腦。處於一個商業風向高速變化、模糊且複雜的環境中,對位商業趨勢的路線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 新生態·新「謀」略·新突破
    物聯網作為連接人、機器和設備的關鍵支撐技術受到企業的高度關注;新晉的5G技術更是拉啟數字未來新序幕,為製造企業提供遠程控制和數據流量管理工具,助力企業實現高效智能的企業管理,亦將不斷推動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產品與應用的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 數字經濟發布|集成電路成國家新一級學科;百度吉利聯手打造新一代...
    事實上,這距離上一次學科重大調整已過去10年,此前施行過四份學科專業目錄。海康威視稱,通過本次分拆,螢石網絡將作為公司下屬智能家居及雲平臺服務業務的上市平臺獨立上市,通過科創板上市加大對智能家居綜合解決方案及雲平臺服務業務核心技術的投入,實現智能家居業務的做大做強,持續為個人、家庭及類家居場景下的用戶提供智能化產品和優質服務。
  • 2020年12月應急管理大事記
    研討會期間,各方代表就應急管理部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主要工作舉措和經驗、重大自然災害的監測預警和會商協調、應急救援、災後大規模人員安置和恢復重建,以及應急管理部門國際合作情況和上合組織緊急救災領域合作前景進行了研討。
  • 國際科技合作助力湖南攻克「卡脖子」技術
    中新社長沙1月10日電 (向一鵬)永州中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古巴生物醫藥集團開展聯合研究和成果轉化等合作,推動解決癌症、神經病學和傳染病領域技術研發,提升湖南生物產業水平;湖南中醫藥大學等機構與澳門科技大學聯合開展湖南道地藥材(吳茱萸、梔子、黃精等)中藥質量與安全評價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標準攻關項目
  • 盤點2020年,緊跟科技進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做了20件事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以下簡稱學會)而言,也是奮發有為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學會緊盯科技前沿,適應科學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主動作為,「乾貨」滿滿,來,小編帶你看一看,這一年,學會都幹了啥?
  • 五中全會指明這些大學專業要吃香了! 全是未來新「風口」
    做實驗的機會也非常多,而且需要做動物解剖實驗,報考學生要有心理準備。 就業情況 畢業生可以到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也可以到工業、醫藥、食品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