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哥讀歷史,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
各位看官老爺們,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寧哥讀歷史!在漢代歷史當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漢代皇帝喜歡去責備大臣,這些大臣經常就像個小雞仔一樣被皇帝罵了之後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反正就是任人宰割,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問題。許多那些達官富貴的大臣們在被皇帝責備之後都會選擇自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要說這些大臣們竟然做到了今天這個位置,心理承受能力應該都要比普通人要強,怎麼就被皇帝說了幾句就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呢?活著不好嗎?難道漢代的大臣們普遍都有心理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漢朝,了解真相吧!
其實啊,這只是皇帝們為了給自己的近臣或者是眾臣最後的體面!也就是通俗點來講,識相一點,自己去死。別說有這麼一個例子,在公元前一七零年的冬天,漢文帝的親舅舅車騎將軍薄昭家門口來了一群身著校服,哭哭啼啼的大臣。要知道他的家中並未死人,怎麼會莫名其妙來了這麼點人呢?薄昭當即領會了意思,當即選擇了自殺。因為之前薄昭,因為擅自殺害了朝廷使者,按照法律應當處以死刑。漢文帝委派公卿大臣陪他飲酒,勸說他自殺,但是他卻裝聾作啞,皇帝只好使出了這一招。像薄昭這樣的人並非只有他一個。
但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像閻王要你三更死你就不可能活到五更一樣。皇帝的一些生氣是一種類似隱晦的語言委婉表達,其實就是想告訴大臣們你自己死吧,為了我們往日的情面就不要我親自動手了!就像我們現代罵人的話中,不帶髒字,卻已經問候了別人的全家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皇帝責備了這些大臣們之後,如果他們不自殺,難道還等著皇帝親自處死他們嗎?這樣子不僅他們顏面盡失,家族榮耀不在。所以說大臣們自殺的這種行為,也就是士可殺,不可辱的意思。如果他一個人死了,還能保留祖上的榮耀,也能算是皇帝對他最後的仁慈了!你了解了嗎?網友們也是評論,為人臣者:可悲啊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大家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