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歡"觀人":觀人於酒後、觀人於忽略、觀人於臨財臨色。通過這些細枝末節,來預測一個人未來的走向。
其實但凡能成大事者,多半都有自己的"觀人"技巧,其中包含著對人性的洞察和對社會的理解,非常人不能懂。
為了能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傳下去,所以古代先賢都講這些經驗編成俗語,這樣一來後人即使不能理解,也能學會應用。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句話的意思是,男人嘴巴大,就能混得很好。
那麼這個嘴大就真的是嘴巴大麼?其實不然,這裡的最大指的是男人口才好,能說會道、情商高。
我們看看那些成功的人士,哪一個不是擁有好口才,演講時群情激昂,談判時風生水起。
口才好的男人在事業上如魚得水,在生活上也很精彩。沒有哪個女人不喜歡能說會道的男人,"老實人""悶葫蘆"是沒有市場的。
我們經常看見一些相貌平平的男人身邊總有佳人陪伴,不是他多麼地有錢,而是他嘴巴很甜,會哄人。
一個會說話,處事靈活的人,誰不喜歡?這樣的人到哪兒都能混得很開,受人待見。
雖然能說會道是好事,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能說會道,所以"男人嘴大吃四方"的下半句更經典,那就是"女人嘴大吃家當"。
對於女人來說,"嘴大"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因為這裡的"嘴大"指的是女人喜歡聊八卦,張家長李家短的。
大家都懂得"禍從口出"的道理,有時候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一句無心之言就可能惹出禍事。
這樣的女人,沒什麼本事,只會打聽小道消息,搬弄是非,結果就是弄得自家在附近名聲不好,有敗壞門風之嫌。
當然現代女性解放,不用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走上職場的女性也可以像男人一樣"嘴大吃四方",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但是在古代,生產力低下,女性不能像男性一樣去闖一番事業,所以老祖宗留下的這句俗語也並不是沒有道理,而並非是歧視。
老祖宗留下的話,雖然簡短,只有十幾個字,卻是字字璣珠,飽含深意。當我們面對困難不知如何解決時,可以求助於老祖宗,從古人那裡借一些智慧來解決問題。
我們現代人,如果想學習古人的智慧,應該從何下手呢?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曾國藩身上一窺端倪,曾國藩之所以能從一個資質平平的普通人,一路官升10級做到武英殿大學士,靠的就是"智慧"二字。而他獲得智慧的方式也很奇怪,居然是日夜捧讀《智囊全集》。
曾國藩曾說:"每當夜深入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可見,曾國藩是非常喜歡《智囊全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翻閱,慰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
《智囊全集》由明代大才子馮夢龍編著,書中內容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全部出自正史和筆記、野史。
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這本"奇書"到底有多厲害?
清代才子紀曉嵐不僅熟讀此書,更是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機智過人,妙語連珠。
王健林就將其列入書單,推薦給萬達高層,從古人智慧中學習職場用人訣竅,加強個人修養。
可見,如果有一本書能讓你英明睿智,那麼智庫全集一定是你的最佳選擇。難怪有人評論這本書:十有八九向你學習,你就能安居樂業,趨利避害。
這本書記載了什麼?
《智囊全集》一書的目的在於"增智",圍繞"智慧"這一主題,以講故事的方法,從為官、理政、戰謀、女智、雜智五個大的方面進行了闡述,既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事例鮮活,觀點清晰,值得一讀。
比如其中一個故事:
隋唐時期有個人叫郭純。他頗有心機,趁著母親去世,玩起了花招來騙政府表彰。烏鴉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在當時"烏鴉反哺"是孝心的象徵,郭純就專門準備了烏鴉愛吃的食物,一個人在母親墳前哭前就先撒在地上,把一群烏鴉吸引過來,幾次下來,這群烏鴉就被訓練成了郭純的烏鴉。
等有人在場的時候,郭純就不撒糧食。但是烏鴉一聽他開始哭就像聽了口哨一樣,紛紛飛來,鄉親們都不知情就被他的"孝順"深深感動了,耳口相傳,很快官府人就過了給他立了孝子牌坊。
這個故事就講了市井小人的惡聰明。
直到今天,《智囊全集》上面的故事,仍然用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不論是官場、職場還是生活中,其中的智慧,都可以借鑑。
這本《智囊全集》不僅僅記載了全文,更有詳細的解釋,不用擔心看不懂,簡單易懂。每天下班和睡覺前花點時間來閱讀《智囊全集》,然後再結合自己的實際,與古人智慧一結合。最完美的方案,自然就出來了。
這本書的上下兩冊價格才75元,卻能帶給你生活中問題的解決方法,讓你獲得古人的智慧和思維,受益終身,不管自己讀還是送朋友都是最好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