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大穴三陰交穴——健脾胃,益肝腎,調經帶!

2021-01-08 百年養生

三陰交穴出自於《針灸甲乙經》,為足太陰脾經常用腧穴之一,是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是人體不可多得的長壽大穴。中醫認為三陰交穴具有健脾胃,益肝腎,調經帶的功效。臨床當中,三陰交穴多用於治療消化系統病症,如腹脹、腹瀉;以及婦科病症,如月經不調、盆腔炎等;泌尿生殖系統病症,如陽痿、遺尿等。三陰交穴對於心悸、失眠、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症,也有著極好的調理和治療作用。

三陰交穴在小腿的內側,當足內踝尖上三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取穴時坐位,手四指併攏,小指下邊緣緊靠內踝尖上,食指上緣所在水平線與脛骨後緣的交點處,即為此穴。

刺激三陰交穴可以採用按壓的方式,用拇指指腹按壓在三陰交穴上,力度可稍重,以穴位局部酸脹微疼為度,左右兩側的穴位,每次各按壓1-3分鐘即可。刺激三陰交穴,還可以採用艾灸的方式,用艾條溫和灸三陰交穴5-10分鐘,以穴位局部溫熱為度。

超實用配穴

三陰交穴+足三裡穴,可用於治療胃痛;三陰交穴+百會穴,可治療更年期綜合症。

相關焦點

  • 病根或出自肝腎,這樣緩解
    很多時候人們會出現腳後跟開裂,或者小腿皮膚乾燥脫皮的情況,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皮膚缺少水分引起的,但也有可能與人們的肝腎功能異常有關,應該及時進行調理,免得進一步加重皮膚乾燥的情況,下面就跟大家談一下肝腎對皮膚的影響以及應該怎樣緩解這種情況,希望對人們有一定的幫助。
  • 冬季,用蘋果和它們一起煮,健脾和胃潤肺止渴,女人常喝對皮膚好
    蘋果性味甘涼,具有生津、潤肺、健脾、益胃、養心等功效,蘋果煲湯時,最好連皮一起煮,因為蘋果皮中黃酮類化合物含量較高,抗氧化活性也較強。枸杞子味甘性平,其具有滋補肝腎,益精養血,潤肺止咳的作用。常喝紅棗枸杞蘋果湯,可以健脾和胃,潤肺止渴,美白肌膚,還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這幾天,我也每天喝一碗這樣的蘋果水,真的清甜可口,非常好喝,口渴了喝一口,生津止渴,清心明目,特別過癮,分享給大家。
  • 下脘穴、中脘穴、上脘穴——和胃健脾「三劍客」!
    下脘穴、中脘穴、上脘穴,這三個穴位的組合具有和胃健脾、消積化滯的功效。臨床當中主要用於治療腹痛、腹脹、納呆、嘔吐、呃逆、洩瀉等消化系統的病症。上脘穴、中脘穴,及下脘穴,均出自《針灸甲乙經》,是隸屬於任脈的穴位。同時這三個穴位均為胃之募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是和胃健脾的三大要穴。
  • 此物又名「鬼仙木」,補肝腎,堅筋骨,強腰膝,益精血,消骨之刺
    比如有一物,它本是樹皮,又名「鬼仙木」,用以養生可以補肝腎,益精血,堅筋骨,強腰膝,消骨之刺,安血之壓。此物就是杜仲,是杜仲樹的樹皮,早在兩千多年以前的《神農本草經》就把它歸到「上品」類,文中說它「主腰脊,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在《本草匯言》中提到杜仲的特點是「凡下焦之虛,非杜仲不能補;下焦之溼,非杜仲不利;足脛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
  • 小米,五穀中的「穀神」,最養中國人的胃!
    《本草綱目》記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可增強小腸功能,有養心安神之功效」。 小米熬出的粥油乃是小米的精華,也是小米力量最足的地方,它最主要作用是養胃氣,健脾胃,溫腎陽。 真正好小米熬好以後,稍微涼一些,米油會在表面結成一層皮。
  • 「益安寧丸」是肝腎虧虛型冠心病患者福音麼?這個藥到底該怎麼用
    今天一個開藥店的朋友,諮詢我,哪裡可以購買「益安寧丸」?說真的,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個藥物的名字(孤陋寡聞了,讓大家見笑了)。按照慣例首先全面收集這個藥物的信息。第一步權威網站查詢:國家局網站查閱,這個藥物是一個叫做「同溢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首先這是一個正規藥品是毫無疑問的。
  • 冬天把這種果子蒸著吃,是男人的長壽丹、女人的回春寶!
    說到紅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尤其受到廣大女性朋友的喜愛,而且很多名老中醫和長壽老人都把紅棗作為日常養生的佳品。那麼紅棗到底有哪些好處呢? 功效:補氣、安神、養血、健脾胃,紅棗蒸熟後一方面口感更好,另一方面不會給腸胃增加負擔,更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 吃紅棗,有講究 紅棗也不是隨便吃的,否則不僅不能起到養生作用,反而可能給身體造成負擔。
  • 四款健脾養胃粥,幫你養生
    而粥又是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吃的一種食物,今天將為大家帶來四款健脾養胃粥,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功效:健脾止瀉,固澀止帶  山藥米粥  材料:幹山藥片100g,大米100g,冰糖適量  做法:大米淘洗乾淨,山藥片碾碎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大火燒沸,文火熬至半熟,加入適量冰糖,煮熟出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