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金龍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我想一定是一種油吧。的確,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它作為一種食用油的代號,名氣竟然已經蓋過了其本身的動物屬性。所以小編覺得,也許是該狠狠科普一下它的動物屬性了。
金龍魚學名美麗硬僕骨舌魚,也被稱作亞洲龍魚。金龍魚是骨咽魚科下的一種淡水魚類。骨咽魚科的魚類分布非常廣,在澳洲、南美洲和東南亞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均有分布,這裡就不多做贅述。我們只針對金龍魚所在的硬僕骨舌魚屬簡單做個介紹。
硬僕骨舌魚屬如今共分四種,包括:
美麗硬僕骨舌魚(金龍魚);
澳洲硬僕骨舌魚(又名:星點斑紋澳洲龍/珍珠龍魚等);
利氏硬僕骨舌魚(又名:星點珍珠龍魚/星斑龍魚等);
麗紋硬僕骨舌魚(又名:緬甸龍魚/納米青龍等)。
這其中金龍魚原產於東南亞地區馬來西亞等地的湖泊與河流中,它和其他硬骨舌魚屬魚類一樣存在時間悠久,同樣有著「活化石」之稱,在研究古生物的演化和氣候變化等方面很有價值。
除了研究價值外,金龍魚還是世界上最昂貴的觀賞魚之一。雖然在上世紀50年代,金龍魚還曾被當成一種料理。但從50年代後期開始成為一種觀賞魚,到80年代已經逐漸在全世界變的流行起來。
金龍魚是一種兇猛的食肉動物,其歷史可追溯到恐龍時代。成年金龍魚體長一般在60釐米左右,最大可以長到1米以上,但在野生環境下很少能長到如此之大。在野生環境下它們不但以其他魚類為食,還會躍出水面捕食能夠觸及到的青蛙、蜘蛛、蜥蜴、鳥類和蝙蝠等。
轉成人工飼養後,金龍魚跳出水面的行為就變成了跳出缸外,這種成了金龍魚的自殺行為,一旦發現不及時,就會缺水而死。
金龍魚有多少種不同的顏色?這個問題應該會難倒很多人,就算是觀賞魚愛好者可能也很難回答。原因無他,因為金龍魚主要分為三個顏色品系:紅色、金色和青色(綠色)。但每個品系還根據產地的不同有著不同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被不同地區的金龍魚愛好者賦予了不同的名字和含義。
金龍魚有巨大的金屬質感鱗片,從下巴伸出來的鬍鬚,遊動起來就像傳說中的龍一樣起伏。這種相似性使人們相信它會帶來好運和富貴,這它的一種寓意之一。
金龍魚的價值取決於顏色,一般其中紅色品種的價格最高,甚至有傳言說品相好的比蘭博基尼都貴……還有傳言稱白化金龍魚曾被拍賣到10萬美金一條。
或許看完以上文章,有些人會覺得金龍魚的確很漂亮,寓意也好,養一條也不錯。但大家可能不知道野生金龍魚已經瀕危。在市場對它們需求急劇上升之後,大量的野生金龍魚被捕撈,如今已經變得瀕臨滅絕。
為此,早在1980年國際公約就已經提出,金龍魚是一種禁止以任何形式交易的物種。但事實上,在很多市場上無法分辨,哪些是養殖的?哪些是野生的?也就是說,野生金龍魚如果通過人工飼養進行「包裝」之後,這些魚仍然可以交易。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提出了另一項建議:給任何地區的金龍魚繁殖提供可追溯性。簡單來說,金龍魚如果走進市場,就必須知道它的產地和飼養方式。而且在魚體內植入記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