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方大港夢到鐵海聯運樞紐——廣西北部灣發展站上新臺階

2021-01-17 央廣網

新華社南寧11月13日電 題:從南方大港夢到鐵海聯運樞紐——廣西北部灣發展站上新臺階

新華社記者朱麗莉、黃凱瑩

廣西北部灣成為西南中南地區重要出海口,昔日農漁業為主的沿海落後小城,發展成了連通世界的創新型開放重鎮。

大港夢想照進現實

早在1919年,孫中山就在《建國方略》中提出規劃建設包括欽州在內的「南方大港」構想。

經過長期艱苦創業,南方大港的夢想逐漸照進現實。1968年2000噸級的浮碼頭在防城港動工建設,1984年北海成為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1992年欽州在荒蕪的海灘邊建設兩個萬噸級碼頭泊位。

200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同年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獲批設立,西部這唯一一片海按下了向海發展的快進鍵。此後,北海、欽州、防城三港合一,欽州港作為廣西北部灣貨櫃幹線港,推動廣西北部灣港朝千萬標箱大港邁進。

欽州港運營至今已建成11個碼頭泊位,其中10萬噸級泊位8個,全球排名前20的船公司已有11家進駐。目前,已開通至新加坡、越南、泰國、日本等國際班輪航線22條,至國內沿海主要港口航線18條。

廣西北部灣港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快速崛起為億噸大港。數據顯示,廣西北部灣港口貨物吞吐量從2008年8090萬噸增至2017年2.19億噸,貨櫃吞吐量保持高速增長,由2008年的33萬標箱達到2017年的228萬標箱。

特色產業實現重大突破

今天的廣西北部灣地區已形成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等為主導的現代臨海工業體系和產業基地,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的向海之路。

在惠科電子(北海)科技產業園的展廳,智能電視、電腦顯示屏、觸屏手機等產品琳琅滿目。近年來,北海大力推進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猛,2016年產值達1174.5億元。

廣西北海工業園區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要發展方向,鼓勵食品藥品、機械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進駐發展。此外,中石化北海煉化異地改造、誠德新材料、林紙一體化等項目建成投產,北海港口岸擴大開放通過國家驗收,鐵山港口岸正式納入對外開放範圍。

毗鄰北海的玉林龍潭產業園,承接產業轉移、發展臨港型產業,正打造從冶煉、軋鋼、製品、研發到交易於一體的不鏽鋼全產業鏈。

這是建設中的廣西防城港核電基地(10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海 攝

與東協海陸河相連的防城港,是我國重要的建材進出口基地、糧油加工基地、煤炭儲備配送中心,這些年來自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搶灘落戶,我國西部地區首座核電站——廣西防城港核電基地也坐落於此。

作為廣西冶金產業二次創業核心區,防城港朝著打造北部灣冶金產業集群的目標邁進,柳鋼防城港鋼鐵基地、中鋁生態鋁基地等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欽州位於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中心位置,中石油千萬噸煉油、中船北部灣大型海工修造及保障基地、30萬噸級航道等重大項目在此布局建設。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新加坡太平船務、中遠海運等400餘家中外企業也在此落戶,港口形成航運物流、大宗商品貿易、整車進口、酒類進口、國際商品直銷等特色產業。

中馬欽州產業園自2012年啟動建設以來,形成了以棕櫚油、燕窩、生物醫藥、電子產品等為主的產業集聚。

對外開放深入拓展

對外開放是廣西北部灣地區加快發展的關鍵舉措。近年來,廣西北部灣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保稅物流體系不斷完善,口岸設施建設和通關便利化水平明顯提高,中國—東協國際大通道作用日益凸顯。

去年以來,我國西部相關省區市與新加坡攜手合作,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廣西北部灣為陸海聯運門戶,打造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中新互聯互通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成為廣西北部灣開放開發的新引擎。

在欽州港東站,一列鐵海聯運貨櫃班列正等待裝載,貨櫃將運往重慶、昆明等地。「以前貨物少且零散,很長時間才裝運一列車,如今一天能裝滿3列車。」廣西沿海鐵路公司欽州港站站長黃光輝說,欽州港東站設立於2015年,起初每天只需1個人值守,現在每天至少得10人排班。

