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入夜後如果您所在地天氣晴朗,那麼不妨抽取幾分鐘的寶貴時間仰望下西方的夜空。您會看見月亮附近有一顆明亮的星星,它是銀河系內的一顆恆星,距離我們約66光年(1光年約9萬億千米)。
註:一切觀賞以安全第一以及防寒保暖為重!
推薦的觀賞方式:以肉眼直接觀賞即可、也可使用雙筒望遠鏡輔助觀賞、也可拍照;
觀賞時間及位置:3月13日入夜後-午夜西天夜空可觀;
可見的地理位置:全國;
天象的觀賞價值:★★(明顯,常見);
公眾的觀賞價值:★★(明顯,月光影響);
月光的影響程度:強(對恆星亮度有影響);
陽光的影響程度:弱(地平高度決定影響)。
公眾該如何觀賞畢宿五伴月景觀呢?3月13日這一天,在太陽落山後不久,如果您朝向西方夜空看去,您就會看見一輪蛾眉月(峨眉月為農曆月底的月像,3月13為農曆初七,望日之前)掛在美麗的夜空中。當黑夜降臨時,仔細觀察月亮四周,就會看見一顆明亮的星星,這便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恆星-畢宿五。此時的景觀就是畢宿五伴月。
在3月13日傍晚(日落後),畢宿五位於月球的左側不遠處。通過地球上的夜空來看,它們之間的距離約3個滿月(意思是它們之間可以放下約3個月亮)。不過,在三維空間上,它們的實際距離非常遙遠。畢宿五距離月亮大約有66光年之遠,約合600萬億千米。
由於畢宿五的亮度稍微有些暗淡,再加之會受到月光的影響。因此一些空氣品質不太好(如霧霾、嚴重光汙染等)的地方,不易看見畢宿五的「身影」。隨著夜空慢慢的變得很黑,畢宿五會顯得更加明亮,因此更加易見。因此觀賞畢宿五的最佳時機應當選擇在黑夜完全到來之後。
圖片模擬的是2019年03月13日入夜後的畢宿五與月亮以及其它星體的位置圖,模擬地點:雲南昆明。
模擬圖片來自:虛擬天文館軟體
由於地球的自轉,13日午夜後畢宿五與月亮便西落而不得見,標誌著此次畢宿五伴月這一天文景觀結束。
圖片模擬的是2019年03月13日午夜的畢宿五與月亮以及其它星體的位置圖,模擬地點:雲南昆明。
模擬圖片來自:虛擬天文館軟體
天文意義上的畢宿五伴月又是怎樣的?在發生畢宿五伴月時,必定會在天文意義上發生畢宿五合月這一種天文事件。天文意義上的這種合事件,往往發生在兩個天體在二維的夜空中看起來比較接近的時刻,因此可稱為互伴現象。
此番的畢宿五伴月對應的畢宿五合月天文事件發生於北京時間2019年03月13日18時42分,畢宿五在月亮南1.9度。在這個時間附近畢宿五與月亮的二維距離在夜空中看起來是比較接近的,但是在三維空間上,它們的距離是非常遙遠的(約600萬億千米)。所以,畢宿五合月現象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畢宿五伴月。
當日傍晚公眾可以在西天夜空中看見月亮附近的一顆明亮星體,那就是我們的畢宿五了。仔細尋找月亮附近,只要你所在地區天氣不算太差,憑藉肉眼就可以很清晰的看見月球和恆星畢宿五的身影。
簡單了解下畢宿五畢宿五為畢宿第五星,是金牛座的主星,距離地球65光年。其光譜與光度分類屬於K5 III型,呈橙色,在地球上的視星等為0.86,是夜空中的亮星之一。
畢宿五的直徑約為6100萬公裡,是太陽直徑的44倍。由於其核心的氫已經耗盡,畢宿五已由主序星演變為紅巨星,靠燃燒核心周圍的氫來繼續發光發熱。 畢宿五有一個伴星,是一個視星等達11等的白矮星,肉眼不能看見,只能夠用望遠鏡來觀測。
太陽與畢宿五的大小比較,圖:Wrightbus
