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頭像關注我|這裡有世間百態,也有人間情愛
01 原生家庭
最近,現實題材的國產劇《以家人之名》在網上大火。
其中關於原生家庭的片段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登上了熱搜。
片中男主凌霄的媽媽因為沉迷麻將造成了女兒的死亡,之後卻把所有的過錯都歸結到了自己的兒子身上。
甚至一言不合就拋下兒子,遠走他鄉。
這樣一個女人,很難想像她怎麼會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妹妹的意外死亡和媽媽的無情拋棄,都在幼小的凌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陰影。
而在這樣的情境之下,敏感,缺愛,多疑,幾乎成了他性格裡必不可少的東西。
一個不幸福的原生家庭,一個悲慘的童年,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無比巨大的影響。
就像是《隱秘的角落》裡的朱朝陽一樣,父母離異導致他性格孤僻,缺少愛和陪伴讓他變得陰鬱自卑。
明明叫著朝陽那麼美好充滿希望的名字,生活中卻處處都充滿了絕望和壓抑。
所以,他慢慢的偏離了軌道,變成了一個大家眼裡的壞孩子。
還有朱朝陽的好朋友嚴良和普普,因為家庭變故而導致無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又因為過早的見識了人性的陰暗面而變得不再單純,失去了一個小孩子應該有的童真。
在本來應該無憂無慮做夢的年紀,長成了懂得察言觀色的大人。
這些,都是原生家庭的不幸帶給他們的,他們本來也許有機會,成為更好的人。
02 那些扎在心裡的刺
原生家庭的影響,確實是巨大的。
我之前也寫過很多關於原生家庭的文章,說原生家庭的不幸就像是一張網,我們很難爬出去。
可是,那些像凌霄和朱朝陽一樣,在不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人,是不是真的就沒救了呢?
當然不是。
雖然那些從前不愉快的經歷很難從心底抹掉,但是至少我們可以直面它。
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我們是沒有辦法選擇的。
但至少我們可以選擇,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之前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男生說自己小的時候家庭很不幸福,父親脾氣很不好,自己稍微不聽話就會換來一頓鞭子。
因為父親一直覺得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自己的童年幾乎都是與不同形狀的棍棒為伍。
自己還記得因為一次期末考試沒有考好,父親就讓自己頂著烈日在院子裡跪了四個多小時。
還有一次自己把買資料的錢拿去買了遊戲機,便直接被父親在門外關了整整一夜。
父親每次動手打自己的時候,下手沒有一點點的留情。
他相信父親口口聲聲說的要打死自己,是真的。
自己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很憎恨自己的父親,因為如果不是這個男人,自己就不會受這麼多的苦。
自己也想過要等長大了一筆一筆地跟父親算總帳。
自己跟父親幾乎不怎麼說話,父親滿懷愧疚,而自己始終無法完全釋懷。
但是,因為自己心裡的那些對父親的仇恨,自己變得自私敏感且偏執,忽然有一天自己發現,這些仇恨,正在阻止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如果自己不釋懷這些往事,回憶帶來的痛苦就會一點一點的吞噬自己。
於是,他選擇了跟自己的父親和解。
因為他想把這些曾經扎在心裡的刺,一根一根的重新拔出來。
03 放過自己
我知道,因為我們愛父母至深,所以對於父母所給予我們的傷害,很多人始終都沒有辦法釋懷。
因為對於有些人曾經受過的凌辱歧視和虐待而言,輕飄飄的一句原諒終究顯得太過於隨便。
畢竟俗話說得好: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但是,韓劇《請回答1988》裡有這樣一句臺詞:
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呀。
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換位思考和諒解。
愛是本能沒錯,可舒服的愛一個人是需要技巧的,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擁有這樣愛人的能力。
最主要的一點是,我希望那些被困在原生家庭的沼澤中的人,可以早日脫離苦海。
悲慘的童年已經有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再有一個悲慘的成年了。
我之前有一個關係很好的朋友,她的原生家庭也很不幸。
父母整天吵架,家人重男輕女,任由她自生自滅。
可是讓我覺得難得的是,成年後的她沒有站在家人的對立面,而是試著跟每一個人和解,融入了那個她從前二十多年都未曾融入的家。
她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選擇原諒不是因為我懦弱,是因為我想放過自己。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即使童年悽慘,我們也沒有辦法完完全全的跟自己的父母和家人脫離關係。
我們依然要面對他們,我們的內心深處始終還會牽掛他們,愛著他們。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讓自己夾在愛恨交織這麼複雜的情感之間呢?
最後受折磨的,也不過是我們自己而已。
既然還是要一起相處幾十年,那幹嘛不找一個自己和對方都舒服的方式。
如果我們始終記得那些不幸,始終無法釋懷,那麼我們就會一直在這樣的煎熬中活著。
就像是電影《唐山大地震》裡的女主一樣,因為無法釋懷自己的母親救了弟弟,而痛苦了三十多年。
三十多年裡她無時無刻都在被這種痛苦折磨著,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進不去。
原生家庭印在我們身上的烙印,終究需要我們自己去除。
只有走出去,放下,才能獲得新生。
人生短暫,我們都有自己想要飛往的高山和大海。
我們的人生,也不能都用來治癒童年。
-END-
配圖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晚時|原創不易,點個讚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