這是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碼頭一景(4月12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根據廣西欽州保稅港區提供的數據,我國西部省區市已開通至廣西北部灣港(欽州保稅港區)8條鐵海聯運班列,其中至重慶、成都、蘭州、貴陽、昆明5條鐵海聯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今年1-9月,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班列累計開行697列、共發運35060標箱。

日前,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首列冷鏈專列(廣西防城港-重慶)成功運行,滿載海產品、水果、凍肉等貨物。近年來,防城港常態化開行北京、瀋陽、濟南等地冷鏈線路專列,暢通了東協國家經防城港至內陸地區的鐵路冷鏈運輸大動脈。截至今年10月,冷鏈班列累計開行1300多箱,共3.7萬噸。

當前,廣西北部灣港航線已實現東協主要港口全覆蓋,並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中國內陸腹地以廣西北部灣港為樞紐走向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的海上大通道正加速建設。

相關焦點

  • 江蘇連雲港首推鐵水聯運 「一單到底」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
    12月22日上午,「嘉峰站—連雲港—寧波港」「西安—連雲港—泉州」「蚌埠—連雲港—東南亞」貨櫃鐵水聯運班列先後抵達連雲港國際貨櫃貨櫃碼頭。其中,「嘉峰站—連雲港—寧波港」鐵海快線班列是中鐵貨櫃公司在連雲港開行的首列國內鐵海快線班列;同時,在這三條聯運通道上,連雲港港口在自貿試驗區的政策框架下,聯合中鐵貨櫃公司首次推出貨櫃鐵水聯運「一單到底」模式,進一步提高聯運效率、促進貿易便利化。
  • 廣西繪製「一帶一路」「工筆畫」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
    廣西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一帶一路」的「五通」「五路」要求,服務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版建設,廣西以東協為重點,擴展至「一路」其他國家和地區,突出建設「一道一廊兩港兩會四基地」,即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中國-東協港口城市合作網絡、中國-東協信息港、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跨境產能合作示範基地、要素資源配置基地、人文交流基地、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基地
  • 【「十三五」,這5年】西部開放發展邁出新步伐
    聚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逐戶摸底、逐村建帳,開展特色產業精準幫扶,幫助每個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業,每個貧困村都有支柱產業,做到「戶有卡、村有表、鄉有冊、縣有簿」,真正實現貧困戶、貧困村特色產業全覆蓋。甘肅全省貧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296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17.5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14.26%下降到2019年底的0.9%,2017年首次實現歷史上貧困縣數量淨減少。
  • 廣西手機報11月26日上午版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希望雙方加強溝通協調,務實推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定的合作事項,爭取合作項目儘快落地、早日見效。歡迎中核集團來廣西投資開發核電、風電、光伏等能源項目,拓展核技術應用、綠色能源等合作,共享廣西發展新機遇。
  • 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建設 重慶今年力爭實現「六個新突破」
    新一年,將力爭取得六個方面新突破。一是在口岸和物流發展戰略設計上取得新突破。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將嚴格對標對表,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編制好「十四五」口岸物流發展規劃、口岸發展規劃,以及開放通道、多式聯運系統、航空貨運中轉基地等專項規劃,將口岸和物流打造成為實現「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的基礎支撐。二是在開放通道提質擴容上取得新突破。
  • 廣西解放後,公路建設突飛猛進
    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受戰爭災害及嚴重水毀的影響,廣西能通車的公路僅剩555公裡。廣西解放後,公路建設突飛猛進,1958-1978年間,廣西貫徹「地、群、普」方針,掀起全黨全民辦交通的高潮,到1978年底,全區新建公路1.6萬公裡,公路裡程增至2.97萬公裡(其中,農村公路達到1.8萬公裡)。1997年5月,廣西第一條高速公路——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順利通車,實現了廣西高速公路裡程零的突破。