其它觀賞除了畢宿五伴月外,還可以查閱您所在地的人造衛星事件,比如銥星閃光、國際空間站過境等等。銥星閃光是指一顆較亮星星突然變得極為明亮,其亮度遠遠超過金星,而後移動緩慢變暗直到不可見。國際空間站過境是指國際空間站可以在您所在地區看見,其亮度一般在木星與金星之間,最亮時甚至超越金星!關於人造衛星事件,請利用heavens-above 官方網站專業查詢
一些有趣的事件畢宿五與月亮最為接近的近期事件:(2度內,以昆明預報)
2018年11月24日距離約為1.2度=2個月亮(距離)
2019年01月18日距離約為1.1度=2個月亮(距離)
2019年03月13日距離約為1.6度=3個月亮(距離)
2033年03月07日距離約為1.1度=2個月亮(距離)*
*:不確定性時間(ET-UT1=70.79s)
月掩畢宿五的近期事件:(以中國預報)
當畢宿五合月的距離足夠近,月亮將畢宿五遮住的時候,便會發生月掩畢宿五事件。月亮比畢宿五距離地球近,因此畢宿五在月亮的「背後」。
2018年09月03日北極可見
2033年08月18日北極可見
2034年01月02日中國東北可見
圖片為2034年01月02日的月掩畢宿五全球掩星帶區域圖,來自:occult軟體
圖片模擬的是2034年01月02日晚上月掩畢宿五的位置圖,模擬地點:Jalai Nur(內蒙古)。
模擬圖片來自:虛擬天文館軟體
部分名詞解釋合:是太陽系中兩個天體的赤經①(經度)從地球中心②看來相等時的一種排列。合(conjunction)是位置天文學的一個名詞,它的意義是從一個選定的特定天體(通常是地球)觀察到二個天體在天球上有相同的赤經(僅限於地球赤道座標系統)或黃經(僅限於太陽系的天體)。
一般來說,兩顆行星的合意味著它們有相同的赤經,稱為赤經合。當然,兩顆行星也會有黃經合,而在星曆表上的合通常都是前者(因為地球觀測者都是使用赤道座標)。由於黃道與赤道之間有傾角,所以黃經合與赤經合的位置與時間都不一樣,但差異不會太大。——摘自《部份人對以下天文名詞的錯誤寫法》
①嚴格地說,不是「赤經」而是「黃經」相等,儘管太陽系的大多數天體的赤經和黃經一般相差不很大。
②通常以地球中心作為觀測點,進行模擬的數據。
天體亮度:一般指目視星等,是表示一個天體明亮的指標。肉眼能見的天體極限亮度約為6等,夜空最亮的恆星天狼星約為-1.46等,太陽約為-26.74等,滿月約為-12.74等,金星最亮時約為為-4.89等,哈勃太空望遠鏡能拍攝到的最暗天體約為31.5等。【數值越小亮度就越亮】
視(角)直徑:是表示天體視覺角度大小的指標,月球和太陽視角(視直徑)在半度(30角分)左右,金星在10–66角秒(1角分),木星30– 49角秒。【1度等於60角分,1角分等於60角秒】示意:°表示度,′表示角分,″表示角秒。這樣的描述,也可以用於天體的距離角度,如合事件。
天象:所謂天象是指日月星星發生的天文奇觀,亦指天空(文)現象,如日月食、流星雨等等。
地心:地球中心,很多預報常常以這個作為準確的全球性預報。
註:一切觀賞以安全第一以及防寒保暖為重!
【選擇視野開闊之處觀賞,注意保暖以及安全】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注意: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海涵以及歡迎斧正。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天文在線
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1.點擊歷史信息,查看更多內容
獲取更多天文和天象信息,請長按二維碼掃描並關注我們
浩瀚宇宙無限寬廣 穹蒼之美盡收眼底