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梅花樁大師深藏山東大學 當年持匕首迎戰藏獒
每天6點起床,7點打開電腦上網看新聞和弟子來信、關注學術動態,下午教弟子們練練梅花樁……這是78歲的燕子傑的一天,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是從上海世博的表演到中央電視臺2010CCTV體壇風雲人物年度未名人士體育精神獎的體育貢獻者,這位老人總是輕描淡寫地講述自己的故事,而背後的跌宕起伏誰人可知。由濟南市體育局和本報聯合舉辦的全民體育大會正在尋找「運動使者」,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位梅花樁第十七代傳人燕子傑的故事。
梅花樁
梅花拳亦稱梅花樁,漢族傳統武術拳種之一。為方便,在地面演練較為廣泛,稱為落地幹枝梅花樁。
梅花拳起始時間,眾說不一。有雲春秋戰國時有之;有雲秦漢時有之;但都無文可考。梅花拳於明末,清乾隆年間流傳較廣。布樁圖形有北鬥樁、三星樁、繁星樁、天罡樁、八卦樁等。樁勢有大勢、順勢、拗勢、小勢、敗勢等五勢,套路無一定型,其勢如行雲流水,變化多端,快而不亂。又據《梅花拳根源經》和《梅花拳傳承譜》記載:梅花拳第一代為收元老祖(虛擬),第二代張三省,傳說在巫山羽化升天。前兩代均以開法傳道為主,且單一相傳。自第三代鄒宏義開始,才有武功的具體記載。
兩把短匕勇鬥藏獒
話題是從燕子傑當年在西藏工作時勇鬥藏獒開始的。「那時我大學畢業到西藏氣象局工作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領導就派我到拉薩郊區看守單位種的蠶豆地。那個年代的拉薩郊區,野獸出沒、叛匪橫行。」講起當年的故事,燕子傑平靜的眼神中依稀還能看到刀光劍影。「有一天我從解放軍哨所回自己的駐地。那晚月黑風高,烏雲密布,經過菜地時,身旁的草叢裡發出呼嚕嚕的聲音,一隻不知是兔子還是狐狸的動物從眼前跑過,一陣冷風吹得脊背悚然一驚,遠處響起了幾聲狼嗥,我當時突然有種強烈預感:今晚要出事!幸好我隨身帶了兩把短匕首,經過一條長滿草的土溝時,說時遲那時快,面前突然立起個一個一人高的黑影,我想都沒想,兩把尖刀就迎了上去……就在我的匕首離黑影只有毫釐時,突然傳來一聲悽厲的口哨,黑影翻身跳到地上跑了。這時我才看清是條碩大的狗,還有一個人從不遠處彎腰逃走了。我馬上意識到,這是有人放狗來咬我。」事後他才知道,那條狗就是當地牧民養的藏獒,力大而兇狠,專咬獵物的喉嚨。
練功讓人「返本還原」
燕子傑曾在自傳裡專門描述了上述經歷。「為什麼我當時那麼鎮靜?直到我從西藏調回山大又教拳多年,我才悟出來,原來我這種臨危不懼的『不二』心態,是從大學時韓其昌老師經常教的『練時無人似有人』培養出來的!」 何為「練時無人似有人」?何為「不二」心態?梅花樁是「文武合一」的,不光是強身健體,同時也講一些修心養性的方法。燕子傑說:「莫生氣、莫著急,裡外無形無相,性與虛空相同,比如說車子、房子都是有形有相的東西,不要顧及太多,不要想得太多,自然心態就平和了。」
練梅花樁可以讓人臨危不懼,雖處危境卻依然能夠心如止水、觀察入微、任何細小的戰機都逃脫不掉,都能掌握祝燕子傑說,很多年輕人勇氣不足,缺乏「闖」勁。最近一次法國的弟子來中國,他把自己在山大的弟子也叫來一起交流。弟子中有很多學法語的,有的學得還很不錯,但一見到法國人就緊張得什麼都說不出來。相反當年在西藏的時候,那些士兵不會說藏語,剛開始去買雞蛋的時候發出「咕咕咕」的聲音,通過肢體交流也是可以的。學習了一兩個月之後就可以順暢地交流,「這裡面就是一個『勇氣』的問題。」
梅花樁講究的「返本還原」在多年習武的燕老師身上就可以看到。燕子傑說:「有一個學生,非常柔弱的小姑娘,練架子練了80分鐘,我當時就很驚訝,很多強壯的男孩子都做不到。可見她的心思沒有一點兒雜念,就像小孩一樣,什麼都不想,小孩子活動是不覺得累的。」
把梅花樁寫進武俠小說
「我第一次與人交手是在北大讀書時,有一次跟幾個師兄弟去頤和園玩耍。走到快要拐上通往頤和園大門的柏油馬路時,看到遠處有十幾人在那裡吵吵嚷嚷,我們走近一看,幾個街痞模樣的青年攔著兩女一男,想要打架,旁邊有看熱鬧的,也沒人拉架。我快步上前吼了一聲:『幹什麼,住手!』這一聲把在場的人震得一愣,都扭頭看我。之間旁邊那個壯漢一下躥到我面前,腳步未落雙手已出,一上一下直奔我面門。我同學眼快,喊了聲:『呀,鷹爪!』話音未落,我已閃身讓過敵手,右肘一抬,壯漢便兩手撲空朝左側栽去。眨眼間我已轉身上步,用手將那人拉住。他滿臉驚恐地看著我,我笑嘻嘻地說:『對不起,失手了。』他紅著臉什麼也沒說,用左手捂著右肋,帶著幾個年輕人走了。聽說那人回家後就臥床不起,疼了一個月才好。」
燕子傑把這個故事寫進了他的自傳裡,有武俠情懷的他最近還在寫小說———《崑崙俠義情系列之無影奪魂劍》,這是一本以梅花樁為背景的武俠小說,裡面的拳法都是真實的存在。在家裡,燕子傑還在記者面前「比劃」了兩下,78歲的老人練起梅花樁依然身形矯健、反應靈敏。和弟子、女兒切磋武藝,一棍一刀,一攻一守,足見寶刀未老,頗有金庸小說中武林高手的氣魄。
燕子傑其人
因病休學偶然學拳
燕子傑,梅花拳第十七代傳人,「弟子五千」,遍布世界各地。
「師父當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時,由於課程多、壓力大,加上自小體質與常人不同,身體虛弱,無法繼續學業,休學一年,後來便找到在該校任教的著名武術家韓其昌先生,學習梅花樁武功,身體漸漸變得強壯起來,之後才得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他的弟子介紹。後來因為他勤奮好學、正直無私功力增長很快,深得韓先生喜愛,不久就正式拜入其門下為梅花樁第十七代傳人。
燕子傑畢業後到西藏氣象局工作,大學時學習的武藝也幫助他平安度過十八個春秋。這段傳奇經歷還被他寫成了一本書《我的傳奇人生——— 崑崙山上空的燕子》。1982年調任至山東大學教授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