  • 廣西在建一條高速公路,全長25.8公裡,預計2021年底通車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交通系統在逐漸完善當中,但是仍然有交通堵塞情況,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人口數量在不斷增加,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升,小汽車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裡,因此小汽車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對於道路的需求量就不斷增加,所以仍需不斷建設。
  • 我國被「低估」的省會城市,環境優美,號稱南方「最乾淨」省會
    ,它就是廣西省會南寧,城市非常乾淨,被評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南寧又名綠城,中國是東協10個國家核心城市和邊境地區中心城市,是北部灣城市群特大城市,西南海上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南寧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壯族是世代居住在當地的土著民族,由於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南寧因全城碧綠,四季碧綠,獲得了「綠城」的美譽。
  • 廣西手機報1月14日
    以及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及時發布廣西最新信息和工作情況,第一時間回應社會關切。(全文詳見廣西新聞網壯觀客戶端)--今日導讀--【聚焦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去年各項建設逆勢而上▲2020年廣西完成植樹造林321萬畝▲廣西支持15個民族自治縣項目用地建設▲吳隆高速沙尾左江特大橋拱肋順利合龍▲南寧獲批設立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南寧首次啟用行人闖紅燈預警系統【溫馨提示】本頁為目錄,請按手機相應鍵閱讀下頁內容
  • 江蘇「喜提」新高鐵站,規模2臺4線,未來城市發展將「如日中天」
    上到繁華的城市下到偏僻的鄉鎮,到處都可以感受到中國速度給人們帶來的便利,「中國速度」的崛起少不了我國經濟的支持,而同樣也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而這都是我們祖國日益強大繁榮的表現。但是,中國目前的高鐵網絡建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了更好地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方便人們出行,各城市也在積極建設和完善國內高鐵線路,但是,中國一般經濟發展越好的城市,交通一定越完善。
  • 踐行囑託開新局 | 連雲港:建「一帶一路」強支點,寫新時代「西遊記」
    近年來,連雲港全面拉開「一港四區」組合大港框架,立足於港口海鐵、海河、公鐵水等聯運優勢,加快樞紐港、產業港、物流港和貿易港建設。  「我工作十多年,看著碼頭泊位等級從15萬噸級提升到30萬噸級,停靠的貨櫃船變得越來越大。」
  • 廣西四川商會第三屆領導班子開創商會健康發展合和榮昌新局面
    ,強化服務職能,維護會員權益,發揮紐帶作用等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竭力為在桂川商打造信息溝通、資源共享和互助維權的平臺,努力開創廣西四川商會健康發展、合和榮昌的新局面。  支持革命老區經濟發展 組織會員赴百色投資考察  2014年1月14日至15日,應百色市委領導的邀請,為支持紅色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剛成立不久的廣西四川商會第三屆領導班子便聯合廣西中礦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商會會員企業家赴百色投資考察
  • 武漢: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做強做大集成電路等領域
    打開APP 武漢: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做強做大集成電路等領域 愛集微APP 發表於 2021-01-08 09:52:12
  • JDL京東物流電商特需貨櫃專列起運 創新多式聯運模式
    JDL京東物流電商特需貨櫃專列起運 創新多式聯運模式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6日 15:33 來源:中新網湖北 為了進一步提升倉儲收發貨效率,今年11.11期間,JDL京東物流聯合中鐵貨櫃公司,利用貨櫃多式聯運優勢,探索「移動倉庫」運輸模式,貨物在次日到達長沙後,倉儲不僅可以根據運營節奏自由安排收貨時間,也可以最大程度減少由於車輛排隊送倉導致的滯壓嚴重等問題。  據悉,專列共裝載30個鐵路標準貨櫃,共計約600噸,相當於近20臺17.5米公路車輛的裝載貨量。
  • 廣西手機報7月27日
    上半年,我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由負轉正,多項指標增速排全國前列,經濟發展逆勢飛揚,令人振奮。特殊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帶領全區上下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搶抓機遇積極作為,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場硬仗。
  • 天津大港石化產業集聚區
    天津大港石化產業園區是根據濱海新區發展規劃,經國家計劃發展改革委員會批准,於2003年7月22日成立的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製藥為主要產業結構專業特色區。自園區成立以來,短短的三年時間,園區已初步建成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現代醫藥和化工新材料為支撐的特色園區。目前吸引內資企業達到55家,外資企業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