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大結局之後,都在分析各個人設。今天我們也來聊聊在《延禧攻略》中的「高貴妃」這個角色。
高貴妃的一生是非常艱苦的。據說高貴妃在童年時期就非常不幸,很小就沒有了親生母親,後來在繼母的打壓下,更有兩個弟弟妹妹的欺負,關於高貴妃的不孕不育,據說也是可恨的繼母所造成的。即沒有皇后的出身好,也沒有嫻妃的家教好,只能仰仗著自己的身材和美貌 和 皇上曾經喜歡過自己的那一小片回憶。其實皇上的心已經散去,可憐高貴妃還手有餘溫。高貴妃的不服,不甘,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狠毒。她一輩子都在爭,爭寵愛,爭權利。一直在爭啊。爭權不用說了。她也爭寵,就是爭不過。第一集她就發飆了,說本宮這麼大一個大活人站在那兒他看也不看,滿心滿眼的都是她(皇后)高貴妃自己沒孩子,也忌憚妃嬪有子。多次害俞妃就是這個意思。
《延禧攻略》第18集中也交代了,高斌去儲秀宮見高貴妃,事實證明高貴妃的父親心思 一直放在自己的前程上面,根本沒有心思和時間來管高貴妃,所以,高貴妃和高斌父女感情濃度很低。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高貴妃一直記得自己親身母親的死。高貴妃對高斌充滿著恨意。然而高斌這次去看高貴妃不是因為想她出去,而是想把剩下的兩個女兒也送進宮來,高貴妃憤怒自己只是被禁了足,可在她的父親眼裡連顆棋子都算不上。所以她說 只要有我在,就不可能讓皇后得意。更無語的是高貴妃的父親冰冷狠毒,不去為高貴妃著想反而怪高貴妃沒有本事。走的時候說了一句:「要有本事才行」就離開了。
高貴妃越想越生氣,她說寧願死也不會讓繼母得逞。後來,高貴妃精心安排了一出貴妃醉酒的戲,在皇帝必經之地唱戲。皇帝很快就被高貴妃吸引了過去,證明了這麼多年,皇上對高貴妃並不是沒有感情的,只是覺得高貴妃畢較任性,不像原來那樣的聽話了。於是,高貴妃像皇上傾訴自己是因為當了貴妃,為了皇上才放棄了這個愛好的。當時高貴妃喝了很多酒多並向皇上哭訴了自己親生母親屍骨未寒,父親就另娶新歡的事情。皇上表示很同情高貴妃。然後還應允了高貴妃不會接她的妹妹們進宮的。
說來也實在,高貴妃一生可憐,或許是因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所以說話啊,手勢啊,言語啊都是比較浮誇的。然而《延禧攻略》高貴妃的扮演者卻是譚卓。
譚卓其實是屬於文藝風格的。她的戲路並不適合這種偏言情劇的風格啊,但是也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轉型了。我覺得聲音如果原配應該效果更好,主要是不知道節目組哪裡找來的配音,真是一下子就讓人厭惡。與其說譚卓不適合這種風格,那我覺得配音更不適合。有很多網友表示對配音員的聲音感覺很無奈。
譚卓生於吉林長春,中國大陸女演員。曾在「我不是藥王」擔任女主角,飾演一位單身媽媽孤身帶著孩子。孩子有白血病,由於醫藥昂貴所以不得不去酒吧上班跳舞賺錢。
兩個角色相對比。
你覺得譚卓演得好不好?
據說譚卓在生活是一個沒有任何明星架子的人。就連粉絲要籤名她 她都會給。真的